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穆古城
拉穆古城是東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殖民地,並保持着它的傳統作用。作為非洲斯瓦希里文化的發源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肯尼亞拉穆古城仍保留着傳統的生活方式。
中文名 拉穆古城
外文名 Lamu Old Town
國 家 肯尼亞
所屬洲 非洲
批准時間 2001
目錄
簡介
作為非洲斯瓦希里文化的發源地,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肯尼亞拉穆古城仍保留着傳統的生活方式。在飛速發展的世界面前,古城的人們正在尋求發展與傳統之間的平衡。位於肯尼亞東部的拉穆古城其實就是一個瀕臨印度洋的小島。一踏上這個小島,就會有種時空倒轉的感覺。港口邊矗立着幾個世紀前的大炮,手工藝人們在一鑿一鑿地雕琢木門。數百年來,島上惟一的交通工具就是驢。出島,進島如果不是騎驢就要乘船。狹窄曲折的街道只能供步行者或者是驢子來往。島上共有2萬多漁民居住,都是虔誠的穆斯林,男人們仍然穿着長袍,女人用黑邊布把自己包裹的嚴嚴實實。這裡大多數建築的歷史都能追溯到中世紀,至今十分完好。拉穆人吸收着外來的一切,異域文化特別是阿拉伯文化深深地影響着拉穆古城。謝赫艾哈邁德·巴達維的祖祖輩輩都生活在古城,到他已經是第十代了。
建築特色
拉穆建築的三大特徵,為繁複雕花的木門、門前的玄關,和內藏的中庭,其中門前玄關,相當於大門往後退出一個空間,多砌出兩條與門垂直的石椅,這一點是顧及回教婦女不得拋頭露面,為讓外人造訪留在門外談事而建[1] 。今天的拉穆鎮雖小——從這頭走到另一頭僅需要40分鐘——但是,鼎盛時期的痕跡仍然很明顯,儘管常常遭到破壞。許多19世紀的大官邸仍然存在;使房屋變的雅致的新雕刻門、複雜的珊瑚製品以及硬木家具在這個島上仍然能找到。長久以來,拉穆的商人們漂洋過海到達波斯灣甚至遠至葡萄牙,他們不但帶回了異國的商品,更帶回了異域的文化。經過了與本土文化逐步的磨合,最終形成了今天拉穆當地班圖人獨特的語言與生活方式。傳自波斯灣的銅製造型大門,以及獨特的古老珊瑚建築都是拉穆文化的驕傲。
文化
19世紀末蒙巴薩取代拉穆的貿易地位,1890年皇家東印度公司接管海岸省份,沿着港邊蓋了不少房子,與回教領袖共同管理拉穆,1963年隨着肯尼亞獨立,拉穆也正式回到非洲的懷裡,以其獨特的文化,吸引眾多旅客的眼光。拉穆古城是最能代表肯尼亞乃至整個東非歷史的遺蹟。早在公元8世紀,阿拉伯人就在這裡建立集鎮,同時帶來伊斯蘭文化,至今島上還是清一色的穆斯林。公元10世紀,拉穆古城的大規模興建正式開始[2] 。外來伊斯蘭文化融匯當地土著文化後形成了斯瓦希里文化,與英語同為肯尼亞官方語言的斯瓦希里語也在這裡誕生。今天,斯瓦希里文化已經成為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等東非國家的主流文化。21世紀的拉穆,跟300多年前並沒有太大差別,遺世獨立的地理位置,彷佛讓不斷前進的時代也遺忘了它……石造城鎮、雕花木門,蒙面的非洲婦女、戴着圓帽的黑人男子、穿着長袍的小孩、載着貨物的驢子,皆在狹窄的巷弄里鑽進鑽出,一天五次的回教吟唱祈禱,清朗地在小巷裡迴繞,來這裡旅遊,很自然地就會跟着放慢速度,回到過去。
歷史
作為肯尼亞最古老的居住城鎮,拉穆有一個豐富而燦爛的歷史。這個鎮是從索馬里到莫桑比克這些斯瓦西里最原始的殖民地中之一。從狂暴的葡萄牙入侵到後來17世紀的阿曼統治,它一直是一個繁榮的港口城市。直到20世紀初拉穆的經濟一直是以奴隸為基礎。當1907年奴隸製取消以後,這個島的經濟受到很大的衝擊。直到最近隨着遊客的進入才使它的經濟獲得了新生。地處離島的拉穆,是史瓦希第文化的重鎮,史瓦希第(Swahile)是阿拉伯文的「海岸」一意,史瓦希第語結合班圖語和阿拉伯語,通用於東部非洲,北至坦尚尼亞,南至莫桑比克,以及東部非洲沿海一帶,也是肯尼亞的國定語言。拉穆推估約建於公元12世紀,由當地班圖人和外來的商人合力打造,商人有的來自阿拉伯半島,有的來自波斯灣和遠東地區。這個新興城鎮擔任起內陸和海運的中間人角色,對外輸出象牙、木材,對內運進衣服、陶瓷、香料等工業製品,很快地在13世紀時於東非海岸的獨立成邦中竄起。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拉穆古城是東非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殖民地,並保持着它的傳統作用。這個鎮用珊瑚石和紅樹林木材搭建而成,以簡樸的結構為特色,內部庭院、陽台走廊、精心雕刻的木門更為其增色很多。從19世紀開始主要的穆斯林宗教節日活動在這裡舉行,這裡已經成為伊斯蘭和斯瓦西里文化的重要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