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西区圣恩堂
基督教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反映了当时一些奴隶和贫民,早期基督教雕塑,主要表现在纪念死者、寄托对来世希望的石棺雕刻上[1]。
基督教于1~2世纪开始流传。罗马帝国于313年颁布《米兰敕令》取得合法地位后,教堂建筑逐渐发展起来,罗马一地就有30余座。5 至 10 世纪西欧的基督教建筑,主要的类型是教堂。早期基督教徒利用罗马建筑作为礼拜仪式之用,没有固定的教堂型制,其中大部分是将罗马的巴西利卡改为教堂。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
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2]是西欧中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彼得教堂。
相关信息
圣恩堂安全排查
为严格落实辖区宗教活动场所疫情防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5月13日上午,河门口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周玉芳对辖区基督教圣恩堂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
周玉芳副主任听取了场所负责人安全管理工作介绍后,实地查看了场所的消防设施、建筑物以及电器、线路等重要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情况,特别是应急照明、疏散通道、用电设施、灭火器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情况,同时要求暂停开展活动,并做好教徒的思想工作;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疫情防控期间聚集和跨境输入输出,凝聚起共同抗疫的智慧和力量,守望相助,共克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