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新安漢函谷關遺址是公元前2世紀-公元3世紀漢帝國設立在中原地區防衛都城,以及洛陽作為東漢都城時自絲路起點都城西行必經的重要關隘遺存。函谷關遺址位於秦嶺東段余脈澗河河谷,控制洛陽盆地及關中盆地之間交通,見證了漢帝國大型交通保障體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防禦制度及其對絲綢之路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保障。

目錄

基本概況

新安漢函谷關遺址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城關鎮,北距黃河6 0公里,西鄰鎮區,東距洛陽市區2 3公里。新安漢函谷關始建於公元前1 1 4年(西漢元鼎三年),沿用原設於河南省靈寶市的秦函谷關關名8 2。漢函谷關在西漢時期是防衛都城長安所在關中地區的東邊最重要的軍事關隘,至東漢時期都城東移至洛陽盆地,漢函谷關成為洛陽周邊八關之首8 3,具有重要地位。史料記載東漢時期漢函谷關具有交通紐帶作用,並曾擁有「會萬國之玉帛,徠百蠻之貢琛。蓋紛其雲合,車馬動而雷奔」的交流盛況8 4。漢函谷關遺址北依鳳凰山,南眺青龍山,西有奎樓山,東望八陡山;關東為澗河,皂澗河流經漢函古關南與澗河交匯。函谷關遺存主要包括東西向座落的關樓、南北兩側的夯土關牆和闕台遺蹟,以及關牆外向南北兩側延伸的長牆遺蹟,關樓遺址東西兩側發現有總長約4 0 0米的古代道路遺蹟,東側發現1處建築基址。漢函谷關關樓遺址與南北兩側的夯土關牆遺蹟呈「H」形連接,整體東西長約2 7 0米,南北寬約8 0米,兩座闕台建築基址8 5在其東側南北對峙,二者之間為通關古道路。南北兩側漢代長牆遺蹟分別與兩闕台遺址相連,南側牆體遺蹟殘長1 5 0m,殘寬2-7m;北側牆體遺蹟殘長2 7 0m,殘寬6-1 3m。

絲路價值特徵重點物證

漢函谷關遺址以現存的漢代關樓與關牆、闕台、古道遺址,建築[1]基址,長牆遺址等一系列人工設施遺蹟,與南北兩山對峙、兩河交匯所共同形成的整體格局,揭示出漢代關隘設施控制交通的格局特徵。其作為保障絲綢之路[2]長距離交通和交流的典型關隘設施,可為漢帝國大型交通保障體系中的交通管理制度、防禦制度提供特殊的見證。漢函谷關位列東漢時期洛陽八關之首,其不僅僅是一個關口,而是一條南防線。這條防線北及黃河,南至洛河,至少包括了函谷關、散關二個關口和「塞垣」或「障」等三部分,控制了洛河、黃河、崤山道等水陸通道,進而控制着整個洛陽盆地和關中盆地的聯繫。

漢函谷關遺址現存的關樓及南、北關牆遺址居於整個防禦體系的中心,平面布局呈「H」型,東西走向,兩牆之間為通關必經的古代道路遺蹟。北關牆比南關牆地勢略高,兩關牆東端各有一座闕台建築基址。鳳凰山上的北長牆與北側闕台建築基址相連,青龍山上的南長牆與南側闕台建築基址相連。皂澗河自西北經關城南側向東流,與澗河交匯於關東。所有人工設施遺存和周邊山體水系整體上形成南北向連續的整體防禦格局。

漢函谷關遺址兩側鳳凰山、青龍山南北對峙,皂澗河與關東澗河交匯,形成一個自然河谷,在谷中修築關隘是最理想的地點。函谷關遺址處於周邊自然山體水系所形成的自然河谷,表現出絲綢之路線路走向對自然環境的依託、利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