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明史·畢自嚴傳

明史·畢自嚴傳出自於《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1]

目錄

原文

畢自嚴,渴川人。萬曆二十年進士,除松江推官,年少有才幹,征授刑部主事,遷淮徐道參議。內艱闕,分守冀寧。天啟元年四月,遼陽覆,廷議設天津巡撫,專飭海防,改自嚴右僉都御史以往。置水軍,戰艦,備戎器。用繼光遺法,水軍先習陸戰,軍由是可用。魏忠賢令錦衣干戶劉僑逮天津廢將,自嚴以無駕帖疏論之,報聞。初,萬曆四十六年,遼左用兵,議行登、萊海運。明年二月,特設戶部侍郎一人,兼右都御史,出督遼餉,語詳《李長庚傳》。及是,長庚遷,乃命自嚴代。敘前平賊功,進右都御史兼戶部左侍郎。時議省天津巡撫,令督餉侍邴兼領其事,即以委自嚴。

京師數地震,因言內批宜慎,恩澤宜節,人才宜惜,語甚切直,自嚴在事數年,綜核搏節,公私賴之。五年,以右都御史掌南京都察院,明年正月,改戶部尚書。忠賢議鬻南太僕牧馬草場,助殿工。自嚴持不可。崇橫元年,召拜戶部尚書。自嚴以度支大蚰,請核逋賦,督屯田,嚴考成,汰冗卒,停薊、密、昌、水四鎮新增鹽菜銀二十二萬,俱報可。又疏言:「最耗財者無如客餉。諸鎮年例合三百二十七萬,而客餉居三之一,室大截省。其次則有撫賞、召買、修築諸費,皆不可不節,」帝褒納之。其冬,京師被兵,帝憂勞國事,旨中夜數發。自嚴奏答無滯,不敢安寢,頭目腫,事幸無乏。明年夏,以六罪自劾,乞罷,優旨慰留。先以考滿加太子少保,敘遵化、永平克復功,再進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梁廷棟請增天下田賦,自嚴不能止。又以兵餉日增,屢請清核,而兵部及督撫率為寢閣。復乞汰內地無用之兵,帝即令嚴飭,然不能盡行也。 (節選自《明史·畢自嚴傳》)

譯文

畢自嚴,淄川人。萬曆二十年進士。初任松江推官。年紀輕輕就很有才幹,被朝廷任命為刑部主事。升為淮徐道參議。回家為母親守完喪後,被派駐守冀寧。天啟元年四月,遼陽陷落,朝廷決定設置天津巡撫,專門整頓海防,改任畢自嚴為右金都御史前往。(畢自嚴)建立水軍,修造戰船,準備武器。他運用戚繼光傳下的戰法,讓水軍先練習陸戰,軍隊因此能夠調用。魏忠賢派錦衣衛千戶劉僑來逮捕天津被免職的將領,畢自嚴以沒有憑票為由上書議論,皇上回覆說知道。起初,萬曆四十六年,遼東打仗,朝廷決議開通登州、萊陽的海運。第二年二月,特設戶部侍郎一人兼右金都御史,前去總督遼東兵餉,這些事詳見《李長庚傳》。到這時,李長庚升職了,朝廷就命令畢自嚴接任。評定他以前討平賊寇的功勞,把他提升為右都御史兼戶部左侍郎。當時朝廷決議裁除天津巡撫,讓督餉侍郎兼管巡撫事務,就把此事交給了畢自嚴。

京師幾次地震,(畢自嚴)藉此進言皇上的批覆應當慎重,施予恩惠應該有所節制,對人才應該愛惜,話說得很懇切直率,畢自嚴在職幾年,聚總核算節省用度,國家和人民都依靠他。五年,(畢自嚴)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掌管南京都察院。第二年正月,改任戶部尚書。魏忠賢決定賣掉南太僕寺牧馬的草場來資助修建宮殿的工程,畢自嚴堅持不同意。崇禎元年,朝廷徵召畢自嚴為戶部尚書。畢自嚴認為經費開支很不足,請求清查拖欠的賦稅,督促屯田,嚴格政績考評,裁剪多餘的士兵,停徵薊州、密雲、昌平、永平四鎮新增加的二十二萬兩鹽菜銀,皇帝都批示同意了。畢自嚴又上書說:「最浪費錢財的莫過於客兵的銀餉,各邊鎮每年的例額總共是三百二十七萬,而客兵的銀餉就占了三分之一,應該大幅度裁減。其次就是撫恤賞賜、採辦購買、修建等費用,都不能不節制。」皇帝讚許採納了。

這年冬天,京師受到攻打,皇帝憂勞國事,半夜多次頒發聖旨。畢自嚴啟奏應答從不耽擱,不敢安心睡覺,頭腫目脹,幸好事情沒有什麼貽誤。第二年夏天,他以六條罪狀彈劾自己,請求免去職務,皇帝特意頒下詔書安慰挽留。先前因為考核期滿,畢自嚴已經被加官為太子少保,現在評定他收復遵化、永平的功勞,又晉升他為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梁廷棟請求朝廷增收全國的田賦,畢自嚴沒能制止。又因為兵餉一天天增加,(畢自嚴)多次請求清查核實,可是兵部和總督巡撫都把這件事壓下來。畢自嚴又請求裁減內地無用的軍隊,皇帝當即下令嚴加整頓,但是並不能全部推行。 [2]

作者簡介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