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能器
換能器是一個科技名詞。
中華文明是一種獨特的文明[1],其文字也是非常獨特的。在世界上所有的國家中,只有中國由於其民族文化強大的包容性與同化性而始終沒有間斷過的文化傳承,這使漢字成為世界上較少的沒有間斷過的文字形式。約公元前14世紀殷商後期出現的甲骨文[2]被廣泛認為是漢字的第一種形式,一直發展到今日,有三四千年的歷史。
目錄
名詞解釋
換能器,是指電能和聲能相互轉換的器件。在回聲測深儀、多普勒計程儀和聲相關計程儀中使用。將電能轉換成聲能的稱為發射換能器;將聲能轉換成電能的是接收換能器。發射和接收換能器通常是分開使用的,但也可以共用一個。換能器的主要性能指標有:工作頻率、頻帶寬度、電聲頻度、諧振頻率時的阻抗、指向性(發射波束寬度)和靈敏度等。按物理特性和使用材料的不同,換能器可分為兩類:磁致伸縮換能器和電致伸縮換能器。前者應用鐵磁材料的磁致伸縮效應,常由鎳或鎳鐵合金製成;後者應用電致伸縮效應和壓電效應,常由鈦酸鋇陶瓷和銑鈦酸鉛陶瓷等介質電材料製成。換能器安裝於船底,其指向性可用波束寬度或半擴散角來表徵。
性能參數
換能器是一種能量轉換器件,其性能描述和評價需要許多參數。換能器的特性參數包括共振頻率、頻帶寬度、機電耦合係數、電聲效率、機械品質因數、阻抗特性、頻率特性、指向性、發射及接收靈敏度等等。不同用途的換能器對性能參數的要求不同,例如,對於發射型換能器,要求換能器有大的輸出功率和高的能量轉換效率;而對於接收型換能器,則要求寬的頻帶和高的靈敏度及分辨率等。因此,在換能器的具體設計過程中,必須根據具體的應用,對換能器的有關參數進行合理的設計。
為了確定換能器的工作狀態,必須求出它的機械振動系統的狀態方程式和電路系統狀態方程式。換能器機械系統的狀態方程式(簡稱為機械振動方程)是換能器處於工作狀態時,描寫它的機械振動系統的力和振速的關係式,而電路系統的狀態方程式(簡稱電路狀態方程式)是描寫電路系統的振動特性的。 由於換能器的機械系統和電路系統是互相耦合的,所以機械系統的振動會影響到電路的平衡,而電路的變化也會影響到機械系統的振動,因此我們總是利用這些方程組分析、討論換能器的工作特性。
應用
超聲波是通過換能器將高頻電能轉換為機械振動。換能器的特性取決與選材和製作工藝,同樣尺寸外形的換能器的性能和使用壽命是千差萬別的。常用的大功率超聲波換能器,應用於超聲波塑料焊接機、超聲波金屬焊接機、各種手持式超聲波工具、連續工作的超聲波乳化均質器、霧化器、超聲波雕刻機等設備。常用的 15KHz 20KHz 28KHz 35KHz 40KHz 55KHz 70KHz等產品 還可以根據客戶特殊要求設計製作非標換能器,以滿足各種需求。
參考文獻
- ↑ 中華漢字:人類發展史上空前絕後的文明瑰寶!,搜狐,2019-07-20
- ↑ 傳統薈萃 | 甲骨文,搜狐,202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