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昌黎民歌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昌黎民歌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非遺級別;國家級

申報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

遺產類型;傳統音樂

遺產編號;Ⅱ-74

王世傑;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昌黎民歌,流行於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地區的傳統音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1]

昌黎民歌源於遼金時代。其歌詞通俗上口,易懂易記,曲調優美委婉,好唱好聽。這類民歌曲調豐富,感情真摯,有的婉轉優美,有的情深意濃。

2008年6月7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昌黎縣申報的"昌黎民歌"經國務院批准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Ⅱ-74。

目錄

歷史淵源

根據昌黎地秧歌老藝人的回憶、早期的昌黎地秧歌,有扭有唱,唱的秧歌調,即是現在昌黎民歌的一種。關於昌黎地秧歌的起源,有人考證源於遼金時代。

昌黎北依山,南臨海,灤河從西部穿流而過,中部是沖積平原。這裡氣候溫和,盛產水果和魚蝦。居住在這裡的人民勤勞、純樸,性情溫順,民俗文雅,方言豐富,群眾語言有韻律感。這些民族氣質、民俗風情直接反映在昌黎民歌上,形成了曲調委婉柔美、旋律流暢多變的獨特風格,其中舌卷音嘟嚕音呼嚕音喉控音鼻控音都是其他民歌所沒有的。此外,昌黎民歌的形成還受些外來文化因素的影響。昌黎地區從遼、金時代到元朝,曾有契丹、女真蒙古人居住和活動,明、清時代又有河南、山東、山西等地遷來的移民,把異地的生活習性、文化風格帶到昌黎,和當地的文化、生活、民俗融合在一起,使得昌黎民歌具有東北河南山東山西民歌的風格特點。

清朝後期到民國年間,昌黎一帶的各階層人民,有的到東北經商,有的逃荒謀生,這樣你來我往,把關內的民間藝術也帶到了東北,東北的文化遺產也影響到關內。昌黎民歌和東北民歌大們相似之處,有的民歌曲調相同,歌詞相近,就是互相交流、互相影響的結果。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的"百花齊放,推陳出新"文藝方針指引下,在河北省文化局和省群藝館的大力支持和協助下,昌黎縣文化部門於20世紀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曾組織人力進行了三次較大規模的"採風",對昌黎民歌進行了挖掘和整理,使這一古老而優秀的傳統藝術形式,得到繼承和發展。

基本特徵

內容分類

勞動號子 這是勞動人民在生產過程中呼喊的有削調的口號,經多年傳唱、整理,形成民歌一種形式。在昌黎地區有《漁民號子》《搬運號子》《夯號子》三種。

漁民號子》是沿海漁民在捕魚時,向外拉網時喊的口號。昌黎的漁民號子有三種調,一是"昌黎調",二是"團林調",三是"山東調"。應用較多的是"昌黎調"。這種調子分起勾、拉大繩、拉網片、拉大力槓、拉大兜五個階段,其中"起鈎"聽起來淒涼悲傷,以下四段,越來越緊張。這種漁民號子的特點是,分為上腔、下腔,一對一合,曲調多變,音樂性較強。

搬運號子》是搬運工人在搬運笨重物件時喊的號子,有入囤號、拉大件號、搗木頭號等,其特點是唱詞簡單、重複,曲調富於鼓動性、號召性,振奮人心。

夯號子》是建築工人蓋房時打夯賊唱的號子,其特點是,一人領,眾人合,領唱者見景生情,即興編唱,唱詞風趣詼諧,曲調雄壯有力,演唱聲音洪亮。

故事傳說 主要是敘述一些歷史故事和民間傳說,如《合缽》有頭有尾地唱誦了《白蛇傳》的故事。《茉莉花》則是述說了《西廂記》的片斷。此外,像《韓湘子出家》《劉金定觀星》等都屬這一類。它的特點是歌詞較長,曲調優美,旋律舒展。演唱這類民歌時,要掌握好感情變化,準確表達歌詞內容。

愛情類 昌黎民歌里,反映愛情生活的較多,其內容有表,現男女打破封建婚姻制度束縛,自由追求愛情的,如《丁城巧得妻》等,也有控訴封建婚姻制度的,如《哭情郎》、《寡婦思夫》等。

生活類 這類民歌範圍較廣,它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各時期人民群眾的生活。有表現街頭招攬生意的小販《叫賣調》,有歌頌勞動情景的《揀棉花》,也有敘述人間關係的《婆媳頂嘴》,還有表現年節歡快氣氛的《逛燈》《正對花》《反對花》等,並有一些是通過"繡"、"畫"之類描寫人們感情細微變化的。這類民歌的特點曲調多變,生活氣息濃厚,樸素流暢,歡快活潑。

抗日民歌 這類民歌多為填詞而成,或外地流傳而來,有代表性的是《灤河小調》《李玉蘭勸夫參軍》《送郎參軍》《叫老鄉》《叫聲老大娘》等,其特點是歌詞通俗易懂,曲調短小流暢,唱起來琅琅上口。

演唱形式

秧歌調 也叫秧歌綹子、"打風流",這是群眾扭秧歌時唱的一種民歌,後來唱和舞分開,它就單獨成為一種民歌了。在曲調上,有的高亢激越,有的活潑風趣。其唱法不下十幾種,就是同名同曲,也因演唱者不同,風格上有所差異。總的特點是,每首瞅的結尾前都加有"冬倉衣冬倉"的鑼鼓點,或是加"嗯哎哎咳喲"的襯詞。在演唱形式上,有的指名對唱,有的一問一答,類似其他民歌中"對歌"的形式。秧歌調產生以後,一直和其他民歌同時存在,而且會唱秧歌的藝人大都能唱其他民歌。這樣,後來的秧歌調也改變了部分樂句,有的放慢了速度,有的去掉了中間的鑼鼓點。

單口唱 有的藝人叫它"崑腔曲",這種民歌是由一個人單獨演唱的,多數在街頭院落演唱,也有的登台演出,伴奏樂器只是一副竹板,自打自唱。曲調上連貫完整,內容上大都是敘述一個故事。

對口篇 東北叫"二人轉",昌黎一帶稱"蹦蹦調"、"劃拉調"、"哼哼調",是兩個人對唱的民歌。有分有合,一間一答。它的伴奏,起初也是每人一副竹板、站着對唱,後來才發展成為邊舞邊唱的綜合藝術,成為評劇的前身。

演唱技巧

昌黎民歌有較為全面的演唱技巧,尤其是要保護好昌黎地方特色,常常使用的演唱技巧有:捲舌音、嘟嚕音、顫喉音、喉鼻音、控制音、補字音、滑音、裝飾音等,這些演唱技巧演唱出的昌黎民歌往往具有濃郁的地方韻味,吐字清晰而有力,情感表達細膩而豐富,從而形成了昌黎民歌這麼一種極富地方特色的民歌類型。

旋律音調主要來源於昌黎人民的日常生活,是對生活的藝術升華,昌黎地方語言上挑下滑的特點給了昌黎民歌形態變化多樣的旋律曲調。其中,倚音滑音較多,讓人聽起來曲調柔美而富有生活氣息,能夠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

代表作品

昌黎民歌的代表曲目包括《繡燈籠》《揀棉花》《小看戲》《菜莉花》《游南關》《正對花》《正採茶》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昌黎民歌是流傳於河北省東北部昌黎縣的一種民間小調,產生年代可以追溯到元代,至今已有七百餘年的歷史,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昌黎縣民間藝術的瑰寶。

昌黎民歌是冀東民歌乃至河北民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突出代表,是傳統民間文化與地方民俗風情有機結合的產物,是勞動人民真實生活的能動反映,也是勞動人民世世代代集體創作的結晶。早在舊社會,昌黎民歌就是生活在昌黎地區的勞動人民揭露封建統治、傾訴苦難生活、表達美好理想和追求自由的自我娛樂形式,有着深厚的群眾演唱基礎。

昌黎民歌凝結了上下幾千年的古今智慧,其傳承利於啟發人們的思想和幫助他們體會古今人類的生活哲學。

傳承人物

王世傑,男,漢族,河北省昌黎縣。2008年6月,王世傑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該人物所申報的項目名稱為:昌黎民歌。

保護措施

為了傳承和發展昌黎民歌藝術,在河北省和唐山專區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昌黎縣委、縣政府及文化部門組織專業人員,於1956年,1961年和1962年先後幾次對昌黎民歌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搜集、挖掘與整理工作,對昌黎民歌的沿革,活動和發展概況、地區分布及演唱特點,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調查,編印了《昌黎民歌集》。

1953年之後,昌黎民歌老藝人曹玉儉為昌黎本地培養了曹惠芬、齊鳳英等多名新民歌手,其中齊鳳英成了河北省歌舞團主要的民歌演唱演員。

2002年11月,河北省選用的由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教育編輯室主編、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七年級·第14冊,收錄了署名"河北昌黎民歌"的《撿棉花》。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昌黎縣文化館獲得"昌黎民歌"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社會活動

1953年4月,昌黎地秧歌《跑驢》在全國第一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大會上一舉成名,在全國產生了很大影響,於此同時,以曹玉儉為代表的昌黎民歌演唱藝人也在唐山專區和河北省的民間音樂、舞蹋會演中引起較大效動。以擅長演唱《茉莉花》《繡燈籠》《撿棉花》等抒情味極足的昌黎民歌代表作而聞名遐邇的著名昌黎民歌老藝人曹玉儉,相繼被請到中央歌舞團、中央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杭州歌舞團、上海音樂學院、蘭州歌舞團、河北歌舞團等專業藝術團體、院校講學,傳授昌黎民歌獨樹一幟的唱法。

1959年昌黎民歌手齊鳳英參加省文藝匯演,演唱了《繡燈籠》,震動全省。不久齊鳳英被調到河北省歌舞團,專演唱民歌。昌黎民歌在河北的影響越來越大。

20世紀60年代,昌黎縣文化館王來雨同志根據昌黎民間音樂的曲調創作了女聲表演唱《八大嫂鬧深翻》,參加河北省文藝匯演,被評為優秀節目,在中央電台和河北電台播放,併到北京參加了國慶二十周年獻禮演出。

1982年,中央民族樂團根據昌黎民歌《繡燈籠》的曲調改編成民族器樂曲在中央電台廣播。昌黎民歌在全中國民間音樂的百花園中占領了一席之地。

相關視頻

「唱響經典放歌碣石」昌黎民歌會:女聲獨唱《我來到了大別山》李若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