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都寺
文都寺亦称“边都寺”、“边垛寺”,藏语称“文都贡钦扎西曲科尔朗”,意为“文都大寺吉祥法轮洲”。文都寺,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县城西南17公里处,在今文都乡西南5公里的拉代村之北侧山坳。 文都寺的初建年代,最早可追溯到元代以前。
中文名 文都寺
别 称 “边都寺”、“边垛寺”
藏 语 文都贡钦扎西曲科尔朗
位 于 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
成 为 以后文都寺的主要经济支持者
占 据 今文都地区
成 为 以后文都寺的主要经济支持者
占 地 80余亩
目录
历史沿革
元初,萨迦人阿什旦(即后来文都千户之第一代)率族迁来循化地区,阿什旦生有二子,一子占据今文都地区,一子名扎西,占据中库地区,成为以后文都寺的主要经济支持者。萨班衮噶坚赞(1182--1251)时期,萨迦派僧人在今街子村建一护法殿(官康),后撒拉族移居街子,该护法殿被迁至今文都寺处,此即今文都寺之护法殿前身。文都寺殿所供灵塔,传以萨迹派高僧衣物装藏,具有萨迦派特点。《安多政教使》载:“文都大寺吉祥法轮洲,初由噶希巴喇嘛喜饶坚赞建于水马年,噶希巴即宗喀巴大师弟子东宗喜饶坚赞,水马年即创建甘丹寺之前的水马年(1402)”。《如意宝树史》云: “文都寺由噶希巴喜饶坚赞创建,由切扎巴拉开讲经说法之制,后由夏卜浪俄然巴所弘扬。”文中切扎巴系拉萨哲蚌寺郭莽扎仓桑洛康村之高僧,夏卜浪俄然巴传为四世班禅和四世达赖弟子。按此,文都寺建成格鲁派寺院当在明建文四年(1402),进一步完备于明末。
寺内高僧
叶什姜,通称“大叶什姜”,亦称“霍尔叶什姜”,为该寺寺主, 地位最高,全寺法台由他任命,建有昂欠69间,本人常住同仁叶什姜寺。其第一世即加央罗哲;第二世阿旺根敦达哇扎巴(1734--1811),上甘加头人之子,清朝曾授“额尔德尼班智达呼图克图”封号,八世达赖坚贝嘉措亲赐堪布器具,曾扩建叶什姜寺和文都寺,从德格购进《丹珠尔》、《萨迹全集》等20余函,灵塔供于叶什姜寺;三世罗桑根敦坚赞(1812--1839),为曲哇仓家族后裔;四世加央根敦坚赞(1840一?);五世名不详,六世阿旺加央隆多丹贝坚赞,1947年生于今文都乡恰牛庄,系第十世班掸大师表弟,现任循化县政协副主席[1] 。1958年前该活佛昂欠有水地423.5亩,山地182.7亩,马7匹,骡9头,驴2头,牛39 头。堪布仓,亦称“小叶什姜佛”。据《安多政教史》记载,世叶什姜之管家兼索本(主管活佛饮食的僧职)格隆加央扎巴,亦为加央罗哲弟子,1753年去世后,信徒们以1754年出生赛曲玛的根敦丹巴达吉为其转世,派生出一个新的活佛系统,称“小叶什姜活佛”,曾于177--1788年任文都寺法台3 年,其第三世根敦图丹南杰:第四世官却晋美普雄;第五世阿旺罗桑丹增坚赞;第六世噶桑丹贝坚赞,今循化县道帏乡多哇村人,1882年生,卒于五十年代。堪布仓原在文都寺最为富有,拒1951年循化县委民族部调查材料,该昂共有房198间,羊 1500多只,牛400多头,马100多匹,与同仁县夏卜浪寺、贵德县岗察寺、甘南拉卜楞寺等关系极为密切。尕得合仓,亦为循化县尕楞乡秀日寺寺主,在文都寺五十年代有房180间。该系统第一世阿旺鄂色,曾于西藏获格西学位,叶什姜作了文都寺寺主后,委任他作法台;第二世丹增扎巴(?一1787),曾住藏40年,获“拉然巴格西”学位,曾任哲蚌寺驻西藏地方政府代表,1767年口乡后任文都寺法台;第三世阿旺根敦祖坚图丹诺尔布巴维鄂色,简称根敦图丹鄂色(1788一1846);第四世加央克珠阿旺鄂色(1847一?);第五世罗桑丹增鄂色,第六世罗桑丹贝仲美,1944年生,今同仁县双棚西乡还主村人,1958年后还俗回乡,该昂原有房180 间。赛卡仓,有昂房170间。第一世赛卡索坚巴;二世根敦俄智嘉措;未世为同仁铁吾部落人,1912年生。初麻仓,有昂房180间。末世隆柔嘉措,1922年生,今同仁县双朋西乡宁他村人,五十年代,主要由他和尕得合仓代替叶什姜活佛主持文都寺寺务。格西仓,有昂房50间。其第一世在藏获格西学位;第二世为今化隆县绰彦沟巴塘村人,1927年生;第三世,文都乡人, 1953年生,未及坐床, 1958年便还俗务农。拉依仓,有昂房178间。其第一世名拉依罗桑尼玛,于1762 年由叶什姜二世阿旺根敦达哇扎巴请示第二世嘉木样活佛,委为文都寺法台,后历辈转世;二世阿旺旦增;三世罗哲加央;末世循化县岗察乡人,1919年生。华旦仓,亦称比塘华旦仓,有昂房180间。第一世比塘华旦嘉措;第二世俄珠华旦彭措;三世罗桑崔臣丹增嘉措;末世循化县文都乡拉弄哇村人,1981年生,1953年被选为原文都藏族自治区政协委员。鲁染仓,亦称“小初麻佛”,有昂房170间。末世同仁县双棚西人,1907年生,8岁娶妻住家,但活佛地位仍存,轮到任法台时,由他指定代理人以行法台之职。加那化仓,亦称“夏果哇活佛”,有昂房180间。末世1912 年生,循化县岗察乡人,除文都寺外,在塔尔寺亦较有影响,曾任循化县副县长。该昂亦甚富有,五十年代初有马4匹,牛 40多头,羊150多只。此外,文都寺尚有孕哇仓,系文都千户住寺代表,须由千户家族后裔继承。
地理环境
文都寺所处地区,南高北低,分上下二部,其香火地共25 庄,分布在上部的15庄是抽子、王仓麻、河哇、恰牛、拉代、日麻相、阿代.三吾拉卡、才只、白草毛、娘藏、牙循、其甲贡麻.江加、循哇;分布在下部的10庄是相玉、旦麻、毛玉、日麻相(包括牙日)、麻日、拉目、拉兄、秀藏、拉弄哇、其甲那麻,共500余户,均在今文都乡境内,文都寺原辖有7座属寺,其中4座在文都乡境内,即初麻仓所辖毛玉沟的斗合道寺、鲁染仓所辖相玉沟的多吾寺、华旦仓所辖奇加沟的撒毛寺、堪布仓所辖金库沟的康毛寺;位于文都乡境外的3座,即赛卡仓所辖位于今循化县岗察乡的岗察寺,堪布仓所辖位于同仁县的夏卜浪寺和贵德县的岗察寺。1958年后,文都寺留僧7人,1961年增至25人,1962年因班禅大师来故乡,入寺僧人猛增到103人,成立民主管理委员会,由坚赞(班掸外祖父)任主任,由国家供应口粮。1963年从当地拉代、旦麻二生产队抽出耕地130亩给寺院,将寺僧分为三个生产组,自食其力。1967年寺院被拆毁。1980年7月25 日批准开放,成立寺管会,由11人组成,曲灵活佛任主任, 1981年改由俄项诺吾任主任。几年来,已修复大经堂、三世佛殿.护法殿、多哇赛东殿等100余间,重修叶什姜昂欠30间,初麻昂欠50间,尕得合昂欠25间。此外,新建班禅行宫37间,小经堂1座37间,茶房43间,藏医室20间。其中大经堂长11间,宽9间,共两层,120根大柱,共用去木材1000多立方米,皆来自本林区。堂内自左向右,依次供有弥勒、阿底峡、寺主一世叶什姜加央罗哲、宗喀巴师徒三尊、释迎牟尼、大威德、十世班禅、噶希巴、无量寿、文殊菩萨等塑像和铜像,多出自当地艺人宗哲拉杰之手,是全省现重修大经堂中最宏伟者。现住寺僧人120户220人(其中一般僧人148人,完德72人)。
宗教活动
文都寺原来的主要宗教活动节日为正月祈愿法会,从农历正月初三日到十五日;四月守斋戒会,农历四月初七日、初八日2天;夏季学经期,从农历四月十五日至五月十五日,其中四月十五日,藏传佛教徒认为是佛祖释逸牟尼诞生、成道、入灭的日子,此日该寺设千供供养诸佛,众僧诵经祈祷;住夏期,从六月十五日开始,至八月初一日解制;秋季学经期,自八月二十五日至九月十五日;十月五供法会,从十月二十五日至十一月一日;比年终施食供养会,从腊月初五日至十一日,该寺原设有显宗学院,共分律戒、俱舍、中观、勒血宁布(般若高级班)、般若、帕辛萨尔哇(般若初级班)、达柔(因明高级班)、堆仲(因明中级班)、红白颜色(因明初级班)等九个班级,共学习29年(律戒5年,其余各3年)。文都寺是班禅· 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幼年学经的地方,也是他回乡后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文都寺寺主叶雄活佛,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人,自幼出家,师从才旦夏茸活佛、羊增活佛。曾任青海省黄南州长人大副主任;青海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于1996年圆寂,享年51岁。
相关典故
《安多政教史》又载:“后来,该寺以曲结扎巴坚赞为首的僧俗众人献寺于叶什姜活佛加央罗哲。”叶什姜活佛加央罗哲(1651--1733),今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夏卜浪人,青海藏传佛教界传为同仁县隆务寺曲哇仓活佛罗桑丹贝坚赞之转世,由第一世夏日仓活佛噶丹嘉措(1607 --1677)于同仁扎西奇寺授给比丘戒,曾去西藏下密院和扎什伦布寺密宗学院专学密宗,获得“俄仁巴”(密宗博士)学位,故又称他为“俄强”[2] 。返回故乡后,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在今同仁县兰采乡叶什姜村曲哇仓的修行处建寺,取名“叶什姜桑旦群佩林”,“叶什姜”遂成为这一转世系统的佛号,自曲结扎巴坚赞等献寺后,历辈叶什姜活佛成为文都寺寺主。历史上,什姜活佛除本寺叶什姜寺及文都寺外,所辖寺院尚有今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年都乎乡的郭玛日寺和尖扎县贾加乡的桑主寺、措周乡的阿绒寺、贵德县的关庄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