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敦煌飛天(敦煌壁畫)在佛教初傳不久的魏晉南北朝時,曾經把壁畫中的飛仙亦稱為飛天,是飛天、飛仙不分。後業隨着佛教在中國的深入發展,佛教的飛天、道教的飛仙在藝術形象上互相融合。指的敦煌飛天就是畫在敦煌石窟中的飛神,後來成為中國敦煌壁畫藝術的一個專用名詞。
中文名:飛天

拼 音: fēi tiān

注 音: ㄈㄟ ㄊㄧㄢ

時 期: 魏晉南北朝

來 源: 佛教

解 釋: 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的在空中飛舞的神。

目錄

象徵寓意

飛天無疑是敦煌壁畫的標誌和象徵,不過,飛天形象並不僅僅屬於敦煌,比如,雲岡石窟的飛天雕像也非常有名;進一步,飛天形象也不僅僅屬於中國佛教藝術,在印度、中亞、東南亞以及日本,飛天形象也都極其迷人:但凡有佛教藝術的地方,飛天形象必然會出現。 飛天形象的產生及演變這是一個言人人殊的問題。學界多從印度古代文化中的乾闥婆、緊那羅甚至是金翅鳥等神話形象上追溯飛天的淵源,最常見的說法是將飛天與乾闥婆相關聯,認為飛天是「伎樂天」,即「香音之神」或「音樂之神」。 乾闥婆在印度神話中是天國樂師,善於演奏樂器,這與飛天形象有密切的聯繫,但思考一下,便會發現乾闥婆並不是飛天形象意義的根本所在,因為飛天形象的要義顯然在於歌舞,而非演奏。「飛天」之「飛」的意義固然在于飛翔,但這只是漢語言表達中字面的意思,因為佛教中所有的天神都會飛翔,真正使飛天區別於其他天神的顯著特徵並不在于飛翔,而在於歌舞或飛舞;再者,「天」的意義也不在於「(天)神」,因為無論乾闥婆還是緊那羅,都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天神,而是半人半神、類似於精靈一類的存在。人們常常從「飛」和「天」的角度來理解飛天,實際上是對飛天形象的誤解,因為「飛天」的意義並不是在天空中飛行的神,而是天庭的舞女,即天女或仙女。*[1]

藝術形象

天的形象起源於印度的古神話:專司娛樂和歌舞的神。伴隨着佛教傳入中國後,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成為中國化了的仙人形象。飛天在中國五彩繽紛的佛國世界裡屬天龍八部之一,是佛的侍從;所謂天龍八部,是為佛護法的八類鬼神,又稱「神龍八部」「天」是代表「天眾」「龍」則代表「龍眾」。這八部鬼神走近華夏文化,即大家耳熟能詳、婦孺皆知的人物,如「天」列第一,共有二十層,每「天」皆有稱謂,有帝釋天、四天王、摩利支天等。簡要地說,天龍八部即:一天、二龍、三夜叉、四乾達婆、五阿修羅、六迦樓羅、七緊那羅、八摩羅相。乾達婆與緊那羅,即飛天,乾達婆是一種以香為食的神,為樂神;緊那羅是歌神,男相者馬頭人身,女相者相貌極美,善舞。她們在天國里不食酒肉,專采百花香露,飄曳着衣裙、飛舞着彩、凌空飛動,出現在鼓樂齊鳴、天花亂墜的佛說法時刻。由於她們滿身散發香氣,又稱香音神;至于飛天一詞,是通俗的簡稱。 現代人們也許會認為,飛天中的人物都是年輕美麗的仙女。其實,飛天中的人物,男女都有,這和飛天在不同時期的不同文化背景有關。敦煌莫高窟,從東晉十六國開始創建,至元末停建,492個洞窟中就有270多個洞窟繪有飛天,總計5400餘身。飛天形象,在煌壁畫上飛舞,飛越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跨越了一千多年歷史。新疆石窟的飛天,有的並肩飛舞,有的為男性。而進入敦煌石窟之後,早期除有部分飛和尚外,大都為女性。飛天,是中國佛教文化藝術的瑰寶與結晶。如今,它無處不在,書籍、工藝美術作品、雕刻、剪紙、商品包裝、電視廣告等,都有它的芳姿。飛天與龍、風、石獅一樣,成為中華民族家喻戶曉的藝術形象,也是世界文明遺產中的一朵絢麗的藝術奇葩。*[2]

時代特點

北魏時期的飛天,大都瘦骨清相,勢如翔雲飛鶴,這與當時時代風尚和審美情趣有關。

隋代飛天最多,而且流傳較廣,不僅石窟、寺院使用飛天,而且帝王寢宮也使用飛天;隋代飛天變化多,造型不一,有清瘦型,有豐腴型,人體比例適度,腰肢柔軟,活潑可愛,正在探索形成一個新風格。

唐代的飛天,進入成熟時期。唐代國家強盛,社會繁榮,飛天的藝術形象也登峰造極,她們面型豐滿圓潤,體態婀娜多姿、奔騰自如,精神自由輕鬆、奮發向上,其姿態生動,造型優美,不僅給人一種「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直觀形象,又仿佛傳來一種無限美感的妙音天樂。這種形象,寓蘊和體現了人類千百年來所追求的愛與自由的理想。

興起時期

莫高窟北涼時期,第275窟的飛天壁畫在屍毗王本生故事中。其造型形式為西域式飛天,頭有圓光,臉型橢圓頭束圓髻,身材粗短,上體半裸,腰纏長裙,肩披大巾。 由於暈染技法變色,成為白鼻樑、白眼珠,與西域龜茲等石窟中的飛天十分相似,運筆豪放,着色大膽,顯得粗獷樸拙。 莫高窟北魏時期的飛天形象,大體上還保留着西域式飛天的特點,但有一些飛天形象,逐步向中國化轉變。飛天的臉型已由豐圓變得修長,眉清目秀,鼻豐嘴小,五官勻稱諧調。頭有圓光,頭束圓髻。身體比例逐漸修長,有的腿部相當於腰身的兩倍。飛翔姿態也多種多樣了,有的橫游太空,有的振臂騰飛,有的合手下飛,氣度豪邁大方,勢如翔雲飛鶴。飛天起落處,朵朵香花飄落,頗有「天花亂墜滿虛空」的詩意。 西魏至北周時期,出現了兩種不同風格特點的飛天,一種是西域式飛天,一種是中原式飛天。 中原式飛天,是中國道教飛仙和印度佛教飛天的融合:中國的道教飛仙失去了羽翅,裸露上體,脖飾項鍊,腰系長裙,肩披彩帶。印度的佛教飛天失去了頭上的圓光和印度寶冠,束起了髮髻,戴上了道冠。人物形象完全是中原「秀骨清像」形,身材修長,面瘦頸長,額寬頤窄,直鼻秀眼,眉細疏朗,嘴角上翹,微含笑意。其最具代表性的是第285窟南壁上層的十二身伎樂飛天。

創新時期

隋代的飛天,是莫高窟飛天種類最多、姿態最豐富的一個時代。飛天多以群體出現。

一、是風格特點多樣性,更多的是中西合璧式的飛天。

二、是臉型身材多樣性。臉型有豐圓型,也有清秀型;身材有健壯型,也有修長型。但大多數身材修長,比例適度,腰肢柔細,綽約多姿。

三、衣冠服飾多樣性。有上身半裸的,也有着僧祗支的;有穿無袖短裙的,也有穿寬袖長裙的;有頭戴寶冠的,也有頭束髮髻。

四、飛行姿態多樣性。有上飛,也有下飛;有單飛,也有群飛。但飛行的姿態已不呈「U」字形,身體比較自由舒展。

從總體上說,隋代飛天是處在交流、融合、探索、創新的時期,總趨勢是向着中國化的方向發展,為唐代飛天完全中國化奠定了基礎。

鼎盛時期

唐朝時,敦煌飛天逐步進入成熟時期,藝術形象達到了最完美的階段。這時期的敦煌飛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飛天的風貌,是完全中國化的飛天了。唐代時期的飛天具有奮發進取、豪邁有力、自由奔放、奇姿異態、變化無窮的飛動之美。這與唐王朝前期開明的政治、強大的國力、繁榮的經濟、豐富的文化、開放的國策、奮發進取的時代精神是一致的。 唐代後期的飛天,由於政治的原因姿態上歡快和自由的動感已經消失了。艷麗的衣飾消失,出現了清新淡雅的服飾,人體由豐腴圓潤變得清瘦,神態也變得安靜平和,早期的進取向上的意境也以消失。*[3]

藝術形式

動態的美感

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造型最吸引人的藝術特徵是其動態的美感。「飛天」這個名字就形象地說明了一切。飛天形象最關鍵是「飛」,即讓飛天在莫高窟石窟的壁畫上飛翔起來,這為創作帶來了新的難題。但是中國古代的工匠,以別出心裁的創意和表現手法,突破普通人的視覺限制,將飛天真正地呈現出來,在浩瀚無邊的佛國天空中自由翱翔。創作者為了使飛天呈現出真實飛翔在天空的視覺感受,非常注重對飛天身體形態的表現。通過扭動的腰肢、翻曲的手臂,以及衣服上的衣帶隨風飄舞,給人以自然靈動的美感。飛天的動態美感不僅體現在身形與體態方面,巾帶的表現也增強了畫面的動態效果。巾帶不僅是飛天在舞動身姿時的道具,更表現出飛天清新飄逸的特點,給人以逼真的視覺感受。如第321號石窟,洞窟西面的石壁佛陀旁邊,各有兩個身材修長、翩翩起舞、雙腿上揚的飛天,她們的衣服隨風飄逸,巾帶也隨之舞動,飛舞的巾帶是身體長度的三倍,中間有飄旋的花朵,下方有流轉的彩雲。整個畫面動感十足,表現出佛教天神俯瞰世間、心懷憐憫的情懷,凸顯了宗教的藝術美感。

炫麗的色彩

色彩是美術中最直觀,同時也是最強烈的視覺表現形式。雖然隨着時間的流逝,莫高窟壁畫的色彩逐漸剝落,但從殘存的色彩依然可見當初炫麗的色彩。飛天的色彩炫麗奪目,注重色彩間的對比,不僅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更是飛天的靈魂所在。飛天的設色十分豐富,通常先確定整幅畫的主色調,再根據飛天的性格設定人物色調。人物的設色為營造神秘感,通常採用礦物顏料,色彩艷麗,不容易變色。飛天的皮膚一般為白色、黑色或黃色,採用古樸的畫法,呈現出靈動而不失宗教神秘感的人物形象;而衣着則採用艷麗的顏色,如紅色、棕色、藍色等,以強調與膚色的對比,以展現出飛天的人物特徵。

優美的線條

線條是人物畫,乃至中國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中國畫的靈魂,具有獨立的美感。人物畫以線條為造型手段,通過曲線的形式表現整體畫面的美感。線條經過魏晉、隋唐時期的發展,已經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飛天優美的線條不僅體現在婀娜多姿的身形上,而且體現在舞動的衣袖與巾帶上。看似簡單的巾帶,卻有着巨大的作用,鮮明顯示出人與神的不同,表現出飄逸動感的精神內涵。敦煌壁畫中飛天的衣着與巾帶表現得十分輕盈,衣着線條流暢、靈動飄逸,甚至有現代畫家用尺去衡量巾帶,發現無論飛天身體以何種角度飛翔,絕大部分巾帶都在45度範圍內呈「S」形狀延長分布,只有極少數垂直分布,以增強飛天的視覺感受。在衣服內部的線條處理上,通過細膩的線條描繪,凸顯飛天的靈動與飄逸。*[4]

視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