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巴提人
拿巴提人,外文名:Nabataeans,與猶大接壤的一個獨立王國的人民,於主前169年至主後106年出現於歷史舞台。研讀聖經和正史的人往往會忽略他們,原因有二:第一,他們的成就至近年才被發現;第二,他們興盛的時候,有其他重大的事件,包括基督在世及教會的始創等,遮蓋了別人對他們的注意。
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有上帝論、三位一體論、基督論、原罪論、救贖論、因信稱義等。基督教的經典是《聖經》,也稱《新舊約全書》,其中《新約聖經》27卷,與天主教[1]完全相同。《舊約》39卷,比天主教的《舊約》少7卷次經。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聖經》採用不同的譯本,譯法差別較大。基督教重要節日有聖誕節、復活節、受難節、聖靈降臨節(亦稱五旬節[2])、感恩節。
目錄
簡介
猶太人和拿巴提人在希羅時期正值毗鄰,也有政治上的來往。以土買王安提帕特之子大希律的母親就是一個拿巴提人。主前40年,帕提亞人攻打耶路撒冷時,希律逃到拿巴提的首都彼特拉。後來,希律之子安提帕娶了拿巴提極具權勢的王亞哩達四世(主前9至主後40)的女兒,兩國的關係就鞏固下來。然而,其後由於希律棄妻另娶侄女兼嫂子希羅底,兩國因此交惡。
新約也提及拿巴提人在那地區的勢力。保羅在哥林多後書講述他從亞拉伯曠野回來後,險被逮捕的經歷:「在大馬色,亞哩達王手下的提督把守大馬色城,要捉拿我,我就……在筐子裡,……被人縋下去,脫離了他的手。」(林後十一32、33)
拿巴提人的始源已無法確定。他們崛起為一地方勢力並且日漸富庶,跟他們起初的傳統生活截然不同。從前他們是一支亞拉伯遊牧民族,沒有房屋,沒有農田,後來他們卻在農業和水利發展方面有極大的成就。他們控制了往來印度和南亞拉伯與地中海國家的商隊路線,獲取了大利;故亞拉伯南部極可能是他們的家鄉或大本營。然而,由於「拿巴提」跟以實瑪利之子,也是以掃的妻舅「尼拜約」的名字音近,有人便提出拿巴提一名是源於尼拜約(創二十五13,二十八9,三十六3)。
拿巴提最著名的文化遺蹟就是位於彼特拉的喪葬碑文。碑銘盡多亞蘭文,在蒲草紙和陶片上的銘文是草體的,在錢幣和供獻之物上則是標準的寫法;這些草體的寫法似是阿拉伯文字的前身。他們採用亞蘭文,又敬拜敘利亞諸神,顯示了他們是採取實用主義,適應四周充滿敵意的環境。他們創作的天分,即把珍貴的水源引至乾旱之地以維持生命,只有他們拜占庭時期的子孫方可比。
參考文獻
- ↑ 如何正確區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這個終於搞清楚了,搜狐,2019-01-05
- ↑ 五旬節的意義,我愛歷史網,2020-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