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分泌效應
目錄
定義
旁分泌效應指某種細胞因子的產生細胞和靶細胞非同一細胞,但二者相鄰近,則該因子對靶細胞表現出的生物學作用。
旁分泌信號
(paracrine signaling)
分泌到細胞外後只能作用於鄰近細胞的信號分子稱為旁分泌信號。如生長因子(growth factors)蛋白就是局部介質,它能夠調節多細胞生物的細胞生長和分裂,作用的靶細胞主要是鄰近的細胞。控制免疫系統細胞的發育及其他行為的淋巴因子(lymphokines),也只作用於局部區域,屬旁分泌信號。
旁分泌細胞上圖
內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進入組織液,彌散至鄰近的靶細胞,調節其機能,此方式稱旁分泌,以區別於遠距分泌——激素經血循環運送至遠處、廣泛區域的靶細胞。從旁分泌發揮其局部調節作用的內分泌細胞稱旁分泌細胞,如散布於胃腸粘膜上皮的內分泌細胞、胰島D細胞、分泌前列腺素的細胞等。旁分泌細胞分泌的激素經組織液彌散至鄰近的靶細胞,起局部調節作用,稱為局部激素(local hormone)。
幹細胞在心衰中的旁分泌效應
心力衰竭是一種複雜性臨床綜合徵,由於心肌功能的損傷,導致了 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損傷,多發於老年人和 心肌梗死後的病人。2007ESC會議上有報道,在糾正 心衰的過程中,幹細胞發揮了巨大潛能,但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BOOSTⅡ研究(一項新的入選心衰患者的研究)有可能闡明這一觀點。本文為 李為民教授從2007ESC會上發回的報道,在此感謝李為民教授!
心力衰竭是一種複雜性臨床綜合徵,由於心肌功能的損傷,導致了心血管系統的功能損傷,多發於老年人和心肌梗死後的病人。心肌細胞的凋亡和壞死在心衰的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藥物治療和外科治療效果不理想,逆轉左室重構成為主要目標,包括增加心肌細胞的再生、心肌神經和血管的再生、應用有分化能力的祖細胞分化出心肌細胞以及還原心肌細胞生存的基質環境。一些動物實驗使用完整的骨髓幹細胞或者成肌細胞,可以改善左心室功能、減少瘢痕形成以及改善臨床症狀,但亦有實驗得出相反結論。
2007ESC會議上有報道,在糾正心衰的過程中,幹細胞發揮了巨大潛能,但仍需更深入的研究,BOOSTⅡ研究(一項新的入選心衰患者的研究)有可能闡明這一觀點。相對於幹細胞在心肌梗死方面的研究,幹細胞在心衰防治的研究明顯有限。來自德國Frankfurt 大學Stefanie Dimmeler 教授認為由於心衰治療中要面臨心肌已經形成的瘢痕問題,而相對於缺血/再灌注心肌損傷區,心衰時心肌細胞可以賴以生存的細胞基質則非常貧乏。另外,心肌梗死後炎症反應吸納大量的幹細胞至心肌組織,而在慢性心力衰竭的心肌組織中細胞的定居能力消失。在心肌梗死中幹細胞的作用存在爭議,然而在關於心衰的TOPCARE-CHF研究和一項針對難治性心梗病人的研究中得出了(Circulation 2007;115:3165-72)令人振奮的結果,幹細胞的旁分泌效應的重要性越來越清楚了,包括誘導血管生成、抑制凋亡以及缺血誘導的心肌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