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聂豹传
明史·聂豹传出自于《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后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历史。其卷数在二十四史中仅次于《宋史》,其修纂时间之久、用力之勤则是大大超过了以前诸史。[1]
目录
原文
聂豹,字文蔚,吉安永丰人。正德十二年进士除华亭知县浚陂塘民复业者三千余户嘉靖四年召拜御史巡按福建出为苏州知府忧归,补平阳知府。山西频中寇,民无宁居。豹令富民出钱,罪疑者赎,得万余金,修郭家沟、冷泉、灵石诸关隘,练乡勇六千守之。寇却,廷议以豹为知兵。给事中刘绘、大学士严嵩皆荐之。擢陕西副使,备兵潼关。大计拾遗,官论豹在平阳干没,大学士夏言亦恶豹,逮下诏狱,落职归。二十九年秋,都城被寇。礼部尚书徐阶,豹知华亭时所取士也,为豹讼冤,言其才可大用。三十一年召翁万达为兵部尚书,未至,卒,以豹代之。奏上防秋事宜,又请增筑京师外城,皆报可。是年秋,寇大入山西,覆总兵官李涞军,大掠二十日而去。总督苏祐反以大捷闻,为巡接御史毛鹏所发,章下兵部。豹言:“寇虽有所掠,而我师斩获过当,实上玄垂祐,陛下威灵所致。宜择吉祭告,论功行赏。”帝喜。
进秩任子者数十人,豹亦加太子少保,荫锦衣世干户。南北屡奏捷,及类奏诸边功,豹率归功玄祐,祭告行赏如初。豹亦进太子太保。当是时,西北边数遭寇,东南倭又起,羽书日数至。豹本无应变才,而大学士嵩与豹乡里,徐阶亦入政府,故豹甚为帝所倚。久之,寇患日棘,帝深以为忧。豹卒无所谋画,条奏皆具文,帝渐知其短。会侍郎赵文华陈七事致仕,侍郎朱隆禧请设巡视福建大臣,开海滨互市禁,豹皆格不行。帝大怒切责。豹震慑请罪,复辨增官、开市之非,再下诏谯让。豹愈惶惧,条便宜五事以献,帝意终不怿,降俸二级。顷之,竟以中旨罢,而用杨博代之,归数年卒,年七十七。隆庆初,赠少保,谥贞襄。豹初好王守仁良知之说,与辨难,心益服。后闻守仁殁,为位哭,以弟子自处。及系狱,著《困辨录》,于王守仁说颇有异同云。 (选自《明史·传》)
译文
聂豹,字文蔚,吉安永丰人。正德十二年中进士。被任为华亭知县。在任期间深挖河塘,使三千余户农民恢复生产。嘉靖四年被任命为御史,巡按福建。出任苏州知府。不久回乡服丧,服满被任为平阳知府。山西屡遭瓦剌侵扰,百姓不得安宁。聂豹下令富户出钱,有犯罪嫌疑的人出钱赎罪,筹得一万余金,又修治郭家沟、冷泉、灵石等关隘,并训练民兵六千名守卫。瓦剌兵退却后,朝中议论认为聂豹懂得用兵。给事中刘绘、大学士严嵩都推荐他。被提升为陕西按察副使,率军守卫潼关。不久考核官员弥补缺漏,有御史指控聂豹在平阳时曾侵吞公款,大学士夏言也憎恶聂豹,便将他逮捕投入诏狱,削职回乡。二十九年秋季,京都遭瓦剌侵袭。礼部尚书徐阶,是聂豹当年任华亭知县时所取中的学生,出面为聂豹诉冤,说他有才可当重任。三十一年征召翁万达为兵部尚书,万达尚未到任,便去世了,即命聂豹代替他。
聂豹奏陈秋季边防事务,又请求加筑京师外城城墙,均获皇帝允准。次年秋季,瓦剌大举入侵山西,打败总兵官李涞的军队,大肆抢掠二十天才退兵。总督苏祐反而向朝廷假奏捷报,被巡按御史毛鹏揭发,奏章送交兵部处理。聂豹上言说:“敌军虽然有所掳掠,但我军杀敌俘获超过相抵之数,全靠上天保佑和陛下的声威而取得。应当选择吉日祭告天地祖宗,并论功行赏”皇帝很高兴,有功将士晋升及保举子弟的有几十人。聂豹也得加太子少保衔,其子因父功官补锦衣卫世袭千户。南北屡次报捷,等到分批奏报各地边境战功,聂豹都归功于上天保佑,皇帝像当初一样祭告行赏。聂豹因此加太子太保衔。
正在此时,西北边境屡次遭到敌人进犯,东南一带又出现倭寇,告急的羽书每天要来好几次。聂豹原本没有应变处事的才具,但大学士严嵩和他是同乡,徐阶此时也已入阁,因此聂豹仍很受皇帝倚重。一段时间以后,寇患日益繁急,皇帝因此非常忧虑,聂豹对此仍然拿不出对策,所上奏章都徒具形式,皇帝渐渐发现他的短处。恰巧侍郎赵文华退休前奏陈七条对策,侍郎朱隆禧请求设置巡视福建的大臣,放弃沿海地带不与外界通商的禁令,聂豹都拒不执行。皇帝为此发怒,严厉责备他。聂豹惊恐认罪,并辩解增设官员、开放贸易的害处,皇帝再次下诏谴责他。聂豹更加惶恐,条列五件有利国家、合乎时宜的事情呈上,皇帝心里始终不高兴,降低聂豹二级俸禄不久,聂豹终因皇帝的旨意而罢官,而派杨博代替他。聂豹回乡数年后去世,终年七十七岁。隆庆初年,追赠少保,谥贞襄。聂豹原先喜欢王守仁有关“良知”的学说,曾与守仁辩论,心中更为信服。后来听到守仁去世,设灵位哭祭守仁,以学生自居。后被捕入狱,写《困辨录》,所述与王守仁的学说有不少差异。 [2]
作者简介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