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招携镇地处乐安县南部,镇政府所在地距县城33公里,是省定扶贫开发重点乡镇之一。招携镇东与南村乡金竹乡接壤,南和永丰县交界,西以湖坪乡为邻,北承增田镇,区域面积为268平方公里。全镇共有20个村委会,3个林场,1个香菇厂,计137个村小组;拥有人口22531人,其中农业人口19234人,农业户4549户,全镇耕地面积24191.8亩(其中旱地1170亩)。2006年,全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到462户,从业人员3224人。赣语为当地方言。

目录

区划人口

辖区21个行政村、林场、厂,风别是港田村、汗上村、茶园村、瓦子场村、坝上村、杭村村、坪头村、青里村、南槽村、午田村、饶坊村、望仙村、肖坊村、东炉村、山湾村、坪上村、高望村、下严林场、奁田林场、银口林场、香菇厂。共137个村小组,现有4708户,人口22531人,其中农业人口19234人,农业户4549户。

自然地理

全镇耕地面积24191.8亩(其中旱地1170亩),人均1.35亩,粮食总产11311吨。镇域地理座标介于北纬2650至2745之间,地处华南气候区与华中气候的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乐安县南部,距县城37公里。土壤多为厚中层,属有机质酸性结晶岩类红壤及泥质岩类红壤。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初霜期平均在11月20日,终霜期平均在3月5日,无霜期平均为258天,年降水量1741毫米,年平均气温为17.1℃,极端最低气温-11.7℃,极端最高气温40℃,≥10℃的活动积温5339.9℃,平均年日照时数1646小时。乌江河蜿延境内,流向“千古一村流坑”,还有许多大小溪流,错纵其中,全县最大的水电站——山坑电站坐落在该镇境内,电力资源丰富。没有大的厂矿,空气和水质良好。

自然资源

招携镇拥有丰富的地表资源,山林面积289562亩(其中毛竹林8万多亩,油茶林近1万亩)。依托木竹资源优势,兴办了以昌乐木竹加工厂、乐顺工艺品厂、恒盛工艺制品厂、龙泰竹制品有限公司为主的木竹加工企业;地下资源也极为丰富,有钨、锡、金、银、铜、石灰石、莹石矿等矿产资源,发展了以点石牌水泥厂、扬盛大理石厂为主的建材业;同时还拥有巨大的水能资源,乌江河蜿延招携境内,流向千古一村流坑,境内有众多的大小溪流,全县最大的水电站——山坑水电站坐落在该镇境内。[1]

经济发展

该镇着力优化政策环境、政务环境、人文环境和法制环境等经济发展软环境,进一步营造更好的开放优势,帮助一切来招携的投资者解决实际问题,让一切在招携的投资者获得成功,给他们办好每一个项目,为每一个投资者搞好服务,在保护“投资成本最低、回报最快、效率最高、信誉最好”的优势上吸引外商来招携投资。截止目前,该镇已引进外地客商6户,筹建农贸市场、兴办木竹加工企业、建材业等。

社会事业

近年来,该镇围绕改善招携发展环境,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充分依托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加大了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交通条件得到了改善,修通乐(安)宁(都)公路招携段,高望-银口-招携段公路正在施工。镇村公路全面拓宽,肖坊村、坪上村、南槽村等村级水泥路工程已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基本完成,全镇大部分村开通了程控电话,移动、联通网络已经开通。在搞好水、电、路、通讯等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全镇拥有中学2所,镇中心小学2所,村完小12所,教学点16个,全镇中小学生2500多人,占应入学率90%,中心小学修建了一幢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教学大楼。教学质量在全县名列前茅。全镇的卫生事业较为先进,各村委会都设有医务所,农民看病十分便利,各项公益事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社会稳定、人心团结。 [2]

旅游资源

董尚书墓,位于流坑古村乌江上游的乐安县招携镇鹿源村白鹤形山上。明代墓葬。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此墓由工部施工,礼部验收,有皇帝“敕葬”碑刻。墓前有大条石叠起的神道,两旁有石吏、石马、石羊,保存尚好。登上九级台阶,有三块大石碑,中间是“明故资政大夫、刑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董扩庵先生墓”碑,由吏部尚书、大学士新建张位题写,墓之上端,则立有四围雕满龙云图案的神宗皇帝“敕葬”石碑。

董裕(1537-1606,一说1546-1606),字惟益,号扩庵,为流坑董氏二十一世孙。乐安招携港田村人。明代学者、大臣。万历年间官至刑部尚书。嘉靖四十四年(1565)中举,隆庆五年(1571)考中进士,次年任东莞县令。万历二年(1574)升御史大夫,后“入掌河南”,亲自受理许多冤案,获“再世包公”之称。由于他执法严明,触犯宦官利益,被降为大理寺少卿,数年晋刑部尚书,后告老还乡。次年病逝于乡里,追封为“太子少保”,赐敕葬,祀乡贤。著有《扩庵吟草》、《易经注释》等。传说董裕墓前有个石官史,夜间常跑到离飞鹤形十多里的仙女池去调戏仙女,仙女禀呈玉皇上帝,董裕奉旨查究,查明调戏仙女的正是自己墓前的石文史。执法严明的董裕立即令石武吏砍其头,武吏求情:“姑念初犯,请董爷从轻发落。”后文吏受到割鼻的惩处,如今董裕墓前正立着一个没有鼻子的石文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