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南京城
明南京城
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明代之前有數個政權定都於此,春秋末年吳國的吳王夫差於公元前495年就曾在這裡建過一個叫冶城的城市。後來,越國的范蠡又建越城(在今南京市長干橋一帶)。不過,這倆城太過久遠,幾乎連遺跡都沒有了,僅有文獻記載。
三國的東吳,後來的東晉以及南北朝時期的宋、齊、梁、陳,和那位千年帝詞李煜的南唐,都在南京建過都城。但至明朝才第一次成為全國性政權的都城。[1]
明代修築的都城,延續至今即南京市主城區所在,是南京歷史上修築的等級最高的城池之一。
目錄
應天府
南北長20裡,東西寬11裡多,周長67裡,面積55平方公里,比北京城僅小5平方公里。在這城牆之外,又修築了一座周長達50餘公里的外郭城,把鐘山、玄武湖、幕府山等大片郊區都圍入郭內,並闢有外郭門16座。[2]
從南端的通濟門到北端的獅子山畫一條直線。這條線的左邊,是南斗星的形狀,那1、2、3、4、5、6就是南斗星的六顆星星。而線的右邊,則是北斗星的形狀,那一、二、三、四、五、六、七就是北斗七星。北斗是指路的,在天上處於領導地位,因此皇城、宮城,都要設在北斗的勺子裡。
13個城門
應天府有6+ 7共13個城門。可北斗的勺子這塊地方是個湖。朱元璋動員了十萬軍人挖山,把這個燕雀湖給填平了。
北斗星的區域,屬皇家和上層官員所有,因此城牆質量特好,是用專為皇家燒製的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大小的城磚砌築的。它的牆基用條石鋪砌,牆身用城磚壘砌外壁,中間為夯土,唯有皇宮東、北兩側的城牆,上下內外全部用磚實砌。[3]
城磚由沿長江各州府的125個縣燒製後運來,每塊磚上都印有監製官員、窯匠和工人的姓名,可見當時對都城建設的質量要求之高,也見證了我國早期的崗位責任制。南斗星區住的是普通老百姓,城牆是用等級低得多的石頭砌築的。你若有機會,可到南面的通濟門去瞧瞧。此門的西邊城牆,用的是大石頭;而東邊城牆,則用的是城磚。
南京過去有個民謠:「南京有三怪,龍潭的姑娘像老太,蘿蔔當作小菜賣,十三個城門抬棺材。」據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後,曾搞了一個迷魂陣,當時皇宮的13個城門同時出棺。這絕不是傳說,有《明皇大政記》中明確記載:「而發引,各門下葬」。正史中還有這樣的記載:「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明確記載了朱元璋進行人殉的事件。[4]
明代
1356年4月11日,朱元璋和他的將士們攻下集慶路後,初改集慶路為應天府。原金陵城東的燕雀湖被填平,以建吳王新宮,即明故宮。
南京城牆始建於1366年,當時動用28萬位民工,耗約3.5億塊城磚。明城牆至今仍保留長度25.1公里,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原真性最好的城垣。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建明城時,曾找南京富商沈萬三捐輸,1/3的明城牆是沈萬三出資。[5]
吳元年(1367年),吳王新宮建成。
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都,曰南京。
洪武二年(1369年)九月,在金陵城的基礎上建南京城。
洪武六年(1373年)八月,城池建成。與中國城池的傳統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布局不同,南京城布局為不規則形狀。由四重城牆構建出不同的城池區域,由內而外,依次是宮城、皇城、內城和外城。
永樂元年(1403年),仍稱南京。
後明朝政府遷都北京。南京城遂為留都。而應天府下轄的上元縣、江寧縣亦為倚郭縣。兩縣依舊沿襲以秦淮河為界,分南京城,同城而治的管轄狀態。
清代
清朝順治初年,清軍攻占南京,圈占明故宮,以南京城東部置江寧滿城。
咸豐三年(1853年),太平軍攻克江寧城,定都於此,改名天京。築天王府。[8]
同治三年(1864年),湘軍攻克天京,屠城並焚毀天王府。
民國時期
1927年,(民國十六年)北伐軍攻占南京。其後,設立南京特別市,後成為中華民國首都。
1927年,國民政府頒布首都計劃,開啟了南京城現代化之路。[9]
1928年,南京鋪設了第一條柏油馬路——中山大道。
1929年至1937年間,在南京進行了大規模的首都建設。但城區並未突破明代南京城牆範圍。通濟門、堯化門、高橋門等地仍存在大片農田,並以各類土特產知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