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文明
政治文明 |
中文名稱: 政治文明 背景: 黨的十六大 目的: 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 性質: 文明與文化 |
黨的十六大號召我們,要"不斷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推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三個文明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根本任務,又是長遠目標。[1]
目錄
含義
題記
文明與文化都有物質的政治的精神的屬性,文明是文化發展的結果,是先進文化的具體內容和表現形式。應用寫作作為一個學科是文化的組成部分,作為一個運作過程是文化建設的工具,也是文明發展的紐帶,因此繁榮發展應用寫作,有利於推進三個文明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以上內容節選自《應用寫作》雜誌2004年第1期《三個文明建設與應用寫作振興》)
理解角度
從現代的意義上理解政治文明,我們可以有以下三個角度:
一是,政治文明意味着一種得以產生並具有持續生命力的政治形態。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說有資本主義的政治文明,也有社會主義的政治文明,當然也有人類共同的政治文明。
二是,政治文明意味着社會政治領域的進步,因為所謂文明通常可以與進步同義。在這裡,所謂政治進步的問題,主要是指人類用和平協商的辦法,解決政治難題以及擺脫政治困境的有效性的程度,包括制度的發明以及技術的設計等等。
三是,政治文明更意味着政治的發展。文明本身也是一個代表着發展的概念。與經濟的發展情況一樣,政治也有一個發展與不發展的問題,也有一個評價政治發展與不發展的指標問題。研究政治發展的學者一般認為,所謂政治發展,大致上可以有以下一些評價指標:(一)有關民主、自由、法治等現代政治意識和政治觀念已經在社會形成廣泛的共識,並成為指導人們從事政治活動、參與政治生活的基本準則;(二)政府結構及其功能的專門化以及政府治理社會能力的提高;(三)社會政治參與渠道的擴大以及民眾政治參與的普遍性和有效性。
具體講,政治文明指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進步狀態和政治發展取得的成果,主要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觀念兩個層面的內容。在政治制度層面,主要表現為由於經濟基礎和階級力量對比的變化所引起的國家管理形式、結構形式的進化發展,即政體或國體、政體範圍內的政治體制、機制等方面發展變化的成果。如代議制民主的確立、選舉制度的推行、司法制度的近現代化、政黨制度的建立、文官制度的形成等等。其中,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是政治制度文明發展的最重要成果。在政治觀念層面,主要表現為政治價值觀、政治信念和政治情感的更新變化。如民主、自由、平等、人權、正義、共和、法治等思想觀念的形成、普及和發展,以及人們政治參與意識的普遍增強等等。政治觀念文明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精神文明的其他部分一起,為政治文明的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建立是人類政治文明發展的最新成果。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必須按照社會主義政治生活的發展規律,全面加強政治建設,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
本質
中共十六大報告中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這是我國生產力發生深刻變革,生產關係不斷發展之後,對上層建築領域發展提出的必然性要求。
政治文明其本質是一種回歸主體性的文明,它強調每一個公民都擁有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十六大報告在一系列論述"民享"的基礎上,提出政治文明,其核心意義就在於"民治",也就是讓公民真正成為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政治上的主人。
作用
政治文明所要解決的基本問題可以概括為:一是努力將人類對美好政治生活的構想付諸實踐;二是通過科學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技術設計,提高非暴力狀態下解決政治矛盾和衝突的有效性;三是使所有社會成員在一種文明祥和的政治狀態下各得其所,互愛互信,共存共榮。
走向
政治文明的概念反映了政治發展的一種走向。總體上來說,政治文明的發展使得人類的政治生活越來越平和、越來越合理、越來越能夠有效地解決人類的矛盾和衝突,從而也越來越有利於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
參考來源
- ↑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三個特性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