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报复(臧棣诗歌)

《报复》是诗人臧棣创作的现代诗歌。

目录

作品原文

在阿贝尔·加缪之后,我们

好像还能讲一个客观的故事。


我们曾像两本参考书一样

躺在床上。我们的作者都不在场。


适合我们的书柜还未做好。

所以一整天,我们都躺在那里。


远离手和目光的把握,我们的血

穿过读音的脉管。我们彼此


阅读,才发现那些黑体字其实是

我们的骨头。而它的缝隙大多,


不能使任何物质得到实际的支撑。

夜色降临。我们不动声色,


悄悄用“上册”和“下册”互相

给对方起绰号。不包含问题与答案。

作者简介

臧棣(1964年-),出生于中国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

其曾获《作家》杂志年度诗歌奖,凭借《写给儿子的哀歌》获得第三届钟山文学奖诗歌诗评类作品奖,曾入选“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人”,代表作品有诗集《风吹草动》《新鲜的荆棘》等。[2]

诗人柏桦引用弗罗斯特的名言“诗始于愉悦,终于智慧”来评价臧棣的诗歌。弗罗斯特主要是在解释一首诗生成的过程,最初的情绪和意象引导了愉悦的写作冲动,然后水到渠成一行接一行,最终在隐秘的智慧里结束。而从阅读的角度而言,甫一接触臧棣的诗歌,人们便很容易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愉悦,它由每一个单独的、漂亮的句子带来,主要源自于诗人的语言,首先在修辞层面冲击了我们的视域,读诗的时候获得了异样的快感,似乎有点眩晕,那种激动的兴奋感悬留在行句间。每一首诗里面的小单元、短结构,是感官的,是肉体的,是用隐喻、想象力处理经验(臧棣讲过想象力达成诗的效果,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诗即隐喻),把读者带入修辞的愉悦,愉悦的冲动之中。

在臧棣的诗中,同样有许多拗口难懂的句子,需要付出一些脑力才能理解。它们可能是被变形的个人经验,是纠缠的、含混的语义表达等等,有意无意地制造了理解的困难,像不听话的小马踩在读者微痛的神经。[3]

有人认为臧棣的诗太过晦涩,有人甚至批评他的诗过分地重视技巧。而臧棣早在1990年代论述后朦胧诗时就提到了“作为一种写作的诗歌”,即在探讨写作的可能性。在他看来,诗的技艺是必须的,甚至是支配性的,而强调诗歌作为一种写作行为,某种程度上即是对外界所谓他诗歌晦涩说法的回应,作为一个对写诗极具抱负野心的诗人,臧棣在写作的路上也比多数人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