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易伯魯(1914年~2009年1月8日),中國知名的魚類生態學家[1],武昌魚的命名人[2],中國最早研究浮游甲殼動物的學者,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生物學專業,先後就職於北平動物研究所、中央動物研究所,1971年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調入華農後一直任教於華中農學院。是水產學院水產系的創始人之一,水產養殖學科的奠基人[3]

易伯魯
著名魚類生態學家
出生 1914年
湖北漢陽縣
逝世 2009年1月8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生態學家

目錄

人物簡介

易伯魯,(1915年--2009)1914年出生於湖北漢陽縣,我國著名魚類生態學家、水產學院創始人之一,原華中農業大學水產系主任、武漢市人大代表、九三學社華農支社支委。出生於湖北漢陽縣(今武漢市蔡甸區)。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生物系,曾在昆明粵秀中學任生物教員一年,後入原北平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抗戰期間遷昆明)任助理員,從事滇池浮游生物的研究。1945年轉入重慶北碚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進行魚類研究工作。抗戰勝利後,隨所往上海。全國解放後,在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單位繼續從事魚類研究工作,任助理研究員,曾兼任所務秘書兩年。1956年任副研究員,1959年起任魚類研究室副主任,魚類資源組組長。1971年調入華中農學院(華中農業大學前身),參與創辦水產系,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和系主任等職。易老90華誕的時候,畢業學生重聚母校為他祝壽,以表達他對水產學院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的崇敬之情。2009年1月8日上午,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5歲。

個人履歷

原華中農業大學水產系主任、武漢市人大代表、九三學社華農支社支委。

出生於湖北漢陽縣(今武漢市蔡甸區)。

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生物系,曾在昆明粵秀中學任生物教員一年,後入原北平研究院動物研究所(抗戰期間遷昆明)任助理員,從事滇池浮游生物的研究。

1945年轉入重慶北碚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進行魚類研究工作。抗戰勝利後,隨所往上海。

全國解放後,在更名為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單位繼續從事魚類研究工作,任助理研究員,曾兼任所務秘書兩年。

1956年任副研究員

1959年起任魚類研究室副主任,魚類資源組組長。

1971年調入華中農學院(華中農業大學前身),參與創辦水產系,先後任副教授、教授和系主任等職。

易老90華誕的時候,畢業學生重聚母校為他祝壽,以表達他對水產學院所做出的卓越貢獻的崇敬之情。

2009年1月8日上午,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95歲[4]

個人生平

1945年,易先生在滇池工作僅一年時間,就完成了我國第一篇枝角類和橈足類的研究論文"滇池枝角類和橈足類的研究"。 1955年,在梁子湖工作站工作期間,發現了魴屬魚類一新種,定名為團頭魴,這就是家喻戶曉的"武昌魚",為全國池塘養殖增添了新的優良種類。1957-1958年在中蘇黑龍江流域綜合考察期間,作為中方負責人,他主持了漁業資源的調查研究工作,發現了10種該流域在蘇聯境內未曾報道過的魚類。1959-1968年,參加和主持了長江幹流的魚類生態調查,查清了長江幹流草、青、鰱、鱅四大家魚產卵場的分布、規模和產卵條件和自然環境特點,為科學利用和有效管理長江四大家魚資源提供了科學依據。1988年根據以前所做工作和水生所其他同事後期所做的工作,又整理出版了《葛洲壩水利樞紐與長江四大家魚》專著,該專著已成為江河魚類產卵場和早期資源調查方面的經典之作,被美國同行看作是研究四大家魚資源的範本,因而被翻譯成英文,掛在政府研究機構網站上供讀者下載和參閱。

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1937年,他參加了由當時中共南京市委和湖北省委領導的外圍革命組織"首都平津學生抗日救國宣傳團",在湖北省黃岡地區農村、礦山和河南信陽等地進行了歷時八個月的抗日宣傳。解放後,易先生積極響應黨的號召,於20世紀50年代初在上海就加入了黨的統一戰線組織--九三學社,先後任九三學社武漢市第三和第四屆委員會委員,九三學社湖北省籌備委員會委員和第一屆(1986)委員會常委,1991年起歷任九三學社湖北省委員會顧問,作為九三學社華中農業大學支委,為九三學社華中農業大學委員會的發展壯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作為科學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易先生積極參政議政,曾作為武漢市武昌區第六屆人大代表,武漢市第六至第八屆人大代表,湖北省第四屆政協委員,為武昌區、武漢市和湖北省的發展和建設出謀劃策。

親歷文革

70年代,「工農兵上大學、管大學」等「極左」的口號在中國廣為流傳。「造反」成了工農兵學員的特權,教師、學校領導幹部面臨着被「改造」的危險。在這種情形下,華農的實際情況相對和平、安定。

易伯魯
1987年,易伯魯與華農大水產專業研究生在一起

「造反的情況實有發生,但不多。工農兵學員提出非教學方面的要求,找行政幹部鬧。情節嚴重的就發展成為校內遊行。」易老回憶起曾親歷過的一次「造反」,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養魚實驗課上,一個工農兵學員帶頭提出不合理要求,並以罷課相要挾,易老耐心地勸說卻依舊無濟於事,不聽勸說的學員掉頭便走,眼看已經走到門口了。「課堂上還坐着其他學員,他們只是試探地在一旁觀望。如果控制不好,隨時都可能發生罷課。」在毫無思想準備的情況下,易老厲聲喝道:回來!鬧事的學員怔住了,在耐心勸說下,最終返回課堂。

「現在回想起來,我當時一點也不覺得害怕,只是做了一名老師該做的事。」在「左」的思潮的影響下,部分教師、幹部的思想局限於「可以管的怕管,不該管的瞎管」的荒謬理論。雖然老師的處理方法與態度對事態的發展影響重大,但也不難窺出,那個年代,教師的地位與價值是得不到體現的。

動亂的「文革」在易老淡淡的敘說中遠去,但其影響卻鋪成他心中不滅的記憶。「文革的動亂時期,工農兵學員彌補了高校無生源的斷層,遏制了癱瘓格局的形成。就工農兵學員自身來說也是一個夯實基礎、積累知識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文革』留下了不少國家發展的啟示與教訓,隨後中國飛速發展的20年,應該說也有『文革』的一份『功勞』。」

科學研究

易先生一生熱愛科學,尊重科學,對待科研工作,從不挑肥揀瘦,始終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工作,精益求精,不計名利,從不畏苦,甘之如飴。無論長江、黑龍江、還是在滇池,梁子湖、太湖,都留下了易先生忙碌的身影,追求的足跡。

對待科學問題,易先生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不畏權威,不懼壓力。在葛洲壩是否修建過魚道設施的問題上,根據大量研究數據和相關文獻的分析,與其他專家一起提出了不必修建過魚道的建議,並最終被採納,不僅為國家節約了巨額建設資金,並每年可為國家增加數以億計的水電收入。作為知名魚類生態學專家,曾擔任中國海洋湖沼學會理事和副秘書長,中國魚類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等學術職務,並被聘為國家科委水產組組員。

易先生為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的創立和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擔任水產系系主任期間,面對師資力量薄弱的情況,擔負起《水生生物學》、《池塘養魚學》、《魚類生態學》、《專業英語》等四門課程的教學和教材編寫任務,以及研究生《魚類學文獻選讀及檢索》課程的教學任務。1982年,由其編著的國內首部魚類生態學教材--《魚類生態學》問世,相繼被許多院校相關專業翻印作為教材使用。1984年開始招收培養水生生物專業碩士研究生,為水產學院的研究生教育和學科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作為師長,言傳身教,堪為楷模。他所培養的學生中有許多已成為國家政府部門、科研教學結構的中堅力量。他的學生仰其為人,受其感召,捐資設立了以他命名的"易伯魯獎學金",資助了一批優秀學生。

1982年,由易教授編著的國內首部魚類生態學專著--《魚類生態學》問世。80年代中期,圖書館訂了4-5種外國水產專業雜誌。水產系的發展局面日益明朗,學科建設發展逐步走上正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