暗灰鵑鵙
暗灰鵑鵙(學名:Lalage melaschistos):體長23厘米,屬於中等體型的雀類。是一種灰色及黑色的鳴鵑鵙。雄鳥青灰色,兩翼亮黑,尾下覆羽白色,尾羽黑色,三枚外側尾羽的羽尖白色。雌鳥似雄鳥,但色淺,下體及耳羽具白色橫斑,白色眼圈不完整,翼下通常具一小塊白斑。尾細長;腿較短弱,適於樹棲。體羽鬆軟,腰羽羽干豎硬。 虹膜紅褐色;嘴黑色;腳鉛藍色。 棲於以櫟樹為主的落葉混交林、闊葉林緣、松林、熱帶雨林、針竹混交林以及山坡灌木叢中。有遷徙行為。主要生活於平原、山區。主食昆蟲,鞘翅目、直翅目、甲蟲、蝗蟲、銅綠金龜甲、蝽象、蟬等昆蟲,也吃蜘蛛、蝸牛、少量植物種子。在樹上築碗狀巢,產卵2-5枚,分布於東南亞、喜馬拉雅山脈、中國的台灣和海南島。[1]
目錄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形態特徵
雄鳥額、頭頂、上體暗藍灰色或黑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較淺淡、藍灰色。飛羽深灰色而富有光澤,顯得極為黑亮,且具有白色狹緣,有的僅內側飛羽具狹的白端。尾羽亦為輝亮的黑色,從中央尾羽向兩側尾羽白色端逐漸變大。下體藍灰色,腹部變淺、多呈灰。尾下覆羽前部灰色,後部轉為淺灰色或白色。有的尾下覆羽亦為灰色,僅羽端白色。 雌鳥和雄鳥大致相似,但羽色較淡,亦缺少光澤。飛羽和尾羽灰黑或黑褐色。下體淺藍灰色或灰色、多沾有茶黃色。從胸開始有隱約可見的暗色和淺色相間橫斑,往後橫斑逐漸明顯。尾下覆羽灰色或污白色至白色、被有波狀黑紋,其餘同雄鳥。 剛出飛不久的幼鳥上體暗藍灰色具棕白色端斑,在上體形成黑白相間的斑雜狀,下體淺灰色或藍灰色具暗色橫斑。其餘同成鳥。 虹膜棕紅或暗紅色,嘴和腳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30-50克,♀32-51克;體長♂202-245毫米,♀212-245毫米;嘴峰♂16-20毫米,♀16-20毫米;翅♂110-129毫米,♀112-123毫米;尾♂96-123毫米,♀104-118毫米;跗蹠♂18-23毫米,♀20-23毫米。(註:♂雄性;♀雌性) [2]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於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一帶的疏林中,罕見至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區。主要生活於平原、山區、棲於以櫟樹為主的落葉混交林、闊葉林緣、松林、熱帶雨林、針竹混交林以及山坡灌木叢中、開闊的林地及竹林。冬季從山區森林下移越冬。
生活習性
暗灰鵑鵙在中國主要為留鳥。但由於地區和亞種不同,有的亞種在一些地區亦進行遷徙。如普通亞種在中國主要為夏候鳥,每年春秋兩季都要在中國南北之間進行遷徙,最北到河北淶源。春季遷徙多在4月初至4月下旬,秋季遷徙多在9月末10月初。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偶爾也見集成3-5隻的小群。平時多在高大的樹冠層活動,或飛翔於樹叢間,或長時間的停息在枝葉茂密的樹冠上,特別是在林緣和林間空地等開闊地區的松杉樹或高大的闊葉樹上較常見。有時也在山坡竹林和小樹上棲息,很少到地上活動和覓食。 雜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植物果實和種子。所吃食物種類隨地區和季節不同略有變化,較為常見的食物有甲蟲、蚱蜢、蝽象、松毛蟲、步行蟲、竹節蟲、蛾、螞蟻、蛹、蛆、螳螂、等鱗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等昆蟲和幼蟲。此外也吃蜘蛛、蝸牛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 鳴聲為三或四個緩慢而有節奏的下降笛音wii wii jeeow jeeow。
分布範圍
分布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日本、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尼泊爾、巴基斯坦、泰國、越南,香港存在不確定性。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部分或許1年繁殖2窩。營巢於高大喬木樹冠層的水平枝上,巢較隱蔽。巢呈淺杯狀,主要以枯草、松針和其他植物莖、葉或細根構成,內墊以柔軟的細草莖,巢外壁還敷以苔蘚,將巢偽裝。巢的大小直徑為12厘米,高4厘米。每窩產卵2-4枚,第一窩多為4枚,第二窩多為2枚。卵呈橢圓形,藍色或綠色、被有灰色和暗褐色斑點和斑紋,卵的大小為20.2-26.5毫米×16.3-18.8毫米。雌雄親鳥輪流孵卵,雛鳥晚成性。
參考文獻
- ↑ 動物知識普及——暗灰鵑鵙百聞動物
- ↑ 觀鳥天地 | 上海市鳥類名錄2018 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