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是 |
是,讀作shì,為漢語常用字(一級字) 最早見於西周早期金文 ,其本義為正,不偏斜,又可引申出對、正確之義,再引申為應答之詞,表同意、贊成、服從等。漢代以後"是"用作系詞表示判斷。也假借表示這個、這、這樣等義。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是
異體字; 徥,昰࣊�
拼音; shì
注音; ㄕˋ
鄭碼; kaii
五筆; jghu
四角; 60801
倉頡; amyo
統一碼; U+662F
部首; 日
總筆畫; 9
結構; 上下結構
筆順編碼; 251112134
字級; 一級字、常用字
平水韻; 四紙 上聲
字符表
會意字。能夠確認的"是"字見於西周(圖形1,2,3,4)早期(或以為甲骨文已有"是"字),多作圖形A,上部圖形B中有點,個別作圖形C。個別字形上部寫作"子"形,見於西周中期器物婁簋(《集成》 3911蓋銘作圖形D,器銘作圖形E, 3910同銘簋蓋、器銘分別作圖形F、圖形G)。 "是"字最早字形的構意不明,郭沫若認為乃"匙"之本字;馬敘倫、戴家祥等認為字像有矢箸之,圖形H像射屑料鵠形;張日升以之與"萬"類比,認為"是"本為蟲類。
"是"字形體的演變分為兩途:一是圖形I由演變為圖形J、圖形K,字形上部構件發生變化, "禽"(圖形L--圖形M)、 "萬" (圖形N--圖形O--圖形P)等字的演變與之類同;一是上部構件的下半自春秋時期(圖形5,6,7,8,11,12)開始逐漸與下部構件"止"融為一體,整字訛變為從日從正,為小篆形體所本。第一種演變在戰國時期(圖形9,10,13,14,15)中斷,沒有流傳到後世。圖形Q的寫法一直保持到漢代,但已非主流寫法,最終被從日從正的寫法所替代。
春秋器徐醓尹征城(《集成》425)作圖形R,蓋是銀雀山漢簡圖形S寫法之所本。我們現在楷書的"是"其實是糅合了古隸和篆書的寫法而形成的。至於《說文》籀文圖形T,不見於漢代(圖形16,20,21,22,23,24,25)以前的文字資料,似是漢人依"正"字古文而附會。
"是"之意義,《說文》就訛變的字形訓"直",文獻用義有一個圍繞"正、直"而引申的意義系列。金文中多用為指示代詞,戰國文字資料中或用為"氏"。判斷詞"是"西漢已經出現, 但其產生之上限尚有爭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