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普安

普安县

普安县隶属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位于贵州省西南部,是“中国古茶树之乡”[1]

普安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景点有红寨河峡谷风光、白水瀑布、白沙古驿道等。东与晴隆县接壤,南与兴仁县、兴义市相连,西靠盘州市,北与六盘水市水城区、六枝特区相邻[2]

快 速导 航 :关系表

面 积 :1454平方公里

地区生产总值 :427942万元(2013年)

政 府驻 地 :盘水街道西街12号

著 名景 点 :红寨河峡谷风光、白水瀑布、白沙古驿道

机 场 :兴义万峰林机场

车 牌代 码 :贵E

行政区类 别 :县( 县级行政区)

下 辖地 区 :2个 街道、8个镇、2个乡

电 话区 号 :0859

地 理位 置 :贵州省西南部 乌蒙山区

方 言 :汉语西南官话、苗语、布依语、彝语

气 候条 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目 录

目录

名称来历

“普”字源于“濮”(人)的谐音,“安”为安定。普安,即“濮越”人平安生息之地。

历史沿革

民国以前

普安县 周、秦时,夜郎国地。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漏江县,隶牂牁郡。汉元封(前110年)至东汉末(220年),漏江县、贲古县。蜀汉(221年)至魏景元(260年),为贲古县,隶兴古郡。晋泰始至太元(265~376年),漏江县,改隶建宁郡,贲古县地。南朝(420~589年):宋,漏江县。南齐,漏江县,改隶建平郡。梁(陈同),

乌蛮,阿外格。隋(581~618年),暴蛮。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西平州。贞观八年(634年),盘水县。唐天宝至会昌(742~841年)、五代(907~960年),于矢部地。南宋咸淳六年、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于矢万户府;宋景炎元年、元至正十三年(1276年),为普安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年),改为普安府,随置普安卫,隶云南布政司;二十三年(1390年),置安南卫(卫治今普安江西坡),同年置新兴、新城二所隶安南卫(新兴所即今普安县城)。二十五年(1392年),迁安南卫治尾洒堡(今晴隆县城)。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安南卫新兴所隶贵州布政使司;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新兴所随安南卫改隶安顺府。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置普安县,自此起县名始定;康熙二十二年 (1683年),县治由新城所迁至新兴所(今普安县城),同时割安南卫的兴仁、兴让二里及阿计、安逸二营隶普安县;雍正五年(1727年),改隶南笼府。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普安县新城巡检司,改新城为新城镇;嘉庆二年(1797年)改南笼府名为兴义府,普安县隶兴义府,三年(1798年)置县丞于新城,知县与县丞分疆而治。

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 (1912年),裁新城县丞,以其地分设兴仁县;民国二年(1913年),州、厅一律改为县,省下设道,普安县改隶黔西道(道治安顺);三年(1914年)黔西道尹刘显潜报准调整兴义、兴仁、盘县、普安等县插花地;十二年(1923年)废黔西道,县直隶省;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分建十一个行政督察区,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兴仁,普安县隶之。

1949年后 1949年12月,普安县人民解放委员会正式成立,驻地盘水镇,设置5个行政区,区下设2镇、9乡;1950年3月,普安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将原来的5个行政区改成3个行政区;1952年7月,兴仁专区改称兴义专区,普安县随之改隶;1953年4月,普安县划为44个乡镇;1956年7月,兴义专区撤销,普安县改隶安顺专区,同年,普安县第一区更名地瓜区,第二区更名青山区,第三区更名兴中区,第四区更名盘水区;1958年12月,晴隆县辖区全部并入普安县,驻地盘水镇;1959年实行人民公社化,全县行政区划为8个人民公社、71个管理区;1961年8月恢复晴隆县,原晴隆县管辖的区、乡全部划归晴隆县,普安县划为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公社,下辖33个管理区;1962年3月,撤销大公社,复置4个行政区,将33个管理区调整规划为22个公社;1965年7月恢复兴义专区,普安县划归兴义专区管辖;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普安县人民委员会改称谓为普安县革命委员会,隶属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改兴义地区革命委员会为地区行政公署,县亦改隶;1981年9月撤销兴义专署,1982年5月1日成立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县隶属黔西南州管辖;1984年4月,公社名称全改为乡,盘水镇升格为区级镇,7月撤销罐子窑和青山2个公社;1986年12月,行政区域划分为4个区、1个区级镇、34个乡、2个乡级镇;1992年1月,撤销地瓜、青山、兴中、盘水4个区,设8镇6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辖8个建制镇,6个乡,共14个乡镇;辖有75个行政村、14个社区;下设1094个村民小组,169个居民小组。

人口民族

人口

2013年末,全县公安户籍总人口341578人,比上年末增加4797人,年末常住人口25.6万人。

民族

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3.82万人,占71.77%;有苗族、布依族、黎族、彝族、回族、白族、水族、侗族等30个民族,共9.37万人,占28.23%;超过1万人的有苗族、布依族、黎族,其中布依族2.95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1.48%;苗族2.93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34.63%;黎族1.31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17.68%。2011年人口出生率10.14‰,人口死亡率5.48‰,人口自然增长率4.66‰。

地理环境

位置

普安县位于位于贵州省西南部乌蒙山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西北部,东经104°51′10"~105°09′24",北纬25°18′31"~26°10′35",南北盘江分水岭地带。乌蒙山脉横穿县境,中部地势高起,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向东北倾斜。东与晴隆县接壤,南与兴仁县、兴义市相连,西靠盘州市,北与水城特区、六枝特区相邻。县城盘水镇,人民政府驻西街12号,电话区号0859,邮政编码561500,距黔西南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城区110千米。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96.55千米,总面积1429平方千米。其中陆地1418.51平方千米,占99.3%;水域面积10.49平方千米,占0.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32人。

地形地貌

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县境呈不同规则南北向长条形。地势特点是中部较高,四面较低,乌蒙山脉横穿中部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脉有:中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乌蒙山,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卡子坡山,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普纳山。这些山脉走向都顺应新老地质构造走向的分布,构成普安地貌骨架。境内最高峰长冲梁子位于中部莲花山附近,海拔2084.6米,最低点石古河谷位于北部,海拔633米。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春秋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3.7℃,1月平均气温4.6℃,极端最低气温-6.9℃(1977年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0.7℃,极端最高气温35.1℃(1994年5月1日)。最低月均气温-2.2℃(2008年2月),最高月均气温26.8℃(2011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6.1℃,最大日较差23.3℃(2006年3月17日)。生长期年平均280天,无霜期年平均290天,最长达348天,最短为23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528.3小时,年总辐射103.25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98天(一般为3月1日~12月1日)。年平均降水量1395.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227天,最多达271天(1984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841.3毫米(1983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68.3毫米(2011年) 。降雨集中在每年6月至8月,6月最多。

水文

境内河道属南盘江、北盘江两大流域。其中南盘江流域面积692.2平方千米,占48.8%;北盘江流域面积732.8平方千米,占51.2%。主要河道有四级河乌都河、马别河、新寨河、石古河4条,总长199.6千米。河流总长度374.3千米,河网密度26.19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0.03亿立方米,年排涝量13.44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19.8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乌都河,从西至东流经境内三板桥镇、窝沿乡、罐子窑镇、龙吟镇,长41.8千米,流域面积732.8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8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上寨湾河、大桥河、鱼洞河。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境内已查明地下矿藏有煤、黄金、铁、硅、铅、锌、磷矿、石膏、大理石等28种。其中煤炭理论储量172亿吨,规划采用储量32.5亿吨,主要分布在老鬼山背斜的楼下镇、青山镇,盘南山背斜的地瓜镇、江西坡镇、新店乡,土城新田测区的窝沿乡,楼下、地瓜、青山幸福等煤田规模最大,其他各乡(镇)亦有分布,现有兴安、贵全、安宁、宏兴、郭家地等26对生产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783万吨/年,开采的主要为1、17、18、19、20、21、24、25、26#煤层,全水分1.2%,固定炭84%,全硫分1.04~1.80%,灰分7.43~12.80%,挥发分8.50%,发热量35.10毫焦/千克,灰熔点St=1282℃,为优质动力用煤;黄金储量丰富,泥堡矿区储量为800~1000金属吨;铅锌矿为铅锌共生矿,储量约16.5万吨,其中铅6.7万吨,锌9.8万吨;铁矿总储量214.28万吨;钾矿储量约400吨;大理石矿点8个,面积7.5平方千米,储量约2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有大小河流46条,分别汇入南盘江和北盘江,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7万千瓦,建有大小水电站31座,有11万伏输变电站1座,被国务院定为“农村初级电气化县”。茶园9.94万亩,茶叶无污染,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牧草地20.6万亩。县境内野生动物有二类保护动物恒河猴、水獭、雀鹰等10余种;三类保护动物有红腹锦鸡和蟒蛇等;境内野生植物以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为主,共118科,639种。

自然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风雹、凝冻、倒春寒、秋风、秋季低温绵雨等。旱灾平均每两年发生1次重旱以上等级,主要发生在11月~次年4月,夏旱发生在7月~9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7月~11月,农作物受灾面积24.5万亩,农业经济损失2.17亿元。风雹灾平均一年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4月~ 7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9年4月,农作物受灾面积4万亩,直接经济损失825万元。凝冻灾害每年均有发生,主要发生在1月~2月,最长凝冻时间可达40天,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8年1月,农作物受灾面积13.3万亩,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遭受摧毁,直接经济损失1.3亿元。

经济概述

综述

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27942万元(现价),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71089万元,比上年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212769万元,比上年增长18.83%;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144084万元,比上年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16709元,比上年增长19.24%。

第一产业

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03元,比上年增长16.7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339.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完成69825.5万元,林业产值完成2423.3万元,牧业产值完成36776.3万元,渔业产值完成484.8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完成830.0万元。年末耕地面积252804亩,粮食总产量达71110吨,比上年增长9.93%。年末牛存栏47744头,比上年增长0.04%,牛出栏11136头,比上年增长10.00%;生猪存栏115889头,比上年增长0.87%,生猪出栏109116头,比上年减少1.27%;肉类总产量12305吨,比上年增长2.94%。

第二产业

是黔西南煤炭主要产地,初步形成了以煤炭、水电为主的工业体系。重点规划了南部青山工业园“煤-电-煤化工-建材”、“煤-焦化-精细煤化工”、北部罐子窑工业园“电-冶-煤”、“煤-焦化-金属冶炼”、东部江西坡特色轻工业园“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集群。

工业

2013年,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515541万元(现价),比上年增长11.2%。完成工业增加值216253万元,比上年增长21.1%。

建筑业

2013年,全年资质内建筑企业单位数1个,总产值完成2360万元,比上年减少15.7%,资质内建筑企业年末从业人员338人。

第三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

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1381万元,比上年增长33.9%。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完成255229万元,比上年增长50.2%;更新改造投资完成183592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其他投资完成1850万元,比上年增长41.6%;房地产投资完成10710万元,比上年减少0.21%。

2013年,全年房屋施工面积23000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23000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23000平方米。  

财政

2013年,全年完成财税总收入1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9.0%,一般预算收入5.96亿元(新体制),比上年增长51.27,一般预算支出1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5.3%。

金融

2013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38.6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15%,其中:居民储蓄存款24.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6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27.9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3.14%。

商贸

2013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55.1万元,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44213.9万元,乡村完成11941.2万元。全年全县商品销售额达74679.3万元,按按销售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完成59164.7万元,乡村完成15514.6万元;按行业分组:批发业销售额完成6307.3万元,零售业销售额完成59320.8万元住宿业营业额完成758.5万元,餐饮业营业额完成8292.7万元。

社会事业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文化艺术团体2个,会员126个,其中团体会员1个,创作完成的主要文化艺术作品有:歌曲《姹娜,姹娜》,小品《生要连来死要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 5个(民间),演职人员500人,剧院(场)3座(民间),座位780个,每万人拥有9.1个;电影公司1个,年放映2004场次,观众达210万人次;文化馆 1个,建筑面积1496平方米;公共图书馆1个,建筑面积971.34平方米,藏书30576册;档案馆1个,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还有体育休闲广场、老年活动中心等娱乐设施。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30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58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普安县文化艺术团。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苗族芦笙舞、海马舞、撵山舞、大花苗多声部合唱和跳脚舞等。举办的文化节有 “中国·普安春茶节”。

教育

2013年,全县各类在校学生数53901人,比上年减少7645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9%,比上年增加0.01%。

科技

2011年末有各类科技人才1.56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0.35万人,经营管理人才0.06万人,技能人才0.25万人,农村实用人才0.9万人。

医疗卫生

2013年,全年卫生机构共123个,比上年增加24个;卫生机构人员共704张,比上年增加35人,增速为5.23%。

体育

2011年末体育场地132处。体育社团 1个,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287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登山运动会、篮球运动会等。14.3%的城镇社区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0%。

广播电视

1996年12月建立普安电视台,发射(转播)塔高45米,覆盖半径2.5千米;1996年12月开通普安有线电视。2011年末,开通普安新闻、法制等3个栏目;有中央一台、二台及各省级卫视共74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120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20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7500小时。农村共有35197户农户安装了地面卫星接收器,电视入户率96%。

新闻出版

2011年末境内有各类印刷复制企业1家,其中包装装潢印刷企业1家,从业人员共3人;复制单位11家,从业人员共25人。出版物发行机构(网点)销售收入0.05亿元,其中新华书店系统销售0.05亿元。

人民生活

201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8370元,增长17.65%;农民人均纯收入5003元,增长16.7%。

环境保护

2011年本级财政用于环境保护的资金11.58万元,占财政支出的2.6%;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0.3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率达到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30%,全境林木绿化率达到39.69%。

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

2013年,全年公路货运量完成1335万吨,比上年增长54.16;全年公路客货物周转量完成1685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3.1%。全年客运量完成25.5万人,比上年增长2.0%;全年客运周转量完成2784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61.9%。

邮政电信

2013年,全年邮电业务收入达到13093万元,比上年增长33.24%。

能源

煤炭企业29家,2011年产煤410万吨。

发电企业17家,建成水电站31座,水轮发电机组85台,总装机容量7.4万千瓦,2011年发电1.144亿度。其中35千伏及以上高压输电线路14条,总长度196.9千米,用电负荷5万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1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35%,供电可靠率99.21%。

旅游资源

旅游业概况

境内有已发掘的11处夜郎遗址组成普安夜郎遗址群,面积达400平方千米,成为主要的历史人文景区;有“青山溶洞群”和“普白森林公园”等天然风景区。省级以下风景名胜区有“水墨金州十八景”之一的“烽火驿道—松岿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松岿寺、白沙烽火台、铜鼓山遗址等3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有陇家桥、青山清真寺等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个。国内旅行社1家,宾馆、旅社、招待所31家,床位1216张。

2011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12万人次,收入0.5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7.5%和92.2%。

主要风景区

普安夜郎遗址群 位于县城南22千米,分布在青山镇、雪浦乡、新店乡境内,景区面积400平方千米,约占全县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由青山镇铜鼓山遗址、大坡顶遗址、营盘山遗址、大营山遗址、小营山遗址、大园子遗址、狮子山遗址,雪浦乡铜壶山遗址、土司湾遗址、倪大箐遗址,新店乡屯脚河遗址共11处组成。经贵州省博物馆考古队认定,铜鼓山为云贵高原经过正式发掘的夜郎国唯一一座最重要最大型的青铜兵器冶铸基地暨王族饰品加工厂,大坡顶遗址为古夜郎纺纱织布造衣的纺织中心,大营山遗址为占统治地位的夜郎王侯行政府邸暨屯兵的军事城堡,其余为古夜郎村落遗址,形成相对独立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行政区域。在如此宽广地盘上,有各具特色的众多山水自然风光与古遗迹组合,是游客访古探幽、休闲度假的风景胜地,更成为国内外考古学界、史学家、社会学界进行“古夜郎国”学术调查最有价值的研究基地。

青山溶洞群 位于县城南47千米,分布于因夜郎缘故历称“夜郎坝”的青山大坝子中,景区面积约15平方千米,溶洞群由干洞、水洞组成,沿歹苏河及绿河顺流密布,多有河水伏流洞中而出处,深则成潭、浅则成塘,综合成洞中有河、河上有潭、潭中有塘、塘上有洞,尤以水洞形成无数奇观。青山溶洞群景观历来游人不绝。1986年入选《贵州省志·名胜志》。

普白森林公园 位于县城南55千米,面积653.91平方千米,原名“普白大箐”,2007年9月始建为“普白森林公园”(符合《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二级森林公园标准),分布有种子植物109科320属49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有香果、中华猕猴桃2种),动物17目36科8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水獭、雀鹰等10余种)。园内森林景观:特有世界上最古老最大面积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居群,分布面积约53平方千米;水箐一带“万亩竹海”纵横山野,主要景点有万峰耸翠、麻凹崖云海和红崖瀑布。

重点名胜古迹

崧岿寺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北15千米的崧岿山上,占地面积24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71.95平方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民国不断增修,总平面呈长方形,依山就势而建,现存建筑有正殿、东厢房、西厢房等,为砖、木、石结构,抬梁穿斗混合式建筑。沿山古树遍布,高大参天,古寺掩映其间。民国《普安县志》云:“崧岿寺在城北三十里之罐子窑,前殿十间两厢六间,创自前明,原名‘五龙观’。清顺年间,太监善权访名山至此,改称‘崧岿寺’”。

烽火驿道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境内有历朝历代所修古道,纵横达数百里之多,从白沙社区二寨登七十二道坎、翻卡子坡直上老鹰岩至晴隆叶家河,约10千米保留完好,称“白沙古驿道”。 驿道由五尺石板铺就,上四五寸深的马蹄石印,距县城北38千米处古驿道旁,有3座烽火台遗址,为历代军事要隘,唯山腰半坡塘一座较为完整,称“白沙烽火台”。

青山“源泉义学”旧址 位于县城东47千米,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系穿斗式木结构四合院,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五十二年(1713年)扩建为3个四合院,有房舍19间、花园1个、操场1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更名“青山时中高等小学堂”。先后培育出24名贡生、举人。旧址现存围墙、刻满诗词的石花台、石栏杆及2个民居四合院。

白沙“启贤堂”印书作坊 位于县城北38千米白沙乡卡塘村,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穿斗式木结构四合院,该作坊采用本地所产优质白棉纸以雕板活字印刷术印制“四书五经”类古籍教科书和明清小说等,销往黔、滇两省多地而名噪一时。民国时期受石印技术冲击而渐衰落。1966年被查抄毁损(4卡车雕版被焚毁)。旧址现存半截围墙和一栋三间木瓦房民居。

风景名胜

南山湖 位于县城西南郊,为人工湖泊,湖容量134万立方米,景区面积约1.8平方千米,始建于1959年。景区三面青山环抱,四时松柏长青,湖水清澈透明。主要景点有望湖崖、螺蛳湾、水怪石、青漪桥、湖心岛等处。

观音洞 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县城西4千米青龙山观音崖中部,洞内石钟乳形如观音坐莲台,自古香火不绝。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徐霞客游而记之。清康熙年间,陈鼎《黔游记》亦记载。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配建真武庙、关帝庙、八角凉亭,洞门依石崖雕二龙戏珠。1966年毁。现存残破石雕龙和重塑的观音像。每年农历二、六、九3个月中的十九日庙会,香客游人依然不绝。1986年入选《贵州省志·名胜志》。

磨舍龙宫 位于县城南90县处,两山夹峙成谷,湍急河流突被一山横截,水注山腹伏流数千米,至出口处于岩壁之间汇一片汪洋。循波入洞内,溶洞遍布,洞中有水,水中有滩,滩上又有洞,前人称为“假洞”,今人誉为“龙宫”。逢民族节日,普安、兴义、兴仁等地的各民族男女老少,来此唱歌跳舞,野营露宿,盛况空前。

盘水森林公园度假村 位于县城东隅,始建于1958年,面积5.3万平方米。景区松杉成荫,三叶草植被碧绿柔软。2005年于林内建奇石园,更原名“商业农场”为 “森林公园度假村”。

山水河洋 位于县城北73千米北盘江流域河洋地段。于2007年北盘江光照电站下闸蓄水后,水位陡涨,宽处烟波浩淼白鹭翻飞,窄处峡谷巉岩峭壁群猴攀援,加上白墙青瓦移民新村、现化代钢缆大桥、原生态喇叭苗民族风情,形成“山水河洋”独特风景。

风土人情

主要有:苗家“惹捱德亘”(撵山舞)、采花风情,彝家“晒月亮”、 横山歌圩,喇叭苗服饰等。

苗家撵山舞 为县城东北41千米白沙乡莲花寨的苗族民间舞蹈,苗语称“惹捱德亘”,意为“苗家(歪梳苗)撵山舞”。起源于远古祭祀活动,由绞谷(亘子鼓)、索亘(昌子飘)、高桩德亘(港格亘)、嘞干赤四部分组成。舞蹈时,十余人至数十人分别持芦笙和木棒,伴随时而悠扬、时而低鸣、时而欢快、时而激昂的芦笙音乐和“惹斗—惹斗捱”的呼唤呐喊,翻腾跳跃,对舞搏击,再现围猎、跟踪追击、搏杀捕获的原始狩猎活动场面。

彝族晒月亮 “晒月亮”是彝家人古老的传统习俗:女性成熟时,夜与男友唱歌倾吐互爱之情,父母不禁,惟见兄弟则避开。女性结婚当天,不与丈夫入洞房,次日即返娘家晒月亮,必于娘家有孕或生子后方正式成婚。随着社会的发展,晒月亮增添了抛绣球、跳海马舞、山歌合唱等内容。抛绣球是女抛男接,接到者女缝衣裤相赠,男回送青布或绉绸一丈,是自由恋爱的一种方式。海马舞是一种纯粹的舞蹈,源于彝族古老的祭祀活动,表演时三人一组,一人扮马哥,二人扮烈马,由马帮跋涉、调遣烈马、烈马相斗、降服烈马等四组动作组成。伴以皮鼓、钹、锣,按舞步动作同时敲打。山歌合唱有男女对唱和群体合唱。群体合唱先由一对男女青年二重唱,再合唱或集体合唱。歌词多即兴创作,亦有成套的传统古歌唱词。

喇叭苗服饰 明洪武六年普纳山战事后,明朝官兵入苗族、仡佬族女性成家,屯垦戎边,经数百年繁衍生息,形成了喇叭苗。其女性服饰在仡佬族服饰基础上融合了苗族、布依族服饰元素,形成独特的“喇叭苗”服饰。头饰:耳穿孔戴环,已婚青年妇女束锥形发髻高约三寸,罩青布或白布,留两条布尾垂于脑后,中老年妇女多罩黑头帕;未婚女性织发辫盘于白色头帕外沿,间或插花于右侧,亦有梳独辫垂于脑后者。小孩戴狗头帽,上装呈青或蓝色大襟大袖衣:衣长过膝,袖短而口宽尺余,以同衣料颜色有反差的布条滚边,并顺其内沿镶花边或彩色栏干,领矮且厚;束腰带,长约六尺,束结垂于后腰或右侧。下装着摆裆裤,裤脚宽一尺以上。脚踏自纳鞋底的敞口鞋;敞口鞋鞋尖呈鹰嘴状,有的前端绣花,有的四围绣花;还有出嫁时特制的鼻尖绣花勾心轿鞋。

横山歌圩 县城东25千米处的横山,位于晴普槽子大山垭处,是江西坡镇、新店乡、地瓜镇百十个自然村寨中心。西隅0.5千米的给拱彝族村民,祖祖辈辈在民族节日和月明星稀夜晚,在空旷的山顶坪地唱歌跳舞。随着各民族的日愈和谐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邻近村寨的布依族、苗族、汉族也加入到彝族的歌舞中共同娱乐。歌舞的内容,主要是彝族“抛绣球”游戏和跳“海马舞”、布依族的“浪哨”、苗族的“游方”。最热闹的是“对歌”,不论族别三五成群席地围坐成圈(多时可达四五十圈),每圈中男一半女一半你唱我应,歌声此起彼落,回荡山野。久而久之,形成了唱歌的歌场、跳舞的舞台、贸易的集市。贵州省电视台曾就此拍摄专题片。

采花风情 位于境内西南与盘州市交界处采花山上有一采花洞,山腰前后左右一条条山道直通洞口。每年正月初一,距洞约1.5千米处滑石板的东道主苗寨,就在坡上竖起青枝绿叶的“花树”,树上缀满朵朵山花野卉,男一圈女一圈围树歌舞,名“跳花场”。初三歌舞“礼仪”,欢迎外地“采花”的各兄弟民族。初十五歌舞“跳场”最为隆重,先由寨老领唱古歌《从宜和欧金》“跳场歌”,众人附合,并在芦笙伴奏中男一圈女一圈一圈套一圈且歌且舞。初一到十五期间,歌舞毕,男女青年用歌互相问候交朋结友,双双对对走进采花洞。从洞口下行十多米后豁然开朗一大厅,可容上千人众,尔后分成三耳洞,各长三四十米。耳洞两旁石柱把洞分隔成若干个小间,为有情男女诉说衷情之地。

土特产品

境内土特产品主要有茶叶、薄壳核桃、麻糖、牛干巴、龙溪石砚等。

普安茶叶 普安是“中国古茶树之乡”,种茶、采茶、制茶、品茶、售茶产业链不断完善。茶叶成熟期早,富含锌硒,耐泡,汤色碧绿,味香,口感鲜醇回甜。普天、金雀、细寨银针、雪峰香茗等品牌在国内外多次摘金夺银。

普安薄壳核桃 个大,壳薄轻掐即破,仁饱满洁白香而不涩,是享誉省内外的土特产品。主产于高棉乡薄壳核桃基地,种植面积至2011年已达1.4万亩,产量15吨,产值45万元。成规模的还有新店乡波氽薄壳核桃经济林,《辞海》注释普安地名有“波氽之薄壳核桃”的记载。

龙溪石砚 龙溪石砚“摩挲如缎子,磨墨如锉子;轻轻呵口气,能写百余字”,属黔西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源于三板桥镇九龙山。据考,始创于明洪武年间,清道光年间普安训导李荣萱吟《龙溪砚歌》,咸丰中张之洞作《龙溪砚记》。1980年其“闻鸡起舞”砚获“全国工艺品展销会二等奖”, 2008年“龙腾中华”系列砚获第一届多彩贵州旅游商品大赛最佳创意奖。

三板桥麻糖 明崇祯年间,三板桥“靖氛城”建成,市集兴旺,主产于云庄村近两百户手工作坊的“麻糖”食品盛销。传统制作以麦芽糖(饴糖)、玉米为主料,有三个品种:丝状口感绵甜,条状脆酥甜,砣状又脆又绵又甜。味道清甜可口。

“夜郎坝”清真牛干巴 是穆斯林回民的传统特色食品,始创于明洪武年间。产品遵教规教义,选用霜降后阿訇下刀的健壮黄牛后腿部精肉,采用传统腌制工艺制作,肉质鲜嫩,味香醇正。2009年获国家工商局注册“夜郎坝”地理标识。

重大事件

本辖区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周赧王三十八年(前279年)发生在辖区内的庄蹻伐夜郎战事,元末明初至洪武六年(1373年)发生在龙吟镇的苗族仡佬族起义,中华民国27年(1938年)至1949年“贵州地下党”在辖区内的活动,1949年12月7日至10日发生在县城驻地(盘水镇)的“黔西南、黔西北和平起义”事件,1980年至2002年发生在青山镇、新店乡、雪浦乡的11处夜郎遗址群发现,2011年10月21日普安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 “中国古茶树之乡”称号。

贵州地下党在普安的活动

民国27年(1938年)秋,中共贵州省工委(“贵州地下党”)派张立回家乡普安开展盘(县)、普(安)、晴(隆)一带的地下工作。张立创办了“普安民众教育馆”,由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宣讲前线中国军民英勇抗日事迹,组织“民众剧团”演出反映抗日救国的话剧和活报剧。争取官绅集资兴办“裕民织染厂”,扩大“鱼洞河纸厂”生产,开办“白沙铁厂”,筹办“普安县百货公司”和“江西坡农场”等经济实体,掩护地下党活动,筹集地下党活动经费。1940年转移。1949年,张立任省工委书记,将委员刘镕铸安插在兴仁专员兼保安司令谭本良身边,策动了黔西南、黔西北在普安的通电和平起义。

黔西南、黔西北和平起义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黔西南绥靖区司令谭本良于12月6日与第十九兵团司令王伯勋商谈起义,当获赞同。7日赴普安就商,张涛早已作出部署,欣然同意,即日率八十九军通电起义。10日,十九兵团司令王伯勋、八十九军军长张涛、四十九军军长王景渊、黔西南绥靖区司令谭本良、黔西北司令刘鹤鸣在普安八十九军军部共同签署并拍发起义通电,宣告黔西南、黔西南和平解放(嗣后于19日复电正式宣布起义),结束了中华民国对贵州的统治。

“中国古茶树之乡”授牌

1980年,在普安、晴隆两县西部交界的云头大山笋家箐发现新生代第三世纪四球茶茶子化石一块,为迄今世界发现最早的茶籽化石,距今100多万年。2011年初,在与笋家箐相邻的江西坡镇、新店乡、青山镇、雪浦乡发现了大面积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和古茶树王,共2万余株,面积上千亩。中国茶叶研究所、云南省茶科所、贵州茶科所、贵州省绿茶品牌发展促进会专家组进行实地观察、测量、记录和采样得出结论: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四球古茶树,也是目前最古老最大面积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居群,是珍稀古茶树资源,在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普安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5月21日,普安县申报“中国古茶树之乡”名片。10月21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第七届中国茶叶经济年会”上,向普安县颁发了“中国古茶树之乡”牌匾。普安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国古茶树之乡”。

著名人物

清雍正至同治年间,境内先后共产生2进士、9举人,拔贡、恩贡、岁贡若干。在近现代著名人士有易飞熊、谭本良、罗会廉、张立、张敷荣。

易飞熊(1824—1896年)

字兆南,罐子窑镇梅花箐人。原姓李,赘于易家从其姓。清咸丰四年(1854年),随征雷台山得保军功。复从官军进剿罗斛、独山、石阡等处,保蓝翎把总。随征蜜蜂磴有功,拔补安顺镇右营把总。后带练进剿归化、罗朋、九岭等处,保千总加守备衔。普安厅大坡铺回变(1858年),由水营节次堵剿,旋进平曲靖、沾益,所向有功,保换花翎加都司衔。咸丰九年(1860年),督团克复普安县城。同治五年(1866年),带勇万余援永宁,事平叙功,以参将用。回变十三年(1871年)自筹饷粮解普安厅围者一,复安南城者二。同治十年(1872年),县城复为贼据,复与县令陈澍南复之。贼旋陷普安厅,以中军守备偕游击傅得胜克复厅城,大吏委署普安营游击。光绪十九年(1893年),因民不堪征役为请命,县官尼之,蠹役煽之,事格不行,且诬以叛逆几罹罪。至拒石达开于茅口,逐林自清于郎岱,尤为人口之脍炙。终其生平,累保至二品顶戴,诰授武功将军。

罗会廉(1914—1943年)

楼下镇人。曾在上海大学学习土木工程。1937年赴延安,先后在抗日军政大学和中共中央军委参谋训练班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调到新四军游击支队工作,任侦察参谋。1942年7月任新四军第4师侦察通讯科副科长,参加了11月开始的淮北33天反“扫荡”作战。1943年任新四军第4师侦察科科长,参加西进恢复豫皖苏边区的历次战斗。同年12月2日,罗会廉率6名侦察员到萧县执行侦察任务,途经涡阳县古弓山以南的高楼庄时,遭日伪军300余人袭击,经一个多小时激战,终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

谭本良(1897—1965年)

字俊明,罐子窑镇人。历在黔军、中央军中任职,从排长逐级晋升到中将司令。1949年11月下旬,在盘州市接受谷正伦交与的贵州省政府、贵州省保安司令、滇黔绥靖副主任公署印鉴。12月10日,率黔西南绥靖区及所辖14县(原第三行政区所辖兴仁、兴义、盘州市、普安、晴隆、关岭、普定、郎贷、镇宁、紫云、贞丰、安龙、册亨、望谟)军政人员起义。解放后,历任贵州人民委员会参事室参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贵州省委员。

张立(1909—1976年)

盘水镇人,名继香,字芳,别号又铭。入党时取名张立。1938年,在延安陕北公学院学习,同年7月在黔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至1940年在中共贵州省临时工委领导下,任黔西南片区负责人,建立据点开展革命活动。1945年9月赴中原解放区工作。1948年任中共黔北工委书记,组织领导黔北、黔东北、黔西南的武装游击斗争。1949年,任中共贵州省工委书记,在国民党上层策动起义。11月与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兵团在贵阳胜利会师。解放后历任五兵团兴仁区工作团团长、省政府代表团副团长、剿匪治安协助委员会秘书长、省中苏友好协会总干事、省抗美援朝委员会秘书长、省委党校副教育长、省政协专职委员、省文史馆副馆长等职。1976年8月病逝。

张敷荣(1904—1998年)

盘水镇人。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博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届教育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一届中国教育学会理事,第一届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原副会长,西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原副主席,教科所所长、教学论专业博士导师,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独自编写出《教育学》等18种教材,主译了《程序教学》等教育名著,并在《教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教育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等一系列学术论文。

市政建设

城市道路 2011年末城区道路总长度18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长度0.6米;道路铺装面积0.166平方千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5.5平方米。

公共交通 2011年末城区有客运三轮车198辆,年客运量146万人次。

给排水 2011年末有城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25千米,年工业用水23.16万吨、生活用水115.80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37吨;排水管道40千米,污水治理工程1项,污水处理厂1座,日污水处理能力3500吨,工业废水处理率80%。

供电 2011年末城区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11座,主变压器18台,总容量293.15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6条,总长度231.7千米,用电负荷720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3.12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35%,供电可靠率99.21%。abc

园林绿化 2011年末城区公园1个,公园面积3.19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6.16公顷,其中公共绿地 8.67公顷,绿化覆盖率25%,人均绿地2.89平方米。

扩展阅读: 1. 盘州市人民政府

盘州市人民政府 词条标签: 行政区划 民族

视频

普安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隆重开幕

普安县举行公务接待志愿服务礼仪培训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