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
易俗社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西一路西段,是最重要的秦腔藝術社團,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易俗社1912年8月創立於西安,原名「陝西伶學社」,後改名「陝西易俗社」。易俗社建立時的最初地址是西安城內西南鹽店街的順、直、熱、察、綏五省會館。創辦人為同盟會成員與當地社會名流,如楊西堂、李桐軒等。楊西堂為易俗社首任社長。其初創時期的宗旨為「移風易俗,輔助社會教育,改良戲曲,救濟貧寒兄弟」,因此規定不上演傳統劇目。為此社員新編了大量新戲,如《山河破碎》、《一字獄》和《人月圓》等。
約在民國五年,易俗社遷到武廟街(今西一路)的原「霓春園」,占地六十多畝。劇場後面的空地上建有露天劇場,並提供部分空地出租給商販作為市場。露天劇場和市場東南向設門通往案板街[1] 。
易俗社與莫斯科大劇院和英國皇家劇院並稱為「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
目錄
簡介
1912年7月1日,陝西同盟會會員李桐軒、孫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東、高培支等160多名熱心戲曲改良的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在西安創建了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和演出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陝西易俗社。該社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按照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制定章程,建立領導機構。主要領導成員由社員民主選舉,並規定任期。設立評議部、編輯部、學校部、訓練部,招收少年學員,先學初小、高小課程,後上「文史進修班」,達標者發給畢業證。在此基礎上學習六年戲曲專業,合格者發給戲曲專科學校畢業證書,從事戲曲演出。易俗社將文化教育、戲曲訓練、演出實踐結合起來,培養了大批戲曲人才,創作和演出了許多優秀劇目,對戲曲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對戲曲改良起到了示範作用。易俗社劇場與莫斯科大劇院和英國皇家劇院並稱為「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西安市西一路258號[2] 。
核心人物
易俗社的創作機構制定有劇目編寫要求,王伯明、李桐軒、孫仁玉、范紫東、高培支、盧縉青、李約祉、李儀祉、王紹猷、李干臣、胡文卿、呂仲南、王輔丞、封至模、馮傑三、樊仰山等劇作家創作、改編大小劇本500餘本(另有資料顯示為800多本),不少已成為優秀保留劇目,如《呂四娘》《三滴血》《火焰駒》《櫃中緣》等。
易俗社還聘請了陳雨農、趙傑民、黨甘亭、唐虎臣、李雲亭、劉麗傑、高天喜、王觀登等名家執教,僅在1949年前的37年中就訓練演員13期600餘人,延續到今天,共招收培養了15期學生近千人,畢業者遍及西北各個秦腔劇團。其中有較大影響並形成各自藝術特色的前輩名家包括劉毓中、劉箴俗、王天民、孟遏雲、肖若蘭等,當今的陳妙華、張詠華、全巧民、伍敏中、郭葆華、張保衛、宋百存、任炳漢、毛文德、戴春榮、惠敏利、王科學、馮永安、李淑芳、薛學慧等均是該社培養的秦腔著名演員。
社會影響
易俗社的戲曲改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1920年,國民政府教育部頒布訓令,讚揚易俗社編演的劇本「命題取材,均有可取,不失改良戲劇之本旨」,並頒發「金色褒獎」。1924年,魯迅到西安講學期間多次觀摩易俗社的演出,題「古調獨彈」匾額相贈,並捐獻50元講學金。1929年,國民黨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捐資大洋百元獎勵易俗社所取得的成績。1932年,蔣介石通過陳果夫獎勵易俗社大洋一千元。新中國成立以後,易俗社由政府接辦,並多次晉京演出,《三滴血》《游西湖》《游龜山》《櫃中緣》《三回頭》《看女》《西安事變》等優秀劇目享譽全國。
視頻
易俗社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西安易俗社 ,永樂票務
- ↑ 易俗社—開啟老西安塵封的記憶 ,鳳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