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明史·商輅傳出自於《明史》,此史是二十四史最後一部,共三百三十二卷,包括本紀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列傳二百二十卷,表十三卷。它是一部紀傳體斷代史,記載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至朱由檢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277年的明朝歷史。其卷數在二十四史中僅次於《宋史》,其修纂時間之久、用力之勤則是大大超過了以前諸史。[1]

目錄

原文

商輅,字弘載,淳安人。舉鄉試第一。正統十年,會試、殿試皆第一。終明之世,三試第一者,輅一人而已。

成化三年二月召至京,首陳勤學、納諫等凡八事,帝嘉納之。其言納諫也,請召復元年以後建言被斥者。明年,彗星見,給事中董曼等劾不職大臣,並及輅。輅因求罷。帝怒,命廷鞫諸言者,欲加重譴。輅曰:「臣嘗請優容言者,今論臣反責之,如公論何?」帝悅,尋進兵部尚書。

輅為人,寬厚有容,至臨大事,毅然莫能奪。悼恭太子薨,帝以繼嗣為憂。紀妃生皇子,六歲矣,左右畏萬貴妃,莫敢言。久之,乃聞於帝。帝大喜,欲宣示外廷,遣中官至內閣諭意。輅請敕禮部擬上皇子名,於是廷臣相率稱賀。越數日,帝復御文華殿,皇子侍,召見輅及諸閣臣。輅頓首曰:「陛下踐祚十年,儲副未立,天下引領望久矣。當即立為皇太子,安中外心。」帝頷之。

中官汪直之督西廠也,數興大獄。輅率同官條直十一罪,言:「陛下委聽斷於直,直又寄耳目於群小。自直用事,士大夫不安其職,商賈不安於途,庶民不安於業,若不亟去,天下安危未可知也。」帝慍曰:「用一內豎,何遽危天下?」輅正色曰:「朝臣無大小,有罪皆請旨逮問,直擅抄沒三品以上京官。諸近侍在帝左右,直輒易置。直不去,天下安得無危?」引義慷慨。

萬貴妃重輅名,出父像,屬為贊,遺金帛甚厚。輅力辭,使者告以妃意。輅曰: 「非上命,不敢承也。」貴妃不悅,輅終不顧。及謝政,劉吉過之,見其子孫林立,嘆曰: 「吉與公同事歷年,未嘗見公筆下妄殺一人,宜天之報公厚。」輅曰:「止不敢使朝廷妄殺一人耳。」居十年卒,年七十三。贈太傅,諡文毅。 (選自《明史·商輅傳》,有刪改)

譯文

商輅,字弘載,是淳安人。考取鄉試第一名。正統十年,會試、殿試都是第一名。到明代結束,三次考試都得第一名的只有商輅一人罷了。

成化三年二月被召至京城,首先陳述勤奮學習、採納諫議等一共八件事,皇帝讚許並採納了。他所說的採納諫議的事情中,有請求召回復用元年以後因進言而被貶斥的人的內容。第二年,彗星出現,給事中董曼等人彈劾不稱職的大臣,一起涉及商輅。商輅於是請求辭職。皇帝很生氣 ,命令在朝廷查問那些進言的人,想給予嚴厲譴責。商輅說:「我曾經請求寬容進言的人,現在議論到我反而責備他們,對公眾輿論又怎麼解釋呢?」皇帝很高興,不久商輅晉升為兵部尚書。 商輅為人,寬厚大度,到面臨大事時,堅毅沒有人能改變。悼恭太子去世,皇帝因繼承人的事而憂慮。紀妃生有皇子,六歲了,身邊的人畏懼萬貴妃,沒有人敢進言。很久以後,才報告給皇帝。皇帝非常高興,想向朝廷的人宣告,派遣中官到內閣說明自己的意圖。商輅請求皇帝詔令禮部擬定上報皇子的名字,於是朝廷大臣相互祝賀。過了幾日,皇帝又御臨文華殿,皇子陪侍,召見商輅及眾內閣大臣。商輅叩首說:「陛下在位十年,未立太子,天下盼望已久了。應當立即立為太子,安定朝廷內外的人心。」皇帝點頭同意了。

中官汪直監管西廠時,多次造成大案。商輅率領同僚分條列出汪直的十一條罪狀,說:「陛下把聽訟斷獄委託給汪直,汪直又把小人當做耳目。自從汪直掌權,士大夫不能安心於他們的職守,商人不能安心於經商,老百姓不能安心於生產,如不立即除去,天下安危就不可知了。」 皇帝地說:「任用一個太監,怎麼竟危及到天下?」商輅嚴肅地說:「朝廷大臣無論大小,有罪都請下旨逮捕訊問。汪直擅自抄沒三品以上京官。各位近侍在皇帝左右,汪直動輒更換。汪直不除去,天下怎能沒有危險?」依據大義,慷慨激昂。

萬貴妃看重商輅的名望,拿出父親的畫像,囑託他寫贊語,贈送的金錢禮物非常豐厚。商輅竭力推辭,使者把貴妃的意思告訴他。商輅說:「不是皇帝的命令,不敢接受。」貴妃不高興了,商輅最終也不顧及。到辭去官職後,劉吉去探望他,看見他子孫眾多,感嘆說:「我與您共事多年,不曾見您筆下胡亂殺一人,上天回報您如此豐厚是應該的。」商輅說:「只是不敢讓朝廷亂殺一人而已。」過了十年去世,時年七十三歲。追贈太傅,諡號文毅。[2]

作者簡介

張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時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時曾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康熙末年,整治鬆弛的吏治,後又完善軍機制度。先後任《親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聖祖實錄》副總裁官,《明史》《四朝國史》《大清會典》《世宗實錄》總裁官。死後諡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