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新县镇古称湘溪,是兴化府兴化县古县城,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拆分莆田县北部和游洋(今属仙游县)置兴化县,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兴化邑令以“县境形势负山,地窄人稀,时广业里湘溪居民辏集,地势坦夷,乃迁县于其地。”游洋因作为兴化县的旧县城故称兴化“旧县”,而湘溪作为兴化县的新县城,故称兴化“新县”。新县镇位于莆田市涵江区东北部,东与新厝镇、渔溪镇、东张镇相接,西邻白沙镇、庄边镇,南连萩芦镇,北接大洋乡。明朝前期开始年间属于莆田县,2002年5月后属于莆田市 涵江区。2017年,新县镇行政区域面积13203公顷,常住人口10150人。[1]

中文名: 新县镇

别 名: 湘溪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

地理位置: 涵江区北部

面 积: 13203 公顷

下辖地区: 白鹤村、白云村等15个村

电话区号: 0594

邮政区码:351125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10150人(2017年)

著名景点: 夹漈草堂、䂬溪宫

火车站: 涵江火车站

车牌注册代码:闽B

历史名人:郑樵

特色小吃:新县方糕

目录

建制沿革

该镇自古属于莆田,至明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因“虎凶纵横,人民瘟疫,”裁兴化县湘溪改隶原莆田县,至今群众仍习惯称湘溪为新县。建国前区划为莆田县游洋乡,乡址设新县文峰宫。建国后隶属于莆田县第十区、十二区区公所设新县枫岑亭。1958年成立新县人民公社,1960年新县人民公社改为新县区,1965年撤区并乡析大洋人民公社,新县人民公社。1984年新县人民公社改为新县乡,1992年乡改镇建制至今,镇人民政府驻地在新县村。

交通概况

新县镇交通便捷,202新旧省道都过境,从涵江至新县到大洋乡三角埕可直达永泰县和福州,山区第二条通道大洋至江口县道横穿新县境内达17公里,实现村村通公路,县道村道全部硬化,形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行政区划

新县镇位于莆田市涵江区东北部山区,距涵江区中心城区37公里,东与新厝镇、渔溪镇、东张镇相接,西邻白沙镇、庄边镇,南连萩芦镇, 北接大洋乡。管辖15个行政村,165个自然村。

人文历史

新县镇历史悠久,是兴化县治所在地,有历史上人才辈出,古有“山中邹鲁”之雅称,祖居白鹤山前的金鲤是唐朝武德三年(公元前620年)进士,是莆田第一位进士。兴化县宋亁道间七年出了三个状元,有“相去之间不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的佳话。祖居泗洋的薛奕是宋熙宁九年丙辰科的武状元。据传明代状元柯潜祖籍在白云村柯状元自然村。南宋史学家郑厚、郑樵在夹漈山芗林寺筑修史堂,兄弟上书名震海内。《通志》一书至今国内外学者奉为圭臬。《选举志》称宋登进士者九十余人,诸科、特奏名四十余人,童子科四人,宏词科一人。

风景名胜

新县镇历史悠久,是古兴化县治所在地,古迹诸多,至今仍保留的主要文物有旧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宋代史学家郑樵著述《通志》的夹漈草堂,芗林寺修史堂;兴化县县治文物有兴化县县衙遗址,有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黄庭坚手书立在县衙正堂的《石铭》(内容: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可虐,上天难欺)。兴化县令常瓒元至正辰壬年手书的“清乐桥”碑刻,兴化县城隍庙,东方亭元至正年间刻的“德政碑”、“去思碑”等,文笔峰唐建的石竹寺、玉皇殿及崖刻群,宋代建的奉祀天上圣母妈祖的文峰宫、巩溪宫、千年古刹资国寺是兴化县僧会司驻地,也是明弘治九年农民起义的据地,宋史学家郑樵之父郑国器修建的苏洋坡。还有1930年12月9日,中共闽中特委在外坑村宣德宫建立莆田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遗址。这些历史文物革命遗址大部分已被莆田县及涵江区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巩溪宫已升级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加大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整理和保护,组织老年人、老艺人对山区历史民间流传的山歌舞蹈等进行挖掘,整理、排练、演出。利用节假日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大力开发旅游品牌,该镇境内有夹漈草堂省级森林公园、文峰宫自然景观、兴化县县城旧址和监楼水库、坪溪水库等旅游资源,重点打好郑樵和老区这“两张牌子”,形成了“园-地-峰-城-库”的旅游格局。

自然资源

新县镇属于湿润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6℃,无霜期355天,年平均降雨量1525毫米。全镇境内有山地面积13.8万亩,林地8.95万亩,耕地1.67万亩,宜果地3.5万亩,土壤肥沃、气候宜人、雨水充沛,适宜种植水稻、大麦、小麦、地瓜、花生、黄豆等各类蔬菜。还有枇杷、黄梅、板栗、橄榄、柿子等果树,新县枇杷是莆田的主要产地之一,也是蘑菇生产的主要基地。地方特色“新县方糕”作为一种地方传统糕点,因其质地优良而享誉四方,已畅销全国各地,并发展为一种饮食文化产业。“新县白粿”,所谓的白粿,是用白棱米制作而成。棱稻为梗稻的一种,生长期长、产量低,因而种植面积不多,但其米质的韧性、粘性和香味特优,是制白粿的稻米,是莆田的一道特色小吃之一。全镇境内地下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锰、铅、锌、银、钴、铀、铜,还有高岭土等。经勘探外坑银矿分布1.7平方公里,银矿石量38.49万吨,银金属量59.15吨和少量伴金46.57千克。墘顶银坑具有丰富的铅锌矿资源,经省储委审查批准低品位铅锌矿石达到1127.7万吨,为一中型铅锌矿床。基础设施:该镇雨水充沛,积雨面积大,溪流纵横交错,落差高,水力资源丰富,全镇现有百万方的水库两座,即监楼水库和坪溪水库,中小型水电站七个,装机容量共达1360千瓦时,还有库容量二千万方的乌溪水电工程正在筹建中。邮电通讯设施完善,全镇15个村已实现移动通讯信号覆盖,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随时可与国内外进行通讯联系。富饶的物产、便捷的交通、充足的电力以及优质的服务营造了宽松优越的投资环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全镇有2所中学(其中原莆田第三中学现为涵江区教育实践基地),2006年秋季开15班,共有在校学生670人。小学15所,其中完小6所,初小7所,2006年秋季开设65班,共有在校学生1274人。中小学危房得到改造,办学条件进一步完善,强化学校管理,提高教育质量,扩大“两免一补”覆盖面,稳步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双高普九”基本达标。医疗卫生方面,整合医疗卫生现有资源,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强化乡村医生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提高群众卫生保健水平,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整治农村脏、乱、差问题。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断完善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投资15.6万元对广播管理房进行装修并添置配套设备,充分发挥村老协会作用,筹资20万元在新县中心杜萓头建造八角凉亭及健身场,为群众提供健身、娱乐、休闲的场地。

经济概况

2002-2006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从6935万元增加到8908万元,与2002年相比,年均增长2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5728万元增加到8290万元,年均增长20.6%,农民人均收入从2736元增加到3445元。

视频

新县镇党委书记赵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