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結束了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 |
是誰結束了五胡亂華歷史上是北魏世祖拓跋燾平定的五胡亂華。五胡亂華大抵是在北方,隨着北魏拓跋氏的崛起北方漸漸規復統一。太延五年公元439年北魏世祖拓跋燾攻滅北涼,北方被統一。以後中國開始正式進入南北朝對峙的局面。[1]
目錄
五胡亂華
五胡亂華,指在西晉時期塞外眾多遊牧民族趁西晉八王之亂,國力衰弱之際,陸續建立數個非漢族政權,形成與南方漢人政權對峙的時期。「五胡」主要指匈奴、鮮卑、羯、羌、氐五個胡人大部落,但事實上五胡是西晉末各亂華胡人的代表,數目遠非五個。
百餘年間,北方各族及漢人在華北地區建立的國家達數十個,強弱不等、大小各異,其中存在時間較長和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有五胡十六國。後北方被前秦統一,中國呈現出前南北朝特徵。
西晉「八王之亂」,胡人趁亂反晉。西晉滅亡後,出於避亂,晉朝皇室和北方黃河流域廣大居民進入安定的長江流域,史稱衣冠南渡。南渡導致了經濟重心南移。
五胡亂華的時間一般從西晉滅亡(316年)開始算起,一直到鮮卑北魏統一北方(439年)。有的學者也稱之為「永嘉之亂」、「中原陸沉」、「中原淪陷」等。這一時期,歷史學家普遍認為是漢民族的一場災難。581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589年滅陳朝,方使中國結束了300年的動亂和分治。
東晉建立時,中原已淪喪於胡人之手。中原漢族在祖逖、桓溫等名將的帶領下絕地反擊,終因寡不敵眾而失敗。遷居南方的愛國將士每每以北伐中原、收復失土為己任。東晉與五胡的戰爭,十六國之間的廝殺,使得這一時期戰亂連連。河淮地區為南北交戰的主戰場。
主要過程
五胡亂華是由氐族及匈奴族揭開序幕。
304年冬天,氐族領袖李雄占成都,自稱「成都王」,史稱成漢。匈奴貴族劉淵起兵於離石,史稱前趙,是五胡建國的開始。
310年,晉懷帝永嘉四年,劉淵死,其子劉聰殺太子劉和即位。
311年(永嘉五年)四月,劉聰部下石勒,殲晉軍十多萬人於苦縣寧平城,並俘殺太尉王衍等人。劉聰又遣大將呼延晏率兵攻洛陽,屢敗晉軍,前後殲滅三萬餘人。六月呼延晏到達洛陽,劉曜等人帶兵前來會合,攻破洛陽,縱容部下搶掠,俘虜晉懷帝,殺太子、宗室、官員及士兵百姓三萬多人,並大肆發掘陵墓、焚毀宮殿,史稱「永嘉之禍」或「永嘉之亂」等。
313年,劉聰毒死了晉懷帝。懷帝侄司馬業(或作司馬鄴),在長安登基,是為晉愍帝。
316年前趙劉曜攻長安,俘虜晉愍帝。
317年晉愍帝被殺,士族王導、王敦等,扶植晉朝遠房宗室司馬睿,在建康登基,是為晉元帝。歷時五十一年的西晉滅亡,東晉開始。[2]
歷史上的五胡亂華,他們的結局如何?
「五胡亂華」這個史乘事件在中國事十分知名的,由於中原地域漢族差點被這幾個多數民族滅盡。這能夠說是我過史乘最暗中、最恐怖的時辰。由於西晉知名痴人天子上台後,西晉迸發了八王之亂,八王之亂晉朝氣力大減,南方的多數名族不受控制。五胡乘隙反叛,鼎力大舉搏鬥漢人,更有甚者行軍作戰間接用漢人男子作為軍糧,形成結果是被南方漢人銳減60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