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場鎮
晏場鎮 |
中文名 :晏場鎮 所屬地區: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 |
晏場鎮,隸屬於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區,地處雨城區南部,東與眉山市洪雅縣柳江鎮接壤,南與眉山市洪雅縣吳莊鄉臨界,西與望魚鄉、眉山市洪雅縣瓦屋鎮毗鄰,距雨城區中心城區47千米 ,總面積192.21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晏場鎮有戶籍人口20168人 。 2019年12月11日,撤銷嚴橋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晏場鎮管轄。截至2019年末,晏場鎮下轄11個行政村;晏場鎮人民政府駐興晏前街6號 。 2019年,晏場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1]
目錄
位置境域
晏場鎮地處雨城區南部,東與眉山市洪雅縣柳江鎮接壤,南與眉山市洪雅縣吳莊鄉臨界,西與望魚鄉、眉山市洪雅縣瓦屋鎮毗鄰,距雨城區中心城區47千米 ,總面積192.2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晏場鎮地處四川盆地西緣、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的過渡帶,主要是河谷階地和山間盆地,地勢略為西高東低的傾向,境內最高點位於與洪雅縣吳莊鄉臨界的晏山最高處鄭山,海拔2000米;最低點位於場鎮,海拔803米 。
氣候
晏場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夏季多暴雨,秋季多綿雨,日照偏少,濕度較大,風力小,霧日少,無霜期長,降雪稀少,多年平均氣溫15℃,1月平均氣溫5.3℃,7月平均氣溫25.1℃,平均氣溫年較差19.2℃,生長期平均365天,無霜期平均325天,最長340天,最短305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019小時,年總輻射28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315天(一般為1月18日至次年2月15日),年平均降水量1800毫米 。
水文
晏場鎮境內晏場河屬青衣江左岸二級支流,流經嚴橋後經村後,再經寶田、代河、晏場、三江、銀杏、五里六村,在兩河口與嚴橋河相匯流入洪雅縣柳江鎮,再經花溪、止戈注入西來的青衣江,這條河在樓子口以上曾經稱為「鹿井河」,晏場河在境內長20千米,流域面積95平方千米,平均河寬25米,海拔源頭為1713米,出境785米,落差928米,平均比降37%,最小流量0.6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5.54立方米/秒,年徑流總量1.75億立方米。
自然災害
晏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洪澇、連陰雨等,最嚴重的是受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響,全鎮2375戶農戶受災,2.1千米路段被毀,一處塘庫受損,兩座橋樑受損,7121間房屋毀壞,50間房屋垮塌。其中,晏場中心校、晏場鎮人民政府辦公樓及供銷社大樓損壞最為嚴重,同時,還造成場鎮供水設施受損,供水中斷,地震中輕傷6人,直接經濟損失3581.1萬元,是雨城區受災最為嚴重的鄉鎮之一。
自然資源
晏場鎮擁有林地12萬多畝,森林覆蓋率達84%,林業產量2000立方米,竹、木品種多樣,境內動植物種類繁多,其中有國家二級珍稀保護動物大鯢(娃娃魚)和省重點保護動物隱鱗裂腹魚(雅魚)。 2011年,晏場鎮有耕地面積3755畝。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晏場鎮轄區總人口11714人。原嚴橋鎮轄區總人口11072人 。 截至2017年,原晏場鎮常住人口9068人。原嚴橋鎮常住人口10450人。 截至2019年末,晏場鎮有戶籍人口20168人 。
經濟
綜述
2011年,原晏場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706元 。 2019年,晏場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0個。
農業
2011年,晏場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農業總產值10316.2萬元,比上年增長13.5%,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2486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茶葉,茶園面積15021.6畝,產量910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3054頭,年末存欄8763頭;羊飼養量4965隻,年末存欄1956隻;家禽飼養量10萬羽;上市家禽6.2萬羽 。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晏場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82人,專任教師12人;小學2所,在校生511人,專任教師32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73人,專任教師2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8.68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43.39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4%、22.4%。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晏場鎮有農家書屋5個,藏書6萬多餘冊;文化廣場9個,地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腰鼓隊、秧歌隊、龍舟隊。舉辦的文化節有桃花賽詩會、文化藝術節。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晏場鎮有醫療衛生機構1個;病床12張,專業衛生人員14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註冊護士4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約15600人次,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75%,衛生廁所普及率2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489人,參合率95%以上。
社會保障
2011年,晏場鎮城鎮有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戶,人數4人,支出8000元,農村最低社會保障戶數145戶,人數214名,支出16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7人;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8人,支出3.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89人次比上年增長25%;農村臨時救濟47人次,支出1.5萬元,比上年增長3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8人;新增就業人員2人,組織3名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年末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45人,比上年末增95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848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