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抗美援朝紀念館

抗美援朝紀念館位於遼寧丹東市振興區桃源街附近,是一座塔樓式建築群。丹東市抗美援朝紀念館是中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專題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10月,1993年7月27日,新館落成並正式開館。紀念館坐落在丹東市市中心北部風景秀麗的英華山上。

目錄

概述

援朝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當時隸屬安東市人民委員會文化科。紀念館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的「遼東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1956中11月2日,經遼寧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原遼東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撤銷。1957年7月,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開闢了「原始社會」、「歷史文物」陳列,同時設有「抗美援朝紀念」專室等共十二個陳列室。1958年9月29日經遼寧省文化局上報中央文化部批准,將「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改為「抗美援朝紀念館」郭沫若同志題寫了館名。接待國內外觀眾達100萬人次。

景觀集萃

抗美援朝紀念館以抗美援朝戰爭史為基本陳列,主要陳列內容分布在陳列館、空軍專館、全景畫館和露天兵器陳列場。陳列館以新穎的藝術形式和現代陳列手段,通過詳實的歷史資料,豐富的文物,全面地反映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和抗美援朝運動。

抗美援朝紀念館-文物陳列館全部陳列內容分布在10個展廳內,展線440米,陳列面積1630平方米。展出歷史照片500餘幅,文物1000餘件,輔以復原陳列、電動沙盤、電動圖表、影視設備等現代化陳列設施,利用全封閉玻璃通櫃式展線,以及自然光、燈光結合的採光方式,生動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

全景畫館陳列有全景畫《清川江畔圍殲戰》。畫面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為背景,以清川江畔三所里,龍源里、松骨峰等阻擊戰為重點,形象地反映志願軍在戰場上的英雄氣概。畫面高16米,周長132.6米,配置地麵塑型、燈光和音響效果,藝術地再現了壯觀的戰爭場面和恢宏的戰爭氣氛。

露天兵器陳列場,面積2000平方米,陳列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使用的飛機,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裝備,以及志願軍繳獲敵人的重型武器。

文化傳承

抗美朝援紀念館共收藏文物19500餘件,分為兩大系列,即抗美援朝文物和歷史文物。現收藏抗美援朝文物121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7件,如原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同志的一級自由獨立勳章、平壤以北道路調查材料和朝鮮交通調查圖;志願軍參謀長解方同志在談判時期使用的照相機;志願軍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同志的一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同志的一級國旗勳章、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同志的卡賓槍;魏巍同志的《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等。 該館還收藏有歷史文物7391件,其中瓷器826件,銅器126件,鎮幣2687件,書畫355件,其它工藝品627件。歷史文物中有國家一級文物4件,即戰國時期的葉脈紋雙紐銅鏡、青銅短劍、元代的乳白黑釉花大罐、清乾隆年間象牙雕塔。

旅遊景區

舊館

陳列館全部陳列內容分布在10個展廳內,展線440米,陳列面積1630平方米。展出歷史照片500餘幅,文物1000餘件,輔以復原陳列、電動沙盤、電動圖表、影視設備等現代化陳列設施,利用全封閉玻璃通櫃式展線,以及自然光、燈光結合的採光方式,生動地展示了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

全景畫館陳列有全景畫《清川江畔圍殲戰》。畫面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為背景,以清川江畔三所里,龍源里、松骨峰等阻擊戰為重點,形象地反映志願軍在戰場上的英雄氣概。畫面高16米,周長132.6米,配置地麵塑型、燈光和音響效果,藝術地再現了壯觀的戰爭場面和恢宏的戰爭氣氛。

露天兵器陳列場,面積2000平方米,陳列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使用的飛機,大炮、坦克等重型武器裝備,以及志願軍繳獲敵人的重型武器。

新館

新館是由陳列館、全景畫館、紀念塔三大建築主體組成的建築群,融中華民族的傳統風格和現代建築特色於一體。總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3790平方米。 陳列館的平面布局是呈品字形的三層建築,建築面積5800平方米,樓高19.4米,上有5個民族風格的小亭,外牆為灰白花崗岩剁斧石貼面。陳列館的中央為序廳,序廳的正 面以「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浮雕群像為背景,正中是毛澤東和彭德懷的巨型圓雕像,兩側分別是

志願軍戰歌和中共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同志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命令。陳列館正門的「抗美援朝紀念館」七字是郭沫若寫的,遒勁而凝重。走進序廳,是巨幅雕塑:毛澤東「英明決策」,彭老總「臨危受命」,中華優秀兒女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赴赴,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生動的畫面,將你拉進半個世紀前的戰爭歲月……內設五個展廳,展出了大量的雕塑、模型、照片、實物,展示着人類的正義、尊嚴和力量,展現了人們對侵略者的憎恨、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和平的響往……據說館內擁有抗美援朝文物l2000多件和歷史文物7000多件,其中篩選的實物就有1108件,大到戰車、機槍,小到鋼筆、紐扣,樁樁件件,都落着戰爭的煙塵,都染着戰士的鮮血……面對彭德懷、毛岸英,面對千千萬萬的英烈,我們不能不反思,我們不能不洗刷自己的靈魂——戰爭是殘酷的,和平是珍貴的,強國是首要的,而腐敗又是何等的可恥可惡!

紀念塔由塔基群房和紀念塔主體組成,塔高53米,像征1953年朝鮮停戰協定簽字,抗美援朝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塔面用高梁紅花崗岩剁斧石貼面。塔基群房建築面積2900平方米,外牆 為灰白色花崗岩蘑菇石貼面。紀念塔正面是鄧小平同志題寫的「抗美援朝紀念塔」七個鎏金大字,背面是記載志願軍英雄業績的塔文。

廣場北側,新立一牆,牆上銘刻了作家魏巍親筆書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那篇名著的全文,這是用血寫出的英雄史詩,字字句句抨擊着邪惡,字字句句歌頌着正義,字字句句敲擊着每個人的心靈……

抗美援朝紀念館,是一組巨型雕塑:圓形全景畫館是一枚光盤,形象地記錄了那場戰爭的烽火硝煙;方塊狀的陳列館是一塊「壓模」,把一場震撼世界的偉大戰爭凝聚、精練、壓縮於一屋,積沉重史實,引深刻思考,拉動着無數有正義感的神經;那箭頭式的紀念塔直指蒼天,好象在問:小小寰宇,地球家園,是誰總是放火,攪得四鄰不安?抗美援朝戰爭館:內設六個展廳,反映自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戰場上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打敗美國侵略者的英雄業績,歌頌了志願軍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抗美援朝運動館:設兩個展廳。主要反映在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掀起的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運動;

中朝人民友誼館:設一個展廳,擺滿展櫃的是朝鮮人民贈送的錦旗,在志願軍幫助朝鮮戰後建設時用過的工具,朝鮮人民送給志願軍的衣物、紀念物等等,在這裡我看到最多的是刻印在照片上的笑臉,在戰爭中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和汗水鑄就了深刻的友誼,中朝兩國的心是緊緊連在一起的;

英雄模範烈士館:牆面採用朱紅磨光大理石貼面做背景,懸掛着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湧現出的兩名特級英雄、五十名一級英雄及中國各省在抗美援朝中犧牲的烈士名冊,同時還陳列着一級模範的少瓷頭像。

全景畫館為高28.4米,直徑46米的圓形建築,建築面積335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上層為全景畫陳列廳,下層為空軍專館和臨時展廳。 全景畫館陳列有全景畫《清川江畔圍殲戰》。畫面以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為背景,以清川江畔三所里,龍源里、松骨峰等阻擊戰為重點,形象地反映志願軍在戰場上的英雄氣概。畫面高16米,周長132.6米,配置地麵塑型、燈光和音響效果,藝術地再現了壯觀的戰爭場面和恢宏的戰爭氣氛。隨着全景展區的旋轉平台緩緩移動,當年戰爭殘酷的場景幾乎真實再現。我們震撼了,不僅震撼於藝術家們絕妙的畫筆,更震撼於戰爭超乎想象的激烈。周圍變得鴉雀無聲,從每個人凝重的神情中浮現出的是對戰爭的憎恨。是啊,和平真得來之不易,幸福真的來之不易。真的希望,讓我們震撼的戰爭不再發生!讓「戰爭」、「殘酷」這些詞語只在回憶的時候才用得上吧。

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抗美紀念館始建於1958年,當時隸屬安東市人民委員會文化科。紀念館的前身是1953年創建的「遼東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1956中11月2日,經遼寧省文化局批准,成立了「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原遼東省地誌博物館籌備處撤銷。1957年7月,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開闢了「原始社會」、「歷史文物」陳列,同時設有「抗美援朝紀念」專室等共十二個陳列室。1958年9月29日經遼寧省文化局上報中央文化部批准,將「安東歷史文物陳列館」改為「抗美援朝紀念館」郭沫若同志題寫了館名。接待國內外觀眾達100萬人次。

該館開放至「文革」期間閉館。1972中和1979中曾兩次恢復陳列,但因館舍狹小,陳列條件差,難以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面貌。

1984年3月13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正式批准遼寧省委、省政府轉報丹東市委、市政府《關於擴建抗美援朝紀念館的請示》,同意在丹東擴建抗美援朝紀念館。楊尚昆同志作了「在丹東修建抗美援朝紀念館是完全必要的」重要批示。自1984年以後,該館開始了緊張的擴建籌備工作,通過選址,建築設計專家論證,最後由中央軍委兩次審查方案,新館址確定在丹東市英華山,原志願軍指揮所遺址。從13個建築設計方案中選定了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的建築設計方案。 1990年l0月24日,正值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四十周年之際,全國政協副主席、原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率中央代表親自來丹東為該館奠基。遼寧省和丹東市的黨政軍領導以及部分原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老首長、老戰士參加了奠基儀式。

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全國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抗美援朝紀念館新館工程於1991年9月6日破士動工,1993年7月27日,即朝鮮停戰協定簽字40周年落成開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參加開館儀式並為紀念館剪彩。

文化傳承

抗美朝援紀念館共收藏文物19500餘件,分為兩大系列,即抗美援朝文物和歷史文物。現收藏抗美援朝文物121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7件,如原志願軍副司令員洪學智同志的一級自由獨立勳章、平壤以北道路調查材料和朝鮮交通調查圖;志願軍參謀長解方同志在談判時期使用的照相機;志願軍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同志的一級國旗勳章、一級自由獨立勳章;第十九兵團司令員楊得志同志的一級國旗勳章、第九兵團司令員宋時輪同志的卡賓槍;魏巍同志的《漢江南岸的日日夜夜》手稿等。 該館還收藏有歷史文物7391件,其中瓷器826件,銅器126件,鎮幣2687件,書畫355件,其它工藝品627件。歷史文物中有國家一級文物4件,即戰國時期的葉脈紋雙紐銅鏡、青銅短劍、元代的乳白黑釉花大罐、清乾隆年間象牙雕塔。

戰爭簡介

抗美援朝戰爭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請求,為粉碎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侵犯,保衛中國安全,派出志願軍於195 0年6月至1953年7月赴朝進行的正義戰爭。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國即採取武裝干涉政策。

1950年9月15日,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75000人在朝鮮西海岸的仁川港登陸。此後,朝鮮人民軍腹背受敵,損失嚴重,轉入戰略退卻。

1951年1月14日,抗美援朝總會發出《關於慰勞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並救濟朝鮮難民的通知》。

1951年7月10日,聯合國軍方面和中朝方面在朝鮮開城首次舉行談判。美國在談判桌上進行政治訛詐,要求將軍事分界線劃在中朝軍隊控制的三八線以北地區。以後朝鮮戰場出現了談談打打的複雜局面。1952年2月至10月,《人民日報》多次發表社論和聲明,揭露和譴責美軍迫害戰俘的罪行。全國人民也積極掀起了抗議活動,要求全部釋放戰俘。

美國在形勢更加不利的情況下,於1953年7月27日在板門店同中朝代表簽訂了《關於朝鮮軍事停戰的協定》。歷時3年零32天的朝鮮戰爭結束。 

朝鮮停戰後,中國人民志願軍又幫助朝鮮人民為戰後的恢復和建設作了大量的工作。1958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全部撤離朝鮮,返回祖國。

英雄讚歌

不朽的國際主義戰士

不朽的志願軍空軍英雄孫生祿

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黃繼光

毛岸英在朝鮮戰場的最後34天

人民英雄——吳儒林

守衛在漢江前線的志願軍英雄們

誰是最可愛的人

偉大的戰士邱少雲

英雄陣地和英雄班 永遠活着的人

站在戰鬥的最前列的人

當年戰友回憶邱少雲犧牲經過

范執中:為楊根思寫訃告

訪黃繼光生前部隊宣傳科副科長李明天

訪志願軍烈士黃繼光的戰友鍾仁傑

懷念一個志願軍戰士

抗美援朝回憶--悲壯轟炸大和島

上甘嶺三勇士惟一倖存者肖登良深情追憶上甘嶺戰鬥

守護烈士英靈的日子

我的搭檔特級英雄楊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