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色彩(陈珍秀)
作品欣赏
拉萨色彩
尽管今年的春来得特别迟、来得特别吃力,可是眼前的春天啊,一旦打开她的心扉便处处是繁花、便处处是抵挡不住的盎然生机和五彩斑斓。徜徉在江南的春色里,我不禁想起拉萨的色彩。
凡是去过或是没去过拉萨的人都会将拉萨的天空一致定义为蓝天和白云。是的,那份湛蓝、那些白云,不知成为多少人心中的梦幻。然而,若是你仅仅把拉萨的颜色归结于蓝天白云,未免显得狭隘了些。未去西藏之前,我也是简单地把拉萨理解成只有蓝天白云。去年八月,我有幸参加了《西散原创》在拉萨举行的“2017年度优秀作品颁奖典礼”。在拉萨的几天,我着实领略了拉萨不一样的色彩。
一出拉萨火车站,一座高大的橘红色墙体便呈现在眼前:粉红色的墙体,花纹间隔的出入口标志,加上屋顶上线条分明的照明灯,整个布局无不烘托出一种温馨的色彩。候车室的布局也别具一格:斜梯行外体、上面有很多小型窗户。坐在窗前,一股清新明丽的空气扑面而来。候车室的每一个座椅上都写有“旅客健康登记卡填写处”的字样。在高原,人们的身体能否承受这样的气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考验。这句简单的提示,给人的不仅是一种视觉色彩,更是一种雪域高原的温馨问候,是一种暖暖的关怀色彩!
火车站距我们入住的圣瑞斯酒店就几分钟的功夫。一下公交车,映入眼帘的是那尊高大的雕像。这尊雕像共有五层、三种颜色:最下一层和第三层为玉石白色,第二层和第四层由褐红色构成,最上面的一层为金黄色。金黄色的地球仪上,一匹飞奔的马在仰天长啸。不!它应该是在放眼世界、因为它在世界之巅!我由衷佩服设计者的智慧。雕像下面是一块绿幽幽的草地,一些并不高大但枝叶繁茂的绿树同这片蓝天白云洗涤了我们一路的疲劳。仰望那匹飞奔的骏马,它身后的蓝天白云在它脚底升腾,它又在白云之上飞奔,多么豪迈壮观的高原雄伟发展之色彩啊!
当我第一次戴上那条洁白的哈达,而且是在拉萨这片圣地上戴上这洁白的哈达,我内心的喜悦就甭提了。“哈达”发音贴近藏语“卡达尔”,是藏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一介普通的文学爱好者,能够在拉萨市接受如此之高的礼节,我能表达的只有对《西散原创》主编梅雨墨的感谢、对拉萨市政府领导的感谢,因为这是一种最热情的色彩!
放下行李的我,和成都妹子陈辰迫不及待就往八廓街赶。八廓街的云,我随手就可采摘一朵。八廓街的天空,将蓝天宽摊成境界,将白云广流成胸怀,将八廓街的流光渗透成一片莲池。八廓街,这里没有急躁、没有咆哮,只有温润的石头和虔诚但不躬卑的朝拜。在这里,会让你将所有的功名利禄都销声匿迹。走在这里,你会自觉不自觉地被这光滑的石头活出生命的另一种颜色。
徘徊、久久伫立玛吉阿米的小黄楼前,这是仓央嘉措的歌谣,还是他的张望?天空蔚蓝色的梦,成为永远不过期的信件,成为雪域之王的灯火阑珊。成为仓央嘉措流淌的情,在那个雪夜,无声的马蹄跑过,留下月光。我替仓央嘉措献给心爱的玛吉阿米那首歌吧:“见或不见,我就在那里﹔爱或不爱,我情就在那里﹔念或不念,爱就在那里﹔跟或不跟,我手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怀里、默然相爱”!这小黄楼的色彩,请允许我把它定义为即使是消逝的爱,却也是一种永恒的祝福吧……
去那木措的路上,经幡的紫、红、蓝、白、黄……它们义无反顾地亮出自己的精神气,应和着蓝天白云也应和着我对拉萨的纯情表白。一阵阵风,将五色的经幡吹起来。飞转的经幡,是骄傲袒露神俗那神圣境界的颜色。悬挂在那拉根山口的转幡,是披着香火羽翼的颜色,是以凡人的过错与悲苦化为缤纷花瓣飘落一地、让风雨滤出尘世污浊的颜色,是洗出清静灵魂渴望的颜色。风猎猎,经幡烈烈。风每吹动一次经幡,经幡上的经文就会顺着神的旨意诵读一遍。猎猎的经幡颜色里,有天空、有祥云,有火焰、有江河。有大地的呼喊,更多的是有着朝圣者的一颗颗虔诚的心。这些经幡的颜色,并不混淆,它能让你扔掉傲慢与脆弱,能摒弃放荡与贪欲。烈烈经幡,能猎掉人们内心的锯或斧,从而拥有一颗善良虔诚无比的心。这烈烈经幡,最后汇成天空那道蓝、那片圣蓝。
那木措的颜色,是一池有着度数的水,它蕴藏的是湖面水的平静、是对神的敬意,是一种让你的情感澎湃而又让你的内心淡定淡定无比的蓝。这一池水,用蓝色封面引领着我抵达那片禅心﹔这一池水,也用蓝色充盈你生命的宝光!
登上布达拉宫,布达拉宫的颜色,是我梦里奔跑的那匹马。在布达拉宫的海拔上,我忘记了自己的海拔。因为这里的颜色是有温度的。就算是牛奶白的墙体,它都能给人一种流淌的温暖。布达拉宫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修建的。布达拉宫,这座处于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屹立在海拔3700多米的高原上,它的高度,不仅仅是海拔的高!我想说的是,历史上大多数的和亲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松赞干布也不例外。我不敢、不会、不懂怎样去评价他们的爱情,但我认为松赞干布为了迎接大唐公主修建宫室让文成公主居住,这应该是爱情的颜色吧!无论这红的白的墙体,无不散发出玫瑰的芳香。
走进罗布林卡,我真不敢相信这里的花竟能开得如此美丽:青的、红的、黄的珊瑚樱,金黄的万寿菊,玫红色的天竺葵,蓝白相透的绣球花。挤挤挨挨,似羞涩、又亲近。一朵是一朵的表情,一朵有一朵的姿态,阳光下的它们,安静、默然又那么令人欢欣。这遍地可见的鲜花是一种触摸一次就够矣的颜色。因为在雪域盛开的每一朵花儿都是幸福的,我能够在雪域拥有这些花更是幸福的。罗布林卡里,高原上的阳光打理的花朵通体金黄,通体火红,通体蓝盈……相互微笑的格桑花,生生不息!在这雪域之巅,它们绽放的,是一种幸福的生命之色彩!
离开拉萨的那一天,那经久不息的蓝,在天空、在我的心里舒展、绵延。羊群散落在德令哈、格尔木的草地上。舒缓宁静的草地,明亮的草地之光,羊群睡在天空,睡在白云里。云朵睡在草原上,我的心里早已被这草原之颜色锁定。车窗外,远处的青稞,此季照样以金黄的颜色在阳光下葳蕤着心情。拉萨的颜色,是一种蓬勃的色彩。
离开拉萨的日子,我反复拜读学习了拉萨市文联杨年华秘书长惠赠的《生命在世界屋脊之巅》,读完后感慨万分:杨年华从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西藏最艰苦的地方阿里工作,自然条件的恶劣,并没有影响他的任何一项工作。《生命在世界屋脊之巅》第一章《屋脊有爱》中写道:“说实话,阿里艰苦,人所皆知,但我在1992年从西藏大学毕业后,自愿来到阿里工作,已有六年了。在过去的日子里,有坎坷也有打击,甚至有了万念俱灰的境地。然而我还是深深地爱上了阿里,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建设阿里的光荣使命,只要在这儿一天,我就会奋斗一天”。杨年华秘书长不仅说了,而且做到了这些。到阿里工作,一做就是十六年。他开拓出的文化事业,仅获得的奖状、奖杯等垒起来比人还高。杨年华被誉为“为西藏文化传播而奔走的人”。报告文学《雪域之魂》是专门为纪念孔繁森而稿。杨年华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珠峰文学艺术奖”等奖项,文学创作的铿锵脚步,他从未停过……
每次读到杨年华要在平均海拔4500米,气候恶劣、温度可以降低到零下40℃的阿里工作的情形时,我的心里莫名地升起一种敬意:人们将西藏誉为世界屋脊,阿里则是世界屋脊的屋脊。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干就是十六年,杨秘书长的《生命在世界之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是世界之巅的生命色彩!
我心仪拉萨,心仪拉萨的色彩……[1]
作者简介
陈珍秀,贵州省天柱县人。现就职于贵州省锦屏县三江中学。工作之余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偶有作品发表于各种杂志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