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方克勤,(1326-1376),字去矜,号愚庵,因曾任山东济宁知府,故又称方济宁,宁海缑城人。方克勤祖上三代从儒,先父曾为鄞县教谕。克勤自幼端庄凝重,好读书,天资超人,乡里称为神童。有《汗漫集》。

目录

生平簡介

糾正弊端,興辦學校

元朝末年,台州盜賊興起,吳江縣知府金剛奴奉行省府之命招募水兵來抵抗盜賊。方克勤前往獻計獻策沒被採納,於是就被迫逃到山里面加入盜賊隊伍。 洪武二年(1369),克勤被任命爲縣訓導,因母老辭職歸家。四年召至京師,吏部主試中第二名,特授爲濟甯知府。這時,朝廷诏令百姓墾荒,三年後征稅。地方官吏卻提前征稅,百姓認爲政府言而無信,便相繼逃亡,田又荒蕪。爲了糾正弊端,克勤重申,三年後征稅,并把田分爲九等,按等級征收田賦,官吏無法從中作弊,于是荒田開墾日多。還特別重視、大力發展教育事業。除縣學、鄉學以外,還在各個村社,新建學校數百所,修葺孔夫子廟並時加祭奠。於是教化日隆,禮讓日興,社會風氣大見好轉。

民敬讚嘆如神

盛夏農忙時節,濟甯守将率民夫築城,克勤指出:“百姓正忙于耕耘,爲何還要增加繁重的勞役?”請求中書予以免除。這時,大旱逢雨,濟甯百姓歌頌他:“誰免去了這次徭役?是方知府。誰使莊稼不遭枯死?是方知府。方知府是我們父母,千萬不要離去。”於是濟寧百姓紛紛傳唱起一首歌曲:

孰罷我役?使君之力;

孰活我黍?使君之雨。

使君勿去,我民父母!

這首歌的大意是:是誰免去了我們的勞役?是方克勤太守之力;是誰救活田裡的禾粟?是方太守的向天禱祈。方太守是百姓們的父母官,您可不要離去!方太守在他任內的三年中,濟寧府的人口增加幾倍,百姓們豐衣足食。


克勤爲政以德行教化爲本,不追求個人名聲,曾說:“追求個人名聲,必會追求威勢,這樣必會禍害百姓,我不忍這樣做。”他生活簡樸,一件布袍穿了十年不換,每天隻吃一次葷。太祖對官吏嚴法重刑,士大夫多被貶谪,凡過濟甯者,都受到克勤的周濟。永嘉侯朱亮祖率水軍赴北平,運河水淺,征民夫五千來疏浚河道,克勤無力制止,祈禱于天,由於他的虔誠,「忽大雨,水深數尺,舟遂達。民以為神。」那位大官老爺,順利乘船而去。百姓感謝上蒼,也敬謝方克勤如神。[1] 洪武八年(1375)入京述職,太祖嘉獎其政績,賜宴,仍回濟甯。不久爲部屬程貢誣告而貶到江浦服役,後來受空印案牽連被處死。其子爲方孝聞、方孝儒。孝儒另有傳。

空印案

方克勤之在濟寧為官,老百姓爭頌其德。然而,這樣一位清官能吏,居然因為小人的幾句誣陷之詞,就被罷官流放了。第二年,“空印案”發,已不在任的方克勤亦受追究,不問青紅皂白被朱元璋抓回來殺掉了。當時,“空印案”被稱為明洪武年間的四大案件之一。 所謂“空印案”,是指明洪武年間因空白蓋印文書而引發的一起著名案件。受牽連人數,有說上萬人(如吳晗),亦有說數百者(如翦伯讚)。連方克勤這樣的清官都被殺了,估計人數肯定是不少的。如此清官能吏,被莫名錯殺。 據《中國通史》說,“洪武八年(1375),有人誣陷方克勤私用倉中炭葦,方克勤因被流戍。翌年,空印案起,方克勤為吏所誣,遭誅” 。[2]

軼事

明初方孝孺,大才子,多次受到洪武皇帝朱元璋接見。建文帝即位,他受到重用。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最終建文帝點燃大火,燒死宮中,方孝孺則做了俘虜。然,他脖子硬,楞不是幫朱棣寫即位詔書。非但拒不從命,還舌戰朱棣,攪得朱棣火起,按《明史》里的說法,是「宗族親友前後坐誅者數百人」。只有一個黨兄弟方孝復,因為給朱元璋提意見,彈劾湯和,被發配邊疆,入了軍籍,逃過一難。 他死後,民間即已有傳說, 方克勤某天晚上做了個夢,夢到一穿紅衣服的人跟他講,聽說您要葬父於某地,但那地方,我們家族生活幾百年了,還請您換個地方葬父可好?方克勤不以為意。第二天,在看好的吉地處開挖,挖出一大坑,裡面有數千條蛇纏繞一處。一條大蛇,紅色,幾丈長,想來,就是昨晚託夢的那條了。記載這件事的人說,方克勤「素不信鬼神事」,「積薪縱火焚之」,但見一道煙氣升起,直入方家。未久,方孝孺出生,「舌有兩尖,能入括鼻口。幼頴悟……官至學士,亦(夷)九族,蓋蛇之報」。都是報應!朱棣這條龍,替蛇精報仇了![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