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折射光線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在漢字的歷史上,人們通常把秦代之前留傳下來的篆體文字和象形文字稱為「古文字[1]」,而將隸書和之後出現的字體稱為「今文字」。因此,「隸變[2]」就成為漢字由古體(古文字)演變為今體(今文字)的分界線。

目錄

名詞解釋

當一束光線在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或在同一種不均勻介質中傳播時,方向發生偏折後形成的光線。

取一個無色透明的酒瓶,直徑大約七厘米左右,盛滿清水,並且用瓶塞塞緊。再把一支手電筒平放在桌子上,讓它發出的光束衝着你。然後在你和手電筒之間放一摞書,書的高度大約五到六厘米。書和手電筒之間的距離大約十厘米左右。然後你象圖中畫的那樣彎下身子,使你的眼睛沿着書的上端水平望去,這時候書摞恰好擋住了手電筒射來的光。保持你的頭部不動,把已經準備好的水瓶橫放在書和手電筒之間。透過水瓶的頂部就會重新看到手電筒上發光的燈泡。這是因為水的折射使你覺得燈泡升高了。

太陽距離地球大約一億五千萬公里。地球的外圍包圍着一層厚厚的大氣,當太陽光從真空進入大氣層的時候,就發生了折射,這和上述實驗很類似。大氣的折射可以把太陽抬高三十五分那麼大的角度。太陽的圓面對地球上的觀察者來說,張角恰好是三十五分,所以當你看到太陽圓面的下緣剛剛離開地平線的時候,實際上它的上緣還在地平線以下。

人們常把光波比成水波,因為它們之間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圖3中我們把光波畫得象水波一樣,利用一些橫線表示光波在行進中的波紋。當光斜射入玻璃的時候,一個波紋的一邊先觸及到玻璃的表面,由於光在玻璃里比在空氣里前進速度慢,所以波紋的一邊就先慢下來了,這個波紋就彎了過來。等到這個波紋全部進入玻璃塊中以後,它就又沿着直線前進了。可以看出光線的彎曲只發生在經過界面的一瞬間。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