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小河邊(尹燕忠)
作品欣賞
故鄉小河邊
我愛故鄉,更愛故鄉的小河,它是我心中美麗的河。
我的故鄉在玫瑰之鄉的北大門,三面環山,西鄰黃河。村中有條小河拐着彎到了村西,將碧清的水涌動到母親河裡去了。 旭日初升,更給小河染上胭脂,黃昏時分,夕陽、晚霞又把小河裝扮成一條彩練,襯得那些花草樹木金金灑灑的。小河邊芳草綠樹,各種形狀的鵝卵石(當地谷稱「老鴰枕頭」)鋪在金色的沙土上,父親把我掮到肩上,一邊與布穀鳥對着謠曲兒:
「咣咣搗杵,
你在哪裡?
我在山口,
山口開花,
我吃洋姜(jia),
洋姜有蜜,
放你地狗屁!」
渾厚宏亮的嗓子喊完,一陣爽朗的笑,震撼的樹葉打顫兒。然後他把我輕輕的放在地上,又給我揀起老鴰枕頭來了,我也尋覓了好幾塊,高興的跳躍起來了,小河的北邊刮來了微微的風,飄來了麥花兒的香味兒,麥子打苞了,灰色的野兔子伸頭掖貓的看,倏忽又竄了,幾隻狗「嗚嗚嗚」跑過去了,兔子躍上了山,上山兔子下山的狗,狗傻眼了,只能停下,呆望着兔子跑進大山青紗帳里去了。
夏天的傍晚,微風拂面,慵懶的龜爬到谷地曬太陽,或到颯颯作響的紅高梁地里產蛋,明天上午,有個梢子榜穀子地,就急火着忙的搶拾了十幾枚烏龜王八蛋,裝兜里了,他認為是山雞蛋,不料擠破了幾枚,裡邊卻是蠕動的小烏龜,有個外號叫「大喇叭筒子」的就喊出去了,唉喲喂,梢子「裝王八蛋了呀。」不想卻成了咒人的話,梢子就急眼了,但無辦法,他這名字就叫響了哩。 後來,我隨父母親也下地玩耍,或幫大人薅草,在穀子,高粱地里也拾到了烏龜蛋,那時我還小,揀到後仍放回原處。還有蚌,浮在水面,吐出粉紅的肉,真可愛。 葦子拔節,麥子打苞,螃蟹吐沫,魚打漂兒,蛙聲如鼓,鳥跳枝鬧,真喜人。 那時的鳥不怕人。
就說那彩斑鳩吧,它挺秀氣,但壘窩的技術不高,那窩是將不多的小樹棒搭在樹杈上,且極簡陋,疏疏的若篩底,有急急風就把蛋刮在草窩裡,我便又揀起,爬樹放到窩裡,那大斑鳩高興地「咕咕」叫,不多日,就有嫩黃的小嘴探出巢外,等覓食的父母歸來…… 幼時,我就在這美麗的小河邊聽老爺爺老奶奶講那老掉牙的老故事,挺有滋味,我聽得入迷。 小河邊有個叫齊三的老藝人說大鼓書,說的有三國、水滸、楊家將、岳飛傳、響馬傳之類的,故事曲折,跌岩起伏,動人魂魄,激勵人心,使我愛美憎惡,終生難忘,也很懷念藝人齊三先生,聽人說他五十多歲就死了,兒子繼承了他的說唱藝術。他是河西人,自六七十年代以來,玫瑰之鄉的人從未見過齊先生。他年輕時曽住在西土寨村,人們十分懷念先生這位曲藝家。
小河邊也演繹着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故事,小河流淌着小村人的悲歡離合。 哦,永遠的故鄉,永遠的小河……
2021、2、24日晚上[1]
作者簡介
尹燕忠,男,中共黨員,山東省報告文學協會會員、山東省散文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