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珥根
撒珥根,外文名:SARGON,基督教圣经人名。
《圣经[1]》是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共同经典,出于希伯来文kethubhim,意为“文章”,后衍意为“经”;希腊文作graphai,拉丁文作Scripturoe,汉译作“经”。基督教的《圣经》又名《新旧约全书》,由《旧约》《新约》组成[2]。
目录
简介
撒珥根(来:sargo{n; LXX: Arna;亚述文:S%arru-u{ki^n,意思是〔神〕确立了王〔权〕”)于主前722至705年统治亚述。从他在主前717至707年于科尔巴特(Khorsabad)所建的王宫内的铭刻,以及在尼尼微及宁录所发现的历史文献及书信,我们可知很多关于撒珥根统治期的详细情况。虽然旧约圣经只有一次提及撒珥根(赛廿1),但他在叙利-巴勒斯坦的战役,对于研究以赛亚预言的历史背景方面,却是十分重要的。
前任亚述王撒缦以色五世围攻撒玛利亚三年(王下十七5-6),直到在主前722年十二月二十日或主前721年一月十八日去世,由撒珥根奏捷,攻取该城。很可能撒珥根在战胜之后就立刻赶返亚述,争取王位。虽然他所取的王号跟英勇的亚加得(Agade)人撒珥根一世相同(主前约2350;*亚甲;*宁录),但有证据显示他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并没有篡位。
撒珥根即位后头几个月,国内就发生严重动乱,结果他赋予亚述城居民一些特权,事件才告平息。主前720年春,撒珥根南下,攻打夺得巴比伦王位的迦勒底人玛尔杜克亚巴拉伊丁拿二世(Marduk-apla-iddina II,即*米罗达巴拉但)。他们在特亚(Der)打了一场非决定性的战役,支持米罗达巴拉但的以拦人和亚拉伯人给他镇压住,无法前进;不过,西部却在此时发生动乱,撒珥根只好立刻撤军,任由米罗达巴拉但继续任巴比伦王(主前721-710)。
在西部,哈马的姚必迪(Yaubi~di)率领大马色、亚珥拔、森米拉(Simirra)、撒玛利亚,可能还有哈塔里卡(Hatarikka),联盟反抗亚述。主前720年末,撒珥根在叙利亚北部的夸夸(Qarqar)附近击败盟军,叫各参与者再次臣服,跟着就消灭拉非亚(Raphia),切断了迦萨的叛徒哈嫩和埃及军队的联系,这支军队由一名司令官指挥,被撒珥根战败。上述解释的由来是把经文中的*“梭”(王下十七4)鉴定为“领袖”(re~e)一词的希伯来译文,而不是某埃及王的名字(JNES 19, 1960,页49-53),或是塞斯(Sais)的君王(s~w = So;BASOR 171, 1963,页64-7)。
这连串战事发生的当儿,以赛亚用迦基米施、哈马、亚珥拔、撒玛利亚和大马色的遭遇作例子,警告犹大人不可参与或信赖埃及的军力(赛十9)。撒珥根从埃及边境回来的时候,将撒玛利亚城的大部分居民放逐,并重建撒玛利亚,作为亚述一个新省份的首都。他们花了好几年时候将异族人迁入撒玛利亚,直到以撒哈顿在位年间,似仍继续进行(拉四2)。
主前716年,撒珥根差遣手下将领(turtan,*“他珥探”)攻打西乃的亚拉伯人,结果埃及法老施肯尼(Shilkanni,即奥梭冈四世 [Osorkon IV])及亚拉伯女王森西(Samsi)都开始纳贡。虽然亚述军捷报频传,亚实突人民却罢黜了由亚述任命的统治者亚希密吐(Ahimetu),改由篡权的伊亚那(Iadna 或 Iamani)治理他们;伊亚那还凭藉埃及的协助,开始了另一个叙利-巴勒斯坦的反亚述联盟。主前712年,同一位他珥探再次奉命攻打亚实突(赛廿1),结果亚实突兵败,沦为亚述的一个省份。位于犹大边境、邻近拉吉的亚西加(~Azeqah 或 Tell es-Zakariye)在这次战役中投降亚述,可见犹大国只是仅仅逃过进一步侵略之险。伊亚那逃往努比亚(Nubia)避难,却被统治者沙巴卡(Shabaka)引渡往尼尼微。
撒珥根在边境其他地方也征战频仍,在主前719至714年间击败了乌拉图(Urart]u)的曼念人(Mannaeans)和鲁萨王朝(Rusas),又把战败的迦基米施(Carchemish)纳为省会。主前710及707年,撒珥根突袭玛代,以镇压山中部族,随即再次出兵对付米罗达巴拉但,后者迫得逃往以拦。撒珥根晚年一直忙于镇压在库末(Kummukh)及他巴尔(Tabal)的叛乱,最后在他巴尔阵亡,由其子西拿基立于主前705年埃波月(Ab)十二日继位。按后人的解释,撒珥根所以不能“葬于家园”,是由于他在主前709年“握住彼勒神(玛尔杜克)之手”,做了巴比伦王后,采纳了亲巴比伦的政策,因而犯罪之故。
参考文献
- ↑ 圣经中最让人感动的10句话,中国日报网,2007-04-30
- ↑ 世界十大最受欢迎的宗教书籍,买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