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文鼎

文鼎
出生 1766年
浙江嘉興
逝世 1852年
國籍 中國
年代
知名作品 《張琴和古松圖》
《桐華書屋圖》
《榴花蒲酒圖》
《虬松圖》
《梅華水榭圖》

文鼎(1766-1852)清代篆刻家,畫家.字學匡,號後山,別號後翁,浙江秀水(今嘉興)人.顏所居曰「停雲舊築」.文宗咸豐元年(1851)徵舉孝廉方正,不亂篆刻謹嚴,章法二億,得文彭遺言.亦精刻竹,所刻扇骨或臂擱,皆自作書晝.善山水,松石,師法文徵明,亦秀麗絕俗,曾作《張琴和古松圖》,《桐華書屋圖》《榴花蒲酒圖》,《虬松圖》等.傳世晝還有嘉慶二十五年(1820)作《梅華水榭圖》軸,圖錄於《名人書畫》;道光四年(1824)作《梅蘭綺石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精鑑別,富收藏,曾得漢元延三斗鋗,因顏其室曰「三斗鋗齋」.與同里錢善揚為同學,論書讀晝,往還甚密.著有《五字不損本詩稿》.

目錄

內容

梁啓超說:「我國科學最昌明者,惟天文算法。至清而尤盛,凡治經者多兼通之,其開山之祖,則宣城梅文鼎也。"早年,隨其父讀《周易》,即喜觀天象。27歲起,開始學習數學、曆法,終身潛心學術。清初西方科學知識的傳入,對梅文鼎產生了巨大影響。一生博覽群書,著述80餘種。文鼎從小受家學薰陶,後從師學習天文歷算知識,不僅能懂其歷理,且能「發所以立法之故,補其遺缺」。他一生著述正多,絕大部分是天文、歷算和數學著作。 他之天文歷算和數學著作大致可分為五類: 一是對古代歷算的考證和補訂, 二是將西方新法結合中國曆法融會一起的闡述; 三是回答他人的疑問和授課的講稿; 四是對天文儀器的考察和說明; 五是對古代方志中天文知識的研究。總計達66種。其數學著作達26種,冶中西數學於一爐,集古今中外之大成,總名之曰《中西算學通》。 文鼎不僅是一位有傑出成就的自然科學家,而且能詩能文,他所寫的序言、引言之類,落筆成趣,文采斐然,頗具文學欣賞價值。他既不泥古守舊,也不盲目崇拜,而是批判地吸收外來文化,他對難解之書,難釋之義「必欲求得其論,往往至廢寢忘食」。 他到處搜集 沒無聞的古籍,「遇古人之舊說,雖片紙如扛鼎」。 梅文鼎是我國承前啟後的傑出的天文、數學家,與英國的牛頓,日本的關孝和同稱為世界科學巨擘。

著作

梅文鼎中西天文學的造詣都很深,天文學著作有40多種,糾正了前人的許多錯誤。梅文鼎非常注重天象觀測,創造了不少兼收中西方特色的天文儀器。他在這些方面的貢獻,對當時和後世融會貫通中西方天文學具有很大作用。  梅文鼎最重要的貢獻是在數學方面,他寫了20多種數學著作。將中西方的數學進行了融會貫通,對清朝數學的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逝世之後,後人將其曆法、數學著述匯為《梅氏叢書輯要》。詩文雜著則以《績學堂文鈔》、《績學堂詩鈔》刊行。  著作一覽《明史歷志擬稿》、《歷學疑問》、《古今曆法通考》、《平三角舉要》、《弧三角舉要》、《幾何補編》、《塹堵測量》、《幾何通解》、《環中黍尺》、《歷學駢枝》、《勿庵歷算書目》。  梅文鼎,字定九,號勿庵,宣城人。兒時侍父士昌及塾師羅王賓仰觀星象,輒瞭然於次舍運轉大意。年二十七,師事竹冠道士倪觀湖,受麻孟旋所藏台官交食法,與弟文鼐(nài)、文鼏(mì)共習之。稍稍發明其立法之故,補其遺缺,著歷學駢枝二卷,後增為四卷,倪為首肯。  值書之難讀者,必欲求得其說,往往廢寢忘食。殘編散帖,手自抄集,一字異同,不敢忽過。疇人子弟及西域官生,皆折節造訪,有問者,亦詳告之無隱,期與斯世共明之。所著歷算之書凡八十餘種。

經歷

讀元史授時曆經,嘆其法之善,作元史歷經補註二卷。又以授時集古法大成,因參校古術七十餘家,著古今曆法通考七十餘卷。授時以六術考古今冬至,取魯獻公冬至證統天術之疏,然依其本法步算,與授時所得正同,作春秋以來冬至考一卷。元史西征庚午元術,西征者,謂太祖庚辰;庚午元者,上元起算之端也。歷志訛太祖庚辰為太宗,不知太宗無庚辰也。又訛上元為庚子,則於積年不合。考而正之,作庚午元算考一卷。授時非諸古術所能方,郭守敬所著歷草,乃歷經立法之根,拈其義之精微者,為郭太史歷草補註二卷。立成傳寫魯魚,不得其說,不敢妄用,作大統立成注二卷。授時術於日躔盈縮、月離遲疾,並以垛積招差立算,而九章諸書無此術,從未有能言其故者,作平立定三差詳說一卷,此發明古法者也。唐九執術為西法之權輿,其後有婆羅門十一曜經及都聿利斯經,皆九執之屬。在元則有札馬魯丁西域萬年術,在明則馬沙亦黑、馬哈麻之回回術、西域天文書,天順時具琳所刻天文實用,即本此書,作回回曆補註三卷,西域天文書補註二卷,三十雜星考一卷。表景生於日軌之高下,日軌又因里差變移,作四省表景立成一卷。周髀所言裡差之法,即西人之說所自出,作周髀算經補訁主一卷。渾蓋之器,最便行測,作渾蓋通測憲圖說訂補一卷。西國以太陽行黃道三十度為一月,作西國日月考一卷。西術中有細草,猶授時之有通軌也,以歷指大意隱括而注之,作七政細草補註三卷。新法有交食蒙求、七政蒙引二書,並逸,作交食蒙求訂補二卷、附說二卷。監正楊光先不得已日食圖,以金環食與食甚分為二圖,而各有時刻,其誤非小,作交食作圖法訂誤一卷。新法以黃道求赤道交食,細草用儀象志表,不如弧三角之親切,作求赤道宿度法一卷。謂中、西兩家之法,求交食起複方位,皆以東西南北為言。然東西南北惟日月行至午規而又近天頂,則四方各正其位。非然,則黃道有斜正之殊,而自虧至復,經歷時刻,?展轉遷移,弧度之勢,頃刻易向。且北極有高下,而隨處所見必皆不同,勢難施諸測驗。今別立新法,不用東西南北之號,惟人所見日月員體,分為八向,以正對天頂處為上,對地平處為下,上下聯為直線,作十字橫線,命之曰左、曰右,此四正向也;曰上左、上右,曰下左、下右,則四隅向也。乃以定其受蝕之所在,則舉目可見,作交食管見一卷。太陽之有日差,猶月離交食之有加減時,因表說含糊有誤,作日差原理一卷。火星最為難算,至地谷而始密,解其立法之根,作火緯圖法一卷。訂火緯表記,因及七政,作七政前均簡法一卷。天問略取緯不真,而列表從之誤,作黃赤距緯圖辨一卷。新法帝星、句陳經緯刊本互異,作帝星句陳經緯考異一卷。測帝星、句陳二星為定夜時之簡法,作星軌真度一卷。以上皆以發明新法算書,或正其誤,或補其缺也。  康熙己未,明史開局,歷志為錢塘吳任臣分修,經嘉禾徐善、北平劉獻廷、{田比}陵楊文言,各有增定,最後以屬黃宗羲,又以屬文鼎,摘其訛誤五十餘處,以算草、通軌補之,作明史歷志擬稿一卷。雖為大統而作,實以闡明授時之奧,補元史之缺略也。其總目凡三:曰法原,曰立成,曰推步。而法原之目七:曰句股測望,曰弧天割圜,曰黃赤道差,曰黃赤道內外度,曰白道交周,曰日月五星平立定三差,曰里差刻漏。立成之目凡四:曰太陽盈縮,曰太陰遲疾,曰晝夜刻,曰五星盈縮。推步之目凡六:曰氣朔,曰日躔,曰月離,曰中星,曰交食,曰五星。  又作歷志贅言一卷,大意言:「明用大統,實即授時,宜詳元史缺載之事,以補其未備。又回回曆承用三百年,法宜備書。又鄭世子歷學已經進呈,宜詳述。他如袁黃之曆法新書,唐順之、周學述之會通回曆,以庚午元歷之例例之,皆得附錄。其西洋歷方今現行,然崇禎朝徐、李諸公測驗改憲之功,不可沒也,亦宜備載緣起。」  己巳,至京師,謁李光地於邸第,謂曰;「曆法至本朝大備矣,而經生家猶若望洋者,無快論以發其趣也。宜略仿元趙友欽革象新書體例,作簡要之書,俾人人得其門戶,則從事者多,此學庶將大顯。」因作歷學疑問三卷。  光地扈駕南巡,駐蹕德州,有旨取所刻書籍回奏,光地匆遽未及攜帶,遂以所辢刻歷學疑問謹呈。奉旨:「朕留心歷算多年,此事朕能決其是非,將書留覽再發。」二日後,召見光地,上云:「昨所呈書甚細心,且議論亦公平,此人用力深矣,朕帶回宮中仔細看閱。」光地因求皇上親加御筆,批駁改定,上肯之。  明年癸未春,駕復南巡,於行在發回原書,面諭光地:「朕已細細看過。」中間圈點塗抹及簽貼批語,皆上手筆也。光地復請此書疵繆所在,上云:「無疵繆,但算法未備。」蓋其書本未完成,故聖諭及之。  未幾,聖祖西巡,問隱淪之士,光地以關中李顒、河南張沐及文鼎三人對。上亦夙知顒及文鼎,乙酉二月,南巡狩,光地以撫臣扈從,上問:「宣城處士梅文鼎焉在?」光地以「尚在臣署」對。上曰:「朕歸時,汝與偕來,朕將面見。」四月十九日,光地與文鼎伏迎河干,越晨,俱召對御舟中,從容垂問,至於移時,如是者三日。上謂光地曰:「曆象算法,朕最留心,此學今鮮知者,如文鼎,真僅見也。其人亦雅士,惜乎老矣!」連日賜御書扇幅,頒賜珍饌。臨辭,特賜「績學參微」四大字。越明年,又命其孫?成內廷學習。  五十三年,?成奉上諭:「汝祖留心律歷多年,可將律呂正義寄一部去,令看,或有錯處,指出甚好。夫古帝王有『都俞吁咈』四字,後來遂止有『都俞』,即朋友之間,亦不喜人規勸,此皆是私意。汝等須竭力克去,則學問長進。可並將此意寫與汝祖知之。」恩寵為古所未有。  文鼎圖注各直省及蒙古各地南北東西之差,為書一卷,名分天度里。地既渾員,則所云二百五十里一度,緯度則然,若經度離赤道遠,則里數漸狹。故惟路正東西行,自有一定算法;路或斜行,則其法不可用為立法。若兩地各有北極高度,又有相距之經度,而無相距里數,是有兩邊一角,而求餘一邊,即可以知斜距之里。若先有斜距之里數而求經度,是為三邊求角,亦可以知相距之經度。其法並用斜弧三角形立算,可與月食求經度之法相參,而且簡易的確。  文鼎於測算之圖與器,一見即得要領,古六合、三辰、四游之儀,以意約為小制,皆合。又自製為月道儀,揆日測高諸器,皆自出新意。嘗登觀象台,流覽新制六儀,及元郭守敬簡儀、明初渾球,指數其中利病,皆如素習。其書有測器考二卷,又自鳴鐘說一卷,壺漏考一卷,日晷備考一卷,赤道提晷一卷,勿菴揆日器一卷,加時日軌高度表一卷,揆日測說一卷,璇璣尺解一卷,測量定時簡法一卷,勿庵測望儀式一卷,勿庵仰觀儀式一卷,月道儀式一卷。  其說曰:「月道出入於黃道,猶黃道之出入於赤道也。自古及今,未有為之儀器者。今依渾蓋北密南疏之度,以黃極為樞,而月道半在其內,半出其外,則月緯大小之理,及正交、中交、交前、交後之法,可以眾著。儀以銅為之,略如渾蓋,其上盤為月道,亦如渾蓋天盤之黃道圈;其下盤黃道經緯,分宮分度,並以黃極為心,而侭邊以黃緯九十五度少半為限。出黃道南五度少半,月道所到也。」  禮部郎中李煥斗嘗從文鼎問曆法,作答李祠部問歷一卷。滄州老儒劉介錫同客天津,問曆法,作答劉文學問天象一卷。又言生平於難讀之書,每手疏而攜諸篋,以待明者問之,於歷學尤多,作思問編一卷。緯度以測日高,因知北極為用甚博,古用二至二分,今則逐日可測,承友人之問,作七十二候太陽緯度一卷。潘天成從文鼎學歷,而苦於布算,作寫歷步曆法一卷授之。又授時步交食式一卷,文鼎季弟文{冖鼎}之稿也。步五星式六卷,文鼎與其仲弟文鼐共成之者也。  文鼎每得一書,皆為正其訛闕,指其得失,又古歷列星距度考一卷,從殘壞之本,尋其普天星宿,入宿去極度分,中缺二星,又從閩中林侗寫本補完之,而斷以為授時之法。萬曆中利瑪竇入中國,始倡幾何之學,以點線面體為測量之資,制器作圖,頗為精密。學者張皇過甚,未暇深考,輒薄古法為不足觀;而株守舊法者,又斥西人為異學:兩家之說,遂成隔礙。文鼎集其書而為之說,用籌、用尺、用筆,稍稍變從我法。若三角、比例等,原非中法可賅,特為表出。古法方程,亦非西法所有,則專著論,以明古人之精意不可湮沒。又為九數存古,以著其概。總為中西算學通例一卷。  餘分九種:一,勿庵籌算七卷。二,筆算五卷。皆易橫為直,以便中文。三,度算一卷,原無算例,其弟文{冖鼎}補之,而參以嘉禾陳藎謨尺算用法。又有矩算,用一尺一方板,則文鼎所創。四,比例數解四卷。釋穆尼閣所譯之對數。五,三角法舉要五卷。其目有五:曰測量名義,曰算例,曰內容外切,曰或問,曰測量。六,方程論六卷,安溪李鼎徵為刻於泉州。七,幾何摘要三卷,就原本刪繁補遺。八,句股測量二卷,就周髀、海島諸術,錄要以存古意。九,九九數存古十卷,九數即九章隸首之法,僅存者九章之目耳。後有作者,莫能出其範圍。  外有書一十七種為續編:一,少廣拾遺一卷。古有一乘方至九乘方相生之圖,而莫詳所用。後或增之至十乘,惟四乘方與十乘方不可借用他法,因為推演至十二乘方,有條不紊。二,方田通法一卷,算家有捷田二十三法,廣之為百二十有四。三,幾何補編四卷。幾何原本六卷,止於測面,七卷以後,未經譯出,取測量全義量體諸率,實考其作法根源,以補原書之未備。而原書二十等面體之說,向固疑其有誤者,今乃得其實數。又原本理分中末線,但有求作之法,而莫知所用。今依法求得十二等面及二十等面之體積,因得其各體中稜線及輳心對角諸線之比例。又兩體互相容及兩體與立方、立員諸體相容各比例,並以理分中末線為法,乃知此線不為徒設。四,西鏡錄訂注一卷。五,權度通幾一卷。重學為西術一種,載於比例規解者多譌誤,今以南勛卿儀象志互相訂補,其數始真。六,奇器補註二卷。關中王公徵奇器圖說所述引重轉木諸制,並有裨於民生日用,而又本於西人重學,以明其意。嘗以書史所傳,如漢杜詩作水<廠義>以便民,及王氏農書諸水器之類,睹記所及,如劉繼莊詩集載筒車灌田法,稍為輯錄,以補其所遺,而圖與說不相應者正之,以西字為識者易之。七,正弦簡法補一卷。大測諸書,言作八線表之法詳矣,薛鳳祚書有用矢線求度法,為之作圖,以明其意。因得兩法,在六宗、三要之外,而為用加捷。兩法者,一曰正弦方冪倍而退位得倍弧之矢,一曰正矢進位折半得半弧正弦上方冪。八,弧三角舉要五卷。曆書皆三角法也,內分二支:一曰平三角,一曰弧三角。凡曆法所測,皆弧度也,弧線與直線不能為比例,則剖析渾員之體,而各於弧線中得其相當直線。即於無句股中尋出句股,此法之最奇而確者。弧三角之用法雖多,而其最著明者,為黃赤交變一圖。反覆推論,了如列眉,熟此一端,則其餘不難推及矣。測量全義第七、第八、第九卷專明此理,而舉例不全,且多錯謬。其散見諸歷指者,僅存用數,無從得其端倪。天學會通圈線三角法,作圖草率,往往不與法相應。一以正弧三角為綱,仍用渾儀解之。正弧三角之理,盡歸句股。參伍其變,斜弧三角之理,亦歸句股矣。其目:曰弧三角體式,曰正弧句股,曰求餘角法,曰弧角比例,曰垂線,曰次形,曰垂弧捷法,曰八線相當。九,環中黍尺五卷。舉要中弧度之法已詳,然更有簡妙之用宜知。測量全義原有斜弧兩矢較之例,所立圖姑為斜望之形,而無實度可言。今一以平儀正形為主,凡可以算得者,即可以器量。渾儀真象,呈諸片楮,而經緯歷然,無絲毫隱伏假借。至於加減代乘除之用,曆書舉其名不詳其說,疑之數十年,而後得其條貫,即初數次數甲數乙數諸法。其目:曰總論,曰先數後數,曰平儀論,曰三極通幾,曰初數次數,曰加減法,曰甲數乙數,曰加減捷法,曰加減又法,曰加減通法。十,巉堵測量二卷。古法斜剖立方,成兩巉堵形,巉堵又剖為二,成立三角,立三角為量體所必需,然此義皆未發。今以渾儀黃赤道之割切二線成立三角形,立三角本實形,今諸線相遇成虛形,與實形等,而四面皆句股,西法通於古法矣。又於餘弧取赤道及大距弧之割切線,成句股方錐形,亦四面皆句股,即弧度可相求,亦不言角,古法通於西法矣。二者並可以堅楮為儀象之,則八線相為比例之理,了如掌紋。而郭守敬員容方直矢接句股之法,不煩言說而解。其目:曰總論,曰立三角摘要,曰渾員內容立三角,曰句股錐,曰句股方錐,曰方巉堵容員巉堵,曰員容方直儀簡法,曰郭太史本法,曰角即弧解。十一,用句股解幾何原本之根一卷。幾何不言句股,而其理莫能外。故其最難通者,以句股釋之則明。惟理分中末線似與句股異源,今為游心於立法之初,仍不外乎句股,益信古句股義包舉無遺。徐光啟譯大測表,名之曰割圜句股八線表,其知之矣。十二,幾何增解數則。其目有四:曰以方斜較求斜方,曰切線角與員內角交互相應,曰量無法四邊形捷法,曰取平行線簡法。並就幾何各題而增,不入補編,附前條共卷。十三,仰觀覆矩二卷。一查地平經度為日出入方位,一查赤道經度為日出入時刻,並依里差,用弧三角立算,與曆書法微別。十四,方員冪積二卷。曆書周徑率至二十位,然其入算,仍用古率十一與十四之比例,豈非以乘除之際難用多位歟?今以表列之,取數殊易,乃為之約法,則徑與周之比例即方、員二冪之比例,亦即為立方、立員之比例,殊為簡易直捷。十五,麗澤珠璣一卷。友朋之益,取其有關算學者。十六,算器考一卷。十七,數學星槎一卷。  文鼎歷學疑問,曾呈御覽,後又引申其說,作歷學疑問補二卷,皆平正通達,可為步算家準則。  文鼎為學甚勤,劉輝祖同舍館,告桐城方苞曰:「吾每寐覺,漏鼓四五下,梅君猶構燈夜誦,乃今知吾之玩日而愒時也。」居京師時,裕親王以禮延致朱邸,稱梅先生而不名。李文貞公命子鍾倫從學,介弟鼎徵及群從皆執弟子之禮。宿遷徐用錫,晉江陳萬策,景州魏廷珍,河間王之銳,交河王蘭生,皆以得與參校為榮。家多藏書,頻年遊歷,手抄雜帙不下數萬卷。歲在辛丑,卒,年八十有九。上聞,特命有地治者經紀其喪,士論榮之。  子以燕,字正謀。康熙癸酉舉人。於算學頗有悟入,有法與加減同理,而取徑特殊,能於恆星曆指中摘出致問,文鼎所謂「能助余之思」也。早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