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裴吳二直講過門雲鳳閣韓舍人物故作五1-5首
晨起裴吳二直講過門雲鳳閣韓舍人物故作五1-5首 |
作品名稱: 晨起裴吳二直講過門雲鳳閣韓舍人物故作五1-5首 創作年代:北宋朝代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梅堯臣 |
晨起裴吳二直講過門雲鳳閣韓舍人物故作五1-5首是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梅堯臣作的一首詩詞。
梅堯臣少即能詩,與蘇舜欽齊名,時號「蘇梅」,又與歐陽修並稱「歐梅」。為詩主張寫實,反對西崑體,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譽為宋詩的「開山祖師」。曾參與編撰《新唐書》,並為《孫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詩小傳》等。[1]
目錄
正文
其一
平生交友淚,又哭寢門前。 魯叟不言命,楚人空問天。 月沉滄海底,星隕太微邊。 莫恨終埋沒,文章自可傳。
其二
使虜嘗專對,江湖謫幾年。 始看還近侍,遽此隔重泉。 沃酒酒空滿,託詞詞謾傳。 視予猶手足,莫怪獨潸然。
其三
算數曾無據,仁人亦莫聞。 很愚多至老,蘭桂苦先焚。 不竟千秋恨,還如萬里分。 臨風一號慟,易散日邊雲。
其四
昨時賓晏地,今見繐緯遮。 棲室那因鵬,從杯不為蛇。 曾無越人術,竟起漢臣嗟。 明日東城陌,悲涼後部笳。
其五
曉陌行車過,交相嘆且驚。 荀龍聞一蛻,穆駿失全鳴。 不復中畫直,空餘左史成。 緒言猶在耳,尚想見平生。[2]
作者簡介
梅堯臣(1002~1060)字聖俞,世稱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現實主義詩人。漢族,宣州宣城(今屬安徽)人。初試不第,以蔭補河南主簿。50歲後,於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試,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常博士。以歐陽修薦,為國子監直講,累遷尚書都官員外郎,故世稱「梅直講」、「梅都官」。[3]
梅堯臣是中國北宋詩人。宣城古名宛陵,故世稱宛陵先生。少時應進士不第,歷任州縣官屬。中年後賜同進士出身,授國子監直講,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梅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或蘇梅。其早期詩歌創作,曾受西崑詩派影響,後詩風變化,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反對浮艷空泛。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主張「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所作多反映社會現實和民生疾苦,如《田家語》、《汝墳貧女》、《襄城對雪》之二、《猛虎行》等。詩風平淡含蓄,語言樸素自然,形象清切新穎,如《魯山山行》,細膩地描寫晚秋山間荒涼幽靜的景致。此外「五更千里夢,殘月一城雞」(《夢後寄歐陽永叔》)等都是意新語工的寫景佳句。但他為了矯正宋初詩壇靡麗之習,詩中不免流於質樸古硬,缺少文采,有過分議論化、散文化的傾向。他對宋代詩風的轉變影響很大,劉克莊稱其為宋詩的開山祖師。今存《宛陵先生集》60卷,《拾遺》1卷,《附錄》1卷,有《四部叢刊》本。
梅堯臣提出與西派針鋒相對的主張。強調《詩經》、《離騷》的傳統,摒棄浮艷空洞的詩風。在藝術上,注重詩歌的形象性、意境含蓄等特點,提倡「平淡」的藝術境界,要求詩寫景形象,意於言外。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與歐陽修、蘇舜欽齊名,並稱「梅歐」、「蘇梅」。劉克莊在《後村詩話》中稱之為宋詩的「開山祖師」。[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