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施派爾大教堂

施派爾大教堂(Dom zu Speyer),即「施派爾皇帝教堂」(Kaiserdom zu Speyer),正式名稱為聖瑪利亞和聖史蒂芬主教座堂 (Domkirche St. Maria und St. Stephan),位於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萊茵河畔的城市施派爾,是天主教施派爾教區的主教座堂,用紅色砂岩建造,是施派爾市的著名標誌。 在法國的克魯尼(Cluny)修道院損毀之後,施派爾大教堂成為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羅馬式教堂建築,在1981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中文名稱 施派爾大教堂

外文名稱 Dom zu Speyer

地理位置 德國萊茵蘭

別 稱 施派爾皇帝教堂

建築時間 1030年~1061年

建築風格 羅馬風格建築

目錄

歷史沿革

施派爾大教堂,也稱作凱撒-瑪麗亞大教堂,由德國皇帝康拉德二世斥資建造,建築過程自1030年至1061年曆時30多年。此教堂曾於1689年被毀,大廳部分於1758至1778年間修復,西側建築於1854至1858年間重建[1] 。1981年,該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座134米進深的主教教堂在德國乃至全世界羅馬式建築中最宏偉並最具代表性。這座教堂同時也是皇室的最終歸屬地。唱詩班席位的下面,是保存完好的未經改動的地宮,那裡埋藏着8位德國皇帝和國王,4位王后及幾位大主教。然而1689年的施派爾城火災幾乎摧毀了整個教堂,其中大廳主體建築在1758至1778年間方使修復原狀。室內壁畫於1846年-1853年完成,而西側建築在修復過程中則採用了新羅馬風格。在教堂正門前,矗立着容積為1560升的主教聖杯,那曾經是城市與主教權力範圍的界標。在教堂南側的花園裡,有一座被稱為橄欖山的雕塑,它所在的位置曾經是教堂十字型基礎的中心。

建築結構

施派爾大教堂在羅馬式建築中具有重要地位,因為它繼承和發展了卡洛林和奧托的建築風格。那個時代困擾建築師的最大問題是教堂的穹窿,小教堂可以使用半圓形的穹窿,亨利四世在施派爾大教堂的側翼使用十字形的穹窿,而在中殿使用圓形穹窿,這給人以一種全新的空間感受,這種在垂直高度上的運用已經有些類似哥特式。大教堂中殿穹窿的建造要求很高的技術,因為它不再是傳統的一整個平面,而是由很多小塊組成。施派爾大教堂的外部由一種獨特的羅馬樣式裝飾,與當時著名的美因茨大教堂和沃爾姆斯大教堂完全不同。

主要特徵

建築長130M,中廊寬13.5M、長70M、屋頂高2.7M,是現存羅馬風教堂中規模最大的(據記載,最大的羅馬風教堂是法國的CLUNY三世教堂,但建築主體已被拆毀)[2] 。建築的中廊和側廊通過有壁柱的柱垛來劃分,柱垛之間由拱券連接,柱垛每隔一跨,在截面上有所補強(壁柱加粗)。屋頂在始建時是木屋架,後改成十字拱結構(12世紀時),西立面中央和中廊與橫廳的交叉處有採光用的塔,室內空間深遠高峻。建築的聖壇部位和塔的檐口下有拱廊,此種手法後來被萊茵河流域教堂普遍採用。施派爾大教堂在平面、結構及建築空間方面,對後來的萊茵河流域的教堂有深刻影響,儘管後來有不少不同風格的增建和改建,施派爾大教堂仍不愧為是初期羅馬風建築的傑作。

評價

施派爾教堂在羅馬式建築中最宏偉並最具代表性。大教堂在平面、結構及建築空間方面,對後來的萊茵河流域的教堂有深刻影響,施派爾大教堂是初期羅馬風建築的傑作。它繼承和發展了卡洛林和奧托的建築風格,在羅馬式建築中具有重要地位。施派爾大教堂是繼法國的克魯尼修道院損毀之後,目前世界上存留最大的羅馬式教堂建築,在1981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