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斗笠
[ 原圖鏈接 圖片來源於呢圖網]

中文名: 斗笠

外文名: bamboo hat

起源國家: 中國

製作原料: 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

斗笠,是遮陽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寬的邊沿,用竹篾夾油紙或竹葉棕絲等編織而成。斗笠起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詩經》有「何蓑何笠」的句子,說明它很早就為人所用。

在古代,斗笠作為擋雨遮陽的器具,在山村水鄉隨處可見;到了現代,更有一些旅遊景點,將斗笠作為一種既實用又美觀的工藝品明碼標價。在中國南方的很多家庭,往往會在牆上掛上一個斗笠作為裝飾。[1]

目錄

起源發展

中國斗笠起始於何時,已不可考。但是早在新石器文化時期,就出現了與斗笠製作相關的竹篾編織技術。中國浙江錢山漾遺址(約距今4000—5100年)曾出土二百餘件竹編器物,包括魚簍、籃筐、簸箕、竹蓆等。

詩經·小雅·無羊》中有「何蓑何笠」的句子,這也說明斗笠很早就為人所用。《說文解字》中提到一個「簦」字,意為竹篾編的有蓋有柄的遮陽擋雨的器具,而有蓋無柄的則稱之為笠,又叫笠帽。俗語稱之為斗笠,因其平面如斗大小,故名。

唐代儲光羲《牧童詞》有「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的詩句,可以說明箬笠在唐代開始普及。

湖南省嘉禾縣山田村李氏舊族譜記載,早在元朝元貞時期(約1308年),山田先祖應森公就集納各地笠帽,以竹篾與箬竹葉(粽子葉)為材質織製成箬笠,因笠頂尖,形如斗,而用名「斗笠」。後經幾代人的改進,山田(鸞林)斗笠以美觀、時尚、耐用而得名。

明代中期直至清代中期,馬尾斗笠得到長足的發展,凱里灣水鎮的所有村莊幾乎都有馬尾斗笠的編織能手,銷售範圍由凱里擴展到黃平、施秉、舟溪、龍場、掛丁、旁海、大風洞、萬潮、爐山等縣鎮,成為苗家婚姻嫁娶不可或缺的禮儀用品。

順治時期,李孟善之子(大白、大紅)赴粵西、桂南一帶經營斗笠。清咸同年間,由於苗民反清起義失敗,清政府派軍隊鎮壓苗民,不少傳承人被殺害,馬尾斗笠生產幾乎遺失。清末時期,有李運發在郴縣開辦斗笠店。產品遠銷旁海、萬潮、爐山、大風洞、龍場、舟溪、掛丁等地。

民國時期有李學仲李太成李孝成等人在郴縣裕后街加工過斗笠。

1949年後,山田村先後有數批年輕人前往郴縣的塘村、盤江、廣發、石橋、普滿以及臨近縣的飛仙、浩塘、方元、六合等地的供銷社加工斗笠。

20世紀的六、七十年代,在中國科技落後、全社會傾注農業的時代里,不僅農村個個需要斗笠,城市機關人員為了支農,也需要斗笠,因此斗笠的需求量相當大。在人民公社集體化初期,山田村人冒着風險,採取「大人不織小孩織、樓下不織樓上織、白天不織晚上織」的對策來滿足斗笠市場需求。全大隊的男全勞動力,白天要應付生產隊的農業生產,大量的斗笠加工只能依靠老人、小孩或婦女來完成。後來,為了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山田村人可謂「全民皆兵」,家家戶戶、街頭巷尾、屋前屋後、里里外外到處可見編織斗笠的人。當時,全大隊年加工斗笠最多時達9萬餘頂。成品斗笠除挑往縣內及周邊縣的圩場銷售外,其餘由當地供銷社統一收購後再運銷外地。

20世紀80年代,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之後,老百姓耕種農田的積極性高漲,那時,「山田斗笠」 還十分暢銷。隨着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與轉型,從事農業生產的人越來越少,因而人們對古樸的斗笠也漸漸疏遠。由此,斗笠市場需求銳減,山田村編織斗簽的人也越來越少了。20世紀80年代中期,中方縣年生產斗笠800餘萬頂。

20世紀80年代後,火星寨、米薅村、格種村、小翁由等寨各家各戶又開始在農閒時編織斗笠出售,使得這門技藝得以延續和發展。

21世紀以來,斗笠不再作為生活必需品出現,而是成為工藝品和裝飾。

除了中國,斗笠在越南也有着悠久的歷史。有學者認為,在「玉魯」銅鼓和距今2500-3000年前越南安沛陶盛出土的陶罐上就有了斗笠的形象。

而安沛陶盛地區這樣的陶罐,則可能受到了中國吳越地區的筒形陶罐的影響。

製作工藝

中國

紅軍斗笠

首先是要破竹剖篾。將數年生的老毛竹砍來,剔去竹枝,用篾刀將竹干破開,剖成筷狀的竹條,然後慢慢剝離開青黃層,竹青層部分比較堅韌,竹黃層部分則較為鬆脆,手藝人在剖竹時要注意分別對待。將青黃篾細心地剖離成很薄的竹篾,再用篾刀將篾條刮光滑,就能開始編織斗笠了。手藝人在剖竹時兩眼盯着竹節,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着竹篾的一端,右手操刀,將竹篾剖分開後,退一退刀,再用力將刀滑向籜環,以成勢如破竹之態。新手一般很難將一大根竹乾的竹篾從上到下一剖到底,這是個技術活,稍不注意,不是竹籜環斷裂就是篾絲割手或篾刀切在手上。所以編織斗笠師傅的手,總是橫七豎八地布滿細碎的傷疤。

製作「笠斗坯」先是編織竹篾條,其實就是經緯交織。這種方法有些類似於織布時的經紗和緯紗,編斗笠主要的手法是「挑」和「壓」。在編制過程中,始終是挑起兩條經篾壓住一條緯篾,這是竹編中最常見的「挑二壓一」的方法。等到竹篾挑壓編織「捏蒂」成型後,再放置在一個形似涼帽蓋的木頭模具上「套模」定型,把竹篾編製成圓錐形的斗笠半成品。

鋪葉拼裝「笠斗坯」完成後,接下來就是鋪葉拼裝了。山尾村製作的斗笠,由上下兩頂「笠斗坯」攏合擠壓組成,中間夾以塑料紙和呈放射狀相互掩壓、旋轉而排列的箬葉。先把一頂「笠斗坯」翻轉過來,頂部朝下放置在一個無蓋中空的木桶中,均勻鋪上裁剪過的幾片塑料紙蓋住俗稱為「笠斗孔」的經緯篾間孔隙,就可鋪箬葉了。在正式開始鋪葉拼裝前,要先在已經鋪好的斗笠兩側的塑料紙上各放一小把俗稱為「擦掩」的小竹葉片,其作用是,如果直接將箬葉放置在塑料紙上,怕上層的「笠斗坯」按下去時會帶動塑料紙一起滑下去,導致斗笠走形。放了「擦掩」,等於是增加摩擦力,就不會使塑料紙滑下去了。

將箬葉鋪滿倒置的「笠斗坯」後,再將另一頂「笠斗坯」翻轉過來,連同鋪好的箬葉一起按入這頂「笠斗坯」當中的凹陷部位,進行攏合擠壓,然後用竹篾戳過箬葉稍微鎖一下邊,縫合上下兩頂「笠斗坯」。為了在縫合過程中達到上下兩層固定和嚴實的效果,還要在當中放上一塊鵝卵石。在縫合好後,剪去伸出斗笠邊沿多餘的箬葉,再用竹篾細密地進行繞沿鎖邊後,一頂斗笠才算製作完成。

馬尾斗笠

馬尾斗笠編織過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工序:

1.備料。馬尾斗笠以水竹竹篾、馬尾、染色劑、桐油等為原料,挑選的水竹直徑以三四厘米為宜,水竹竹竿要飽清厚實、竹葉茂盛、枝節完好、竹節長、無蟲咬和疤痕。待水竹干透後,用鐵刀破竹成條,用長指甲當刀,將靠竹青部位的第一、二層劃成若干細條,最後用刀具劃出均勻而細長如發的竹篾為原料。製作完成的竹篾有兩種,用於編織斗笠上層的竹篾寬為0.2毫米,厚為0.1毫米;用於編織斗笠下層的竹篾寬度為1-1.2毫米,厚為0.1毫米。馬尾是指馬脖於後面的鬃毛,並非馬尾巴上的毛髮,竹編藝人所用的馬尾是已經編織完好的馬尾紗布,已經經過改性染色處理,顏色為白色,用於夾在兩層竹篾中間,增加斗笠的牢固性。桐油與染色劑一般就地取材,每個竹編藝人家裡都備有原料。

2.編織斗笠。斗笠的,上層使用細篾編織,編織的全過程均在斗笠模具上進行。上層編織需要竹篾300餘根,從斗笠的頂部向笠沿部位編織,採用三角編織法。斗笠的下層使用寬度較大的篾絲編織,使用三角編織法,篾孔較大,是斗笠的骨架,起着支撐作用。待上下兩層編織完成後,需要對這兩層進行收邊,收編寬度為2-3厘米的環圈,同時留出收刀。

3.上色。編織完成的上下兩層斗笠骨架,其顏色是淺黃色的竹篾本色,為了使斗簽呈現出金黃色,需使用染色劑把上下兩層斗笠骨架染成金黃色。

4.組裝。前面提到,馬尾斗笠分為三層,上下兩層由竹篾編織,中間層為馬尾鋪墊。組裝時,先把斗笠下層竹篾擺放平穩,然後在上面均勻地鋪墊白色紗布狀馬尾,接下來把斗笠的上層蓋在馬尾上面。組合完成後,需用竹篾將斗笠的頂部和邊沿進行包綰(俗稱鎖邊)。以前馬尾斗笠直接使用篾絲進行包綰,但已普遍使用銅絲,這樣更加經久耐用。

5.上桐油固色。待斗笠組裝完成後,為了使斗笠不變顏色,需將以文火燒制的優質桐油,精心刷在馬尾斗笠上,並在陽光下晾曬7天左右。曬乾過程中,以太陽越大越好,但晾曬時間必須把握到位,曬少了色不夠。多了則失色澤。最終完成的斗笠光澤鮮亮,經久耐用。馬尾斗笠從原料的選擇、編織加工到製作出成品需要近40道工序,這些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

越南

越南斗笠是以竹子作為骨架,再纏上棕櫚和堅韌葵絲編成的寬大帽子。

製作時取足歲且色澤飽滿的竹子,等尺寸地劈成一段段長條狀後洗淨放置在陽光下暴曬,再經過火烤,搭成16圈圓錐形骨架,並用絲線固定其身。基本骨架搭成後,將葵絲、竹葉、棕櫚葉等在外延附上一層,最後用針線將其固定,縫製時要緊貼骨架縫隙之處,保證針腳均勻,密而不疏。後期為方便固定帽子,人們會在骨架第2圈的對稱兩邊用韌性較強的絲線拉扯出兩個耳朵,穿入一條單色絲綢條。佩戴時將絲綢勾住下巴保證帽沿穩定,防止掉落。在越南一些中部地區,人們會在斗笠上作畫點綴帽子。

文化特徵

中國

馬尾斗笠是黔東南苗族地區的一種民俗禮儀符號,主要分布在黔東南凱里灣水鎮。當地民間流傳一句俗語:「家家嫁姑娘,馬尾斗笠配嫁妝;送金送銀不稀奇,必配斗笠好回歸。」斗笠在苗族婚嫁中是非常重要的禮儀性物品。這一習俗依然在灣水地區流傳,成為禮儀習俗的重要符號。

越南

越南斗笠是越南的傳統日常裝扮。斗笠本是越南人民生活勞作中遮陽擋雨的必備用品,適宜當地低緯度且多雨的熱帶氣候,卻漸漸與穿衣搭配融為不可分割的一體,發展成越南人的典型標誌,成為樸素和勤勞的代名詞。

歷史價值

斗笠是東亞東南亞農夫及漁民的傳統日常服飾,輕便好用,可遮陽擋雨。斗笠外形寬大、攜帶輕便,手感順滑而不扎人,具備防曬、防雨、透氣散熱等多重功能。

最初使用斗笠的大多是辛勤耕作的農夫。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每日天色剛亮,便抓起斗笠匆匆步入田野之中。斗笠保護他們的面部和頸部不受太陽的暴曬和風雨的侵入,方便耕作。後來,賣菜的婦女、模仿大人打扮的孩子,以及追求時尚的越南少女都相繼開始受到斗笠文化的影響。而隨着越南旅遊業的成熟發展,斗笠更是流傳於觀光客之間,成為一道富有地域特色的風景線。此外,斗笠還可以作為釣魚玩家的個性遮陽帽,舞台道具及家庭、飯店的掛件飾品。

非遺傳承

2006年,中方斗笠列入湖南省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2012年,紅軍斗笠被列為江西省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苗族馬尾斗笠製作技藝被列為貴州省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軼事典故

中國

相傳乾隆年間,時任太常寺博士的中方荊坪村人潘仕權執掌宮庭禮儀,他回鄉省親返京,將斗笠獻給乾隆皇帝,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讚賞。從此中方斗笠成為清朝貢品。

越南

相傳,一對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因相距較遠而無法日日相見,女子為了表達對愛人的思念之情,便選擇他們每月相會的農曆十六這個數字編制了一頂纏繞了16個圓圈的斗笠送給她的心上人,期望他在每次看到帽子時便想起愛情的美好與浪漫。故事一經流傳,越南人便將製作16個圈的斗笠作為一種表達美好希冀的意願,代代延續了下來。

社會影響

社會展覽

1979年,中方斗笠參加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1985年,湖南省中方縣生產的馬尾斗笠在北京農展館展出。

2015年11月19至24日,2015中國長江非物質文化遺產大展在湖北武漢市舉行。江西永新縣的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紅軍斗笠」受邀參加。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