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標準的「中國方案」(陳三霞)
作品欣賞
文明標準的「中國方案」
中華文明擁有長達數千年的歷史沉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猶如一條璀璨的河流,從遠古時代流淌至今,為我們帶來了豐富的文化瑰寶和傳統智慧。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脈絡,對於今天的我們認識和把握中華文化的本質和特點,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這不僅是對歷史的追溯,更是對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漫長而複雜的過程。曾經有人質疑,今天的人們口口聲聲說什麼上下五千年,這到底是真實的歷史,還是虛無縹緲的古史傳說?這個問題,相信不少人都有興趣。那麼,中華文明的歷史究竟有多長?誰能解答?誰有資格來回答?有什麼證據嗎?
2002年春,國家啟動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這一工程至今已有20多年,400多位專家學者不斷探索,不斷創新,首次利用考古資料,以現代科學技術為支撐,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展過程進行了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綜合研究,直面中華文明起源的問題。如今,這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由探源工程的幾位重量級學者領銜,為讀者奉上一本厚重的佳作——《溯源中華文明》。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是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階段的首席專家,也是這本書的主要作者。在多年的研究之上,王巍認為5000年其實是一個略微保守的數字。在距今10000年前,我國北方地區已經開始栽培粟與黍,長江中下游地區已開始栽培水稻。農業的產生使先民進入定居狀態,為文明的產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距今8000年,農業顯著發展,生產得以普及,社會出現階級分化,文明起源的進程正式開啟;距今6000年前後,聚落的數量增多,規模擴大,手工業顯著發展,文明起源的節奏加速;距今5500—5000年是中華文明史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社會出現了分工,禮制初步形成,長江中下游等地區相繼進入了文明階段;距今4300年前後,長江下游文明衰落,黃河中游勢力壯大,中原地區開始崛起;距今4000年前後,夏王朝建立,政治上的早期中國形成,中華文明進入了以中原為中心的新階段;距今3000年,王權得以鞏固,社會等級森嚴;距今2200多年,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天下一統的格局至此形成。王巍梳理出的這條文明發展的時間線,可以說提出了文明標準的「中國方案」。
自古以來,中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不同地區的文明繁榮各異,展現出獨特的特色和魅力。這些文明在各自的領域中有着不同的成就和貢獻,共同構成了中華文明的多元化和豐富多彩。同時,這也決定了中華文明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和融合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元素,形成了多元一體的文化格局。這種兼收並蓄、開放包容的文化特性,使得中華文明在歷史的進程中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那麼,各個區域的文明化進程有什麼共性可言嗎?研究不同文明的共性也是探源工程的專家學者們研究的重點之一,總結出如下一些共性: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人口顯著增加,社會結構出現顯著變化,出現了面積達百萬平方米的大型聚落,說明出現了人口向政治中心集中的現象;社會分化日益嚴重,出現了脫離勞動、專門掌管集團公共事務的管理階層和掌握軍事指揮權力的首領,以及琢玉、制骨、冶銅等高技術含量的手工業專業工匠家族;社會出現明顯的貧富貴賤分化,社會財富被權貴階層和家族所占有。
以大家十分熟悉的長江、黃河流域的崛起與發展為例。正是由於農業的發展為先民提供了比較穩定的食物乃至剩餘價值,為人口增殖、社群規模擴大和向複雜化發展奠定了基礎,給黃河、長江流域的史前社會帶來了一系列重要的變化。適宜農業發展的環境是長江下游地區文明得以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距今4300年前後環境的變化使得農業受到嚴重打擊,是導致長江下游區域文明衰落的重要原因。黃河中游地區的勢力逐漸壯大,中原地區開始崛起,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與長江下游地勢低平和單一的水稻種植相比,多樣的地形條件和粟黍稻豆等構成的多品種的農作物種植體系,使黃河中游地區的人們應對自然環境的變化具有較大的迴旋餘地和更強的抗風險能力。總結這些文明發展的總體趨勢,需要從更為悠久的歷史階段着手研究,更需要宏大的歷史視野,在《溯源中華文明》中,專家們有着更為精彩與細緻的論述。
我國古代的都城規劃很多時候都是以中軸線為中心,表現出強烈的對稱性和秩序性。中軸線不僅在都城的總體布局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城市空間布局和建築設計的核心。從皇宮到民居,從城市街道到城牆,中軸線的存在使得整個城市看起來更加協調、統一和有序。這種規劃理念不僅在當時受到高度評價,至今仍被廣泛借鑑和應用。那麼,這種擇中建都、擇中立宮的城市規劃原則最早可以追溯到什麼時候呢?在被學術界認定為夏代後期都城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布局中已有明確體現,在距今5300年被學術界認為是河洛古國首都的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也已初見端倪。這種以中軸線為中心,東西並排排列的布局,開啟了中國古代都城宮室制度的先聲,影響深遠。王巍在書中指出,「中」的觀念源遠流長,這也是中華文明綿延不斷、薪火相傳的一種直觀體現。
今天,我們學習和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和文化,不僅是為了追溯和傳承我們的民族文化,更是為了更好地認識和把握我們的民族精神。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和歷史傳統,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未來走向和發展方向。了解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脈絡,認識中華文明的特徵特性,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通過深入挖掘歷史文獻和考古資料,《溯源中華文明》一書為我們揭示了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過程。從遠古時期的原始社會到夏商周的封建社會,再到秦漢的統一王朝,中華民族逐漸形成了獨特的政治、經濟、文化體系。這一歷史進程充滿了曲折和艱辛,但正是這種多元一體、兼容並蓄的特點,使得中華文明得以綿延不斷,成為世界上最古老、最優秀的文明之一 《溯源中華文明》猶如一座明亮的燈塔,照亮了中華文明的歷史長河,為我們描繪出一幅宏偉壯麗的畫卷。它不僅證實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真實性,更讓國人和全世界炎黃子孫得以一窺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脈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