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教宗儒略一世

教宗聖儒略一世拉丁語Sanctus Iulius PP. I,?-352年4月12日),337年2月6日至352年4月12日在位。

教宗
聖儒略一世
Sanctus Iulius PP. I
羅馬主教
來自 新浪博客 的圖片
就任 337年2月6日
卸任 352年4月12日
前任 教宗馬爾谷
繼任 教宗立柏
個人資料
本名 Julius
出生 (日期不詳)
羅馬帝國羅馬
逝世 352年4月12日
羅馬帝國羅馬

目錄

一、聖儒略一世教宗的譯名

聖儒略一世(St.Julius I)教宗,又譯聖猶理斯一世、聖尤利烏一世、聖猶利一世、聖猶利烏斯一世、聖朱理一世、聖朱利厄斯一世、聖尤里烏斯一世等。

二、聖儒略一世教宗的簡介

聖儒略一世教宗是意大利羅馬人,公元337年2月6日繼聖瑪爾谷之後任羅馬主教,成為天主教史上第卅五任教宗。聖儒略一世登上教宗寶座的那一年,也是君士坦丁大帝臨終前成為第一個基督教皇帝的那一年(一說是聖西爾物斯德肋一世教宗時領洗313~335在位)。

聖儒略一世教宗任期十五年,他執掌教會時期,主要是維護 「三位一體」 的正統信仰;反對異端派,並使教宗的地位進一步提高,居於各地領先地位。

聖儒略一世教宗在羅馬建設了許多教堂。公元352年 4月12日逝世。

三、時代背景

平反聖亞大納削

聖儒略一世教宗當權時,仍然受亞略派的挑戰,教宗擁護亞歷山大主教聖亞大納削(St.Athanasius,295~373),支持他同亞略異端派作鬥爭的策略。

公元338年,聖儒略一世教宗平反了因抗拒亞略異端,而遭放逐的聖亞大納削;但有些神職人員,仍然與聖亞大納削為敵,拒絕服從他的領導。

公元339年教宗聖儒略一世容許受亞略異端派廢黜並驅逐的聖亞納大削主教在羅馬避難。

公元340年召開的羅馬會議上,聖儒略一世再次肯定聖亞大納削的觀點,表示支持他的主張。

公元342年或343年,聖儒略一世教宗為了聯合西方各主教反對亞略異端,統一基督教教義,特意為此事召集會議,審查雙方理由。為亞大納削平反;批駁亞略異端。

聯合譴責亞略異端肯定教宗的優越地位

公元342年(或343年)召開的這次會議,地點在薩爾迪卡(撒爾底迦、賽理清C.Sardicence今保加利亞索菲亞),出席會議的大多數主教都來自西部教會,經過討論,會議承認了羅馬教宗在教會中擁有最高權威,承認了31省主教會議向羅馬主教申訴的權利,還規定主教產權糾紛由教宗裁決,從而加強了教宗在處理教務中的權力。

聖儒略一世批駁了亞略(Arius,250~336)派對聖亞大納削的指責,宣布恢復聖亞大納削的職務。出席會議的東部主教對會議決議不滿,中途退出。他們首次召開對立的宗教會議,做出了與他相對抗的決議,這是東西部教會在宗教上第一次表現出明顯的分歧。

聖亞大納削返城履職

在會議宣布聖亞大納削的主張是正確的。但由於種種阻撓,聖亞大納削於4年後( 346年)方能返任執行主教聖職。途經羅馬時得到聖儒略一世教宗的熱情招待。聖儒略一世教宗並修書祝賀亞歷山大城信友重獲賢明神牧(指聖亞納大削)的領導,求上主降福他們。

四、在位時間

聖儒略一世教宗,在位的時間是公元337年2月6日至352年4月12日,長達十五年。他在位期間為教會作出了巨大貢獻。

五、重大貢獻

1、平反聖亞大納削的主教身份。

2、譴責亞略(Arius,250~336)異端,捍衛三位一體的正統信仰。

3、公元341年致安提約人書,論述教宗首席地位(DS132)。

4、公元342或343年,或343至344年召開賽理清(撒爾底迦、薩爾迪卡 C.Sardicence)宗教會議,討論教宗的首席地位(DS133~135)。

5、公元344年,大會上聖儒略一世教宗書,論羅馬教宗的首席權(DS136)。

6、在羅馬建設大量教堂。

六、教會紀念

教會每年4月12日,紀念聖儒略一世教宗。 [1]

譯名列表

參考文獻

  1. 第卅五任教宗 聖儒略一世_彭振坤_新浪博客 2016年11月28日 聖儒略一世(St.Julius I)教宗,又譯聖猶理斯一世、聖尤利烏一世、聖猶利一世、聖猶利烏斯一世、聖朱理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