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德薩
敖德薩(Odessa)是烏克蘭南部城市,重要工業、交通、文化教育和旅遊中心,敖德薩州首府。城市面積160平方公里,人口106萬,是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工業、科學、文化以及旅遊中心。位於德涅斯特河流入黑海的海口附近。全市分為6個區,人口114.1萬。敖德薩建於1415年,原是韃靼人的一個居民點,稱卡吉貝伊。1795年起改稱敖德薩。1805年為諾沃羅西斯克邊疆區行政中心。氣候怡人,溫度與濕度適中,由於天然海港常年不凍,在水路運輸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黑海明珠」。它同世界60個國家的200多個港口有來往,承擔着原蘇聯50%以上的對外貿易貨運任務。著名的黑海艦隊駐守此地區。[1]
目錄
地理
敖德薩位於北緯46.46'東經30.74',處於梯形山丘之上,俯瞰著小港灣,並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以南443公里。
氣候
敖德薩為中等大陸性氣候,氣候溫暖而乾燥,四季比較鮮明,有一個溫和的冬季和較長較熱的夏季。一月的平均溫度為-2 °C(29 °F),七月的平均溫度為7月22 °C(73 °F)。每年降雨量只有350毫米。一年290天的陽光日曬。冬季氣溫基本在結冰點附近徘徊。[2]
人口
文化
敖德薩是烏克蘭重要的文化中心,烏克蘭一些著名高等學府均集中於此,是座大學城,市內有敖德薩大學、敖德薩音樂學院、敖德薩工業大學、敖德薩海運學院、敖德薩食品工業大學、敖德薩氣象學院、農業學院、冷凍學院等14所高等院校,25所中等專業學校;還有圖書館、影劇院、博物館等文化設施。此外還有泥療地。該城市散發着歐洲文化濃郁的芳香,是烏克蘭人的文化聖地。
經濟
敖德薩是原蘇聯的機器製造業中心之一。市內有機械製造、木材加工、建材工業、石油加工、化學工業、食品工業和輕工業。以機械製造、化學及食品工業為主要部門,生產機床、農機、船舶、起重機、電影放映機、化肥、染料、石油產品和罐頭食品等。重要國內及國際港口,年貨物吞吐量2000萬噸以上。70年代後期,市東30公里處建深水港,可停泊大型油輪和裝運集裝箱]貨物。有兩條主要鐵路幹線及多條公路匯集於此。有建於1865年的敖德薩「梅奇尼柯夫」大學等十多所高等院校和多所科研機構。設有天文台、考古博物館、東西方藝術博物館等。沿海一帶為著名旅遊、療養地。
發展歷史
始建於古希臘,15世紀見於史籍。1791年併入俄羅斯。 1794年由葉卡特琳娜二世建立的,效訪了彼得大帝興建聖彼得堡,修建了這座「通向黑海的窗口」城市。 1819~1859年闢為商港,促進城市發展。因為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敖德薩成為一個貿易,工業和科技中心,在歐洲具有重要的意義。成立一百年之際,敖德薩在人口和經濟實力方面成為俄羅斯帝國當中第四位的城市,次於聖彼得堡、莫斯科和華沙。 19世紀末,通向基輔和利沃夫鐵路建成,港口吞吐量擴大,敖德薩成為僅次於聖彼得堡的全俄第二大港。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俄羅斯內戰期間它免於戰亂,十月革命後,新建和改建了30多個工廠企業,1940年工業產值比1913年增長8倍。 1941年10月至1944年4月城市被德軍占領,遭到嚴重破壞。 1948年已完全恢復。
旅遊
溫和的氣候,多樣的海灘和暖和的海水吸引了成千上萬的遊客來到這裡,使得它獲得了「南部棕櫚」的美稱,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和療養勝地。城市建築新穎而雄偉,風格各異。從市中心半圓廣場通向海邊的「波將金」紀念石階共有192級,寬達30米,這是為紀念1905年的波將金軍艦起義而命名。海濱林蔭道兩側有19世紀建的沃倫佐夫宮、波托茨基宮、市杜馬、新舊證券交易所等。此
外還有泥療地,到這裡可以進行泥療、鹽水療、海水與人造礦泉水浴療以及海水浴、日光浴和空氣浴等。和海港大街並行的林陰大道,更是讓旅遊者駐足。宏偉的路邊建築,建築上雕塑的人性美女,顯現古俄羅斯烏克蘭人的智慧。 敖德薩人熱情好客,會儘可能的理解你的意思。自古以來,烏克蘭就作為國際貿易城市,呈現出一派繁榮景象,漫步在城市中,您將全然忘卻自己是個外國公民,因為城市裡充滿一片祥和、自由、愜意的氛圍。[3]
交通
敖德薩市交通發達,定期班機直達我國天津、烏克蘭首都基輔及莫斯科、柏林等;火車方便,航海運輸業發達,與世界百餘家國家600餘港口(含天津、青島等)通航。中國遠洋運輸公司在敖德薩設立辦事處已多年。 可以乘船到達羅馬尼亞、阿爾巴尼亞、保加利亞、法國、意大利、希臘、土耳其等國。
港口
港烏克蘭大商港位於黑海西北岸的敖德薩灣內,港市之東北。南至康斯坦187海里,至瓦爾納242海里,至伊斯坦布爾348海里,東至塞瓦斯托波爾157海里,諾沃羅西斯克363海里。港區南北伸展,有十來個突堤,兩端和外側有數條短防波堤。 敖德薩氣候怡人,溫度與濕度適中,由於天然海港常年不凍,在水路運輸占有重要地位,被譽為「黑海明珠」。它同世界60個國家的200多個港口有來往,承擔着烏克蘭50%以上的對外貿易貨運任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