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1
文昌帝君1 |
文昌帝君,又稱更生永命天尊、梓潼帝君、雷應帝君、七曲靈應天尊、保德宏仁大帝、寶光純一天尊,全稱「九天定元保生扶教開化主宰長樂永佑靈應大帝」。是中國民間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文昌即文昌星,古時認為是主持文運功名的星宿。 文昌帝君成為中國民間和道教所信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祿位之神,與梓潼帝君張亞子有關。東晉寧康二年(公元374年),蜀人張育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英勇戰死,人們在梓潼郡七曲山為之建張育祠,並尊奉他為雷澤龍神。其時七曲山另有梓潼神亞子祠,因兩祠相鄰,後人將兩祠神名合稱張亞子,並稱張亞子仕晉戰歿。實際上為《晉書》所載張育之事。元仁宗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敕封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有七十三次化身,在周朝為張仲,在漢朝為張良,在晉朝為涼王呂光,在五代為蜀王孟昶,在後秦之世為張亞子。其為人天性剛烈,明察秋毫,秉性仁厚,愛民如子,受到了學者的廣泛尊崇。
目錄
簡介
兩宋以前,「文昌」僅僅只是三垣二十八宿之一,其雖象徵文學,但並非人格神祇。文昌封為帝君,當是元仁宗時之事。張亞子即蜀人張育,東晉寧康二年(374年)自稱蜀王,起義抗擊前秦苻堅時戰死。後人為紀念張育,即於梓潼郡七曲山建祠,尊奉其為雷澤龍王。後張育祠與同山之梓潼神亞子祠合稱,張育即傳稱張亞子。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並重加祭祀。唐僖宗避亂入蜀時,經七曲山又親祀梓潼神,封張亞子為濟順王,並親解佩劍獻神。宋朝帝王多有敕封,如宋真宗封亞子為英顯武烈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佑三年(1316年)封梓潼神張亞子為「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梓潼神與文昌神合為一神,於是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明史》的《禮志》稱,梓潼帝君,姓張,名亞子,居蜀七曲山,仕晉戰歿,人為立廟祀之。雖然不斷有儒者指梓潼神信仰為「淫祀」,然因其靈驗、神妙的力量,在士人心中信仰已久,且範圍遍及全中國,故道教亦將其納入道教神祇之一,尊為「文昌帝君」,並在清代時被國家納為正祀。
評價
文昌帝君除有抗擊戰死、忠主救民之功績外,《梓潼帝君化書》稱,張亞子「生及冠,母病疽重,乃為吮之,並於中夜自割股肉烹而供,母病遂愈。後值瘟疫流行,夢神授以《大洞仙經》並法籙,謂可治邪祛瘟,行之果驗。」因此,文昌帝君也是慈祥孝親的楷模。成書於宋時的《文昌孝經》認為孝乃萬善之源;萬行之端。上慈下孝推己及人,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人家的長輩;愛護自家的兒女,推廣開也去愛護人家的兒女。在中國的許多道觀中都供奉着文昌帝君,道教對這位神仙的接納是在公元6世紀左右。文昌帝君不停地轉世,為民造福,負責人們的學習和考試。14世紀以後,中國的許多學校里都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誕辰為農曆二月初三。在清朝時,每逢帝君誕辰,皇帝都要派人祝賀。從中可以看出,文昌帝君雖然是道教的神,但他又有濃厚的儒家色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