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敦煌組詩:朝聖(楊煉詩歌)

《敦煌組詩:朝聖》是詩人楊煉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目錄

作品原文

朝聖的道路

遠遠追逐着侯鳥的背影

向西飛入沙礫和傍晚


向西

黃昏之火展開你的傳說

岩石在流放中燃燒

紅色的蒼茫,從歷史走來

一匹巨大的三峰駱駝

主宰沉默


朝聖的道路上

光把陡峭的天空編成摺扇

瓦藍的牆,夢的釉彩

第一陣眺望只留下墓地和箴言

夜,張開你小小廟宇前的寬闊庭院

信仰的塔古老、乾裂、深深傾圯

兩眼中神聖化為大地的星辰


哦三危山,你的生命

來自名字以外的另一個生命

在夕陽的世界,超越了人類的高度


所有被黑暗劫走純真的田野羨慕你

你是第一朵不向破曉奉獻的蓮花


你是聖地。偉大的岩石

像一個千年的囚徒

有雕塑鷹群的狂風雕塑着茫茫沉思

春天與流沙匯入同一空曠

這棕黃的和諧里浸透你靜的意志

時間風化了的整個記憶之上

樹木被描繪,充斥綠色的暴力

你是河床下滲漏的全部清涼和願望

又從富有節奏的手指湧出

掙脫詛咒,緩慢過濾的痛苦

在這裡找到豐滿的形象


愛情陷進虛幻而你從虛幻醒來

深藏奧秘,在夕陽的世界孤獨佇立

腳下的孩子,被踏成一抹粗糙的煙塵

世紀堵住喉嚨,發不出一絲哼聲

東方的奇蹟呵——

與嘴唇接吻的黎明,像死亡的祝福

在藍天迴蕩

昏昏欲睡的頭顱花白了

曬黑的肩膀繼續生長

海市蜃樓,曾經相信過多少回

因此寧願渴望危險的黃昏

一個沉重又沉重的傳說


追求的痛苦,納入終點的痛苦

真實的傳說,迫使聽眾變成傳說

夜要求一切——

隕落的軀體、強壯的均衡、群山個氣魄

而你還將升到它們之上嗎

從一種美躍入另一種美

你的海再次沸騰,你的鷹在黑暗的王國

等候開闢出新的大陸?

垂死的母親,又一輪衝動、激盪、惶惑於光明

被同一顆貧血的太陽抓住、搖撼、剝奪靈魂?


你,三危山,哪兒也不去

一面巨大的銅鏡

超越人的高度

以時間的殘酷檢閱自己

神聖從來是安寧的


只要看着風把一座座攪亂視線的墳墓磨平

只要傾聽一代代寄託夢想的心的和聲

只要沉思,並抬起頭

間或數一數耐不住寂寞燒盡的星

就是最好的慰籍


神聖永遠是安寧的

作者簡介

楊煉(1955-),男,出生於瑞士伯爾尼,祖籍山東,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尤利西斯獎」評委。[1]

1974年高中畢業後,在北京昌平縣插隊,之後開始寫詩,並成為《今天》雜誌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楊煉以長詩《諾日朗》出名,1988年被中國內地讀者推選為「十大詩人」之一,同年在北京與芒克、多多等創立「倖存者詩歌俱樂部」。[2]

楊煉的作品以詩和散文為主,兼及文學與藝術批評。其詩集八種、散文集兩種,與眾多文章已被譯成二十餘種外文,在各國出版。他不停參加世界文學、藝術及學術活動,被稱為當代中國文學最有代表性的聲音之一。《大海停止之處》、《同心圓》等被稱為楊煉的代表作。《大海停止之處》以特定的組詩形式,把外在漂流轉為一場內心之旅。《同心圓》更是取消了時間概念,直指人性不變之處境。[3]

如果說,楊煉屬於當代中國最早達成了詩的自覺、嘗試建立自洽的個體詩學,並用以指導自身寫作的詩人之一,那首先是因為他最早深切體驗並透徹反思了母語現實和文化的雙重困境,由此拓開一條決絕的向詩之路。「一顆無法孵化的心獨自醒來」(《半坡·石斧》,那一刻也就是孤獨的漂泊之旅啟程的時刻。[4]

從澳大利亞到新西蘭,到美國到德國再到英國,二十年來楊煉漂泊的足跡印遍了大半個世界,其要旨或許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即以生存方式的簡約,換取精神宇宙的豐富。在他的身後,不斷矗立起以他所鍾愛的組詩形式構成的紙上建築群。那是他的世界,一個足以與他走過的世界相對稱的同樣浩瀚,同樣深邃,同樣生生不息的漢語詩歌世界:《面具與鱷魚》(1989)、《無人稱》(1991)、《大海停止之處》(1992—1993)、《同心圓》(1994—1997)、《十六行詩》(1998—1999)、《幸福鬼魂手記》(2000)、《李河谷的詩》(2001—2002)等。此外,他還以類組詩的結構創作了長篇散文《鬼話》(1990—1992,由16篇構成)、《十意象》(1994)、《那些一》(1999,由5篇構成)、《骨灰瓮》(2000)、《月蝕的七個半夜》(2001,由7篇構成)等。這些作品,再加上他此一時期的二十餘篇理論、批評文章,如同由一個看不見的中心(虛無的中心)興發,波向四面八方的道道漣漪,構成了他創作自身的「同心圓」。「同心圓」既是他個體詩學的核心概念,是他心目中的詩歌秩序圖像,也是他把握生存,語言臨界點的方式。[5]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