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乩
扶乩 |
扶乩 是中國民間的一種迷信活動,又稱扶箕、抬箕、扶鸞、揮鸞、降筆、請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我國的扶乩活動傳入日本,由日本傳入荷蘭,再由荷蘭傳入歐美各國。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扶乩 [1]
別稱 扶箕、扶鸞、揮鸞、降筆、請仙
解 釋 一種民間請示神明的方法
起源 中國
簡介
請乩,即請乩仙,也有叫扛乩、抬乩的,傳統的說法稱扶乩。扶乩,也並非是同善社首創。扶乩之術,古已有之。據考證,扶乩術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辭源》對扶乩的解釋是:舊時迷信,假借神鬼名義,兩人合作以箕插筆,在沙盤上畫字以卜吉凶。唐時,我國的扶乩活動傳入日本,由日本傳入荷蘭,再由荷蘭傳入歐美各國。據說,達爾文的好朋友著名科學家華萊士就是扶乩的堅決擁護者。[1]
起源
據許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稱,扶乩的起因可追溯到5世紀前後在江南地區傳播的紫姑神信仰,紫姑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廁神,相傳生前是人家之妾,遭到正房欺凌,不堪其辱,正月十五日自殺身亡。後代人感其身世,認為其能先知,每逢正月十五,在茅廁或豬圈放置人偶,或以箕、帚、草木,着衣簪花,請神降附,婦女們就把自己的心事向其訴說,或代自己未出嫁的女兒祈禱。如果人偶大動便是吉,若上仰不動則判斷為凶。也有插上筆或筷子,讓兩孩童抬起,使其寫字,也有女性請紫姑神上身,用手中筆撰寫文章等。
隨着扶乩的演變,宋明以來,扶乩便並不僅僅是一種占卜術了,而是發展出一套複雜的儀式,「它至少承載着供文人學子消遣、宗教儀式、創造宗教經典等諸方面的功能。」讀書人熱衷於通過扶乩求問神仙關於科舉、個人命運、生死等各種事務,甚至還喜歡結成詩文社,與乩仙降筆詩文唱和,「使用文字、不伴隨狂亂行徑的扶乩,對知識分子而言是較易接受的與神明交往的手段。」譬如清代著名文學家紀昀在《灤陽消夏錄》(四)中他談到自己和堂兄扶乩的經歷:「余稍能詩而不能書,從兄坦居,能書而不能詩。余扶乩則詩敏捷而書潦草,坦居扶乩則書清整而詩淺率。余與坦居,實皆未容心。蓋亦借人之精神,始能運動。所謂鬼不自靈,待人而靈也。蓍龜本枯草朽甲,而能知吉凶,亦待人而靈耳。」認為扶乩行動與扶乩之人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自己善詩則扶乩時詩敏捷,堂兄善書則扶乩時書清整,說明他對扶乩術是有着較為清晰的認識的,類似於一種遊戲,故而說:「故乩仙之術,士大夫偶然遊戲,倡和詩詞,等諸觀劇則可;若借卜吉凶,君子當怖其卒也。」
道教經典通過扶乩被創造出來也成為道教傳教的一種模式,早在魏晉時期,上清派的創教就是由楊羲通過扶乩請仙,魏華存等各路神仙依次降臨,傳授其經典及修煉之道,到了明清時期,一些新興宗教團體,採用集體公開的飛鸞降筆方式,創造道教經典、以神其教的情況更是常見之事。正如盛克琦所說,「明清間丹道的特點,就是丹家多從乩壇授受口訣。」
清代以後,扶乩被大量運用到善堂、鸞堂等慈善機構,突破了一般扶乩拜神求福避禍等私人領域,而轉向針對社會民眾的勸善、教化、慈善等公共領域,至民國時期,各種善社道門大興,更加是乩壇廣布,信徒眾多,其供奉道教系統的神仙,舉行道教儀式,其從事的主要活動有通過扶乩領受神仙教導編寫善書、開方施藥,舉行神誕、法會,為死者提供超度儀式,保管及供奉祖宗牌位和骨灰盒,經營以慈善為目的學校、養老院、醫院,開展募捐救濟難民等慈善活動,其蘊含的社會意義不容忽視。正如志賀市子所說:「在清代以後,乩示帶有勸善懲惡、因果報應等通俗道德說教的善書形式,廣泛傳播於不同地區和階層之間,為確立大眾宗教倫理觀念發揮了巨大作用」、「清末扶乩的盛行成為近代以降生髮宗教潮流的原動力之一。[2]
應用
扶乩術曾用於官場上的明爭暗鬥
《明史·藍道行傳》記載:藍道行以扶乩術得幸,他為了搞垮政敵嚴嵩,「乩仙言嵩奸罪」,世宗於是遣放了嚴嵩。嚴嵩就與道士田玉勾結,田玉擅長扶乩術,誣藍道行,藍道行下獄死。另一個大臣徐階極力反對扶乩術,他對世宗說:「扶乩之術,惟中外交通,間有驗者,否則茫然不知。今宮孽已失,僅非道行所致。且用此輩。孽未心消。小人無賴,宜治以法。」
後來,世宗殺了田玉等人。明俞如楫的《禮部志稿》載有馬文升《復奏四事疏》:「宜令各該巡城監察御史及五城兵馬司並錦衣衛巡捕官逐一搜訪,但有扶乩禱聖驅雷喚雨捉鬼耳報,一切邪術人等及無名之人,俱限一月內盡逐出京。」可見,扶戰術已經對社會發生很大危害,不然,馬文升怎麼會如此鄭重地上疏。[3]
方法
扶乩要準備帶有細沙的木盤,沒有細沙,可用灰土代替。乩筆插在一個筲箕上,有的地區是用一個竹圈或鐵圈,圈上固定一支乩筆。扶乩時乩人拿着乩筆不停地在沙盤上寫字,口中念某某神靈附降在身 。所寫文字,由旁邊的人記錄下來,據說這就是神靈的指示,整理成文字後,就成了有靈驗的經文了。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