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扶乩

来自 网络网 的图片

扶乩 是中国民间的一种迷信活动,又称扶箕抬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卜紫姑、架乩等等。我国的扶乩活动传入日本,由日本传入荷兰,再由荷兰传入欧美各国。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扶乩 [1]

别称 扶箕、扶鸾、挥鸾、降笔、请仙

解 释 一种民间请示神明的方法

起源 中国

简介

请乩,即请乩仙,也有叫扛乩、抬乩的,传统的说法称扶乩。扶乩,也并非是同善社首创。扶乩之术,古已有之。据考证,扶乩术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辞源》对扶乩的解释是:旧时迷信,假借神鬼名义,两人合作以箕插笔,在沙盘上画字以卜吉凶。唐时,我国的扶乩活动传入日本,由日本传入荷兰,再由荷兰传入欧美各国。据说,达尔文的好朋友著名科学家华莱士就是扶乩的坚决拥护者。[1]

起源

据许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称,扶乩的起因可追溯到5世纪前后在江南地区传播的紫姑神信仰,紫姑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厕神,相传生前是人家之妾,遭到正房欺凌,不堪其辱,正月十五日自杀身亡。后代人感其身世,认为其能先知,每逢正月十五,在茅厕或猪圈放置人偶,或以箕、帚、草木,着衣簪花,请神降附,妇女们就把自己的心事向其诉说,或代自己未出嫁的女儿祈祷。如果人偶大动便是吉,若上仰不动则判断为凶。也有插上笔或筷子,让两孩童抬起,使其写字,也有女性请紫姑神上身,用手中笔撰写文章等。

随着扶乩的演变,宋明以来,扶乩便并不仅仅是一种占卜术了,而是发展出一套复杂的仪式,“它至少承载着供文人学子消遣、宗教仪式、创造宗教经典等诸方面的功能。”读书人热衷于通过扶乩求问神仙关于科举、个人命运、生死等各种事务,甚至还喜欢结成诗文社,与乩仙降笔诗文唱和,“使用文字、不伴随狂乱行径的扶乩,对知识分子而言是较易接受的与神明交往的手段。”譬如清代著名文学家纪昀在《滦阳消夏录》(四)中他谈到自己和堂兄扶乩的经历:“余稍能诗而不能书,从兄坦居,能书而不能诗。余扶乩则诗敏捷而书潦草,坦居扶乩则书清整而诗浅率。余与坦居,实皆未容心。盖亦借人之精神,始能运动。所谓鬼不自灵,待人而灵也。蓍龟本枯草朽甲,而能知吉凶,亦待人而灵耳。”认为扶乩行动与扶乩之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己善诗则扶乩时诗敏捷,堂兄善书则扶乩时书清整,说明他对扶乩术是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的,类似于一种游戏,故而说:“故乩仙之术,士大夫偶然游戏,倡和诗词,等诸观剧则可;若借卜吉凶,君子当怖其卒也。”

道教经典通过扶乩被创造出来也成为道教传教的一种模式,早在魏晋时期,上清派的创教就是由杨羲通过扶乩请仙,魏华存等各路神仙依次降临,传授其经典及修炼之道,到了明清时期,一些新兴宗教团体,采用集体公开的飞鸾降笔方式,创造道教经典、以神其教的情况更是常见之事。正如盛克琦所说,“明清间丹道的特点,就是丹家多从乩坛授受口诀。”

清代以后,扶乩被大量运用到善堂、鸾堂等慈善机构,突破了一般扶乩拜神求福避祸等私人领域,而转向针对社会民众的劝善、教化、慈善等公共领域,至民国时期,各种善社道门大兴,更加是乩坛广布,信徒众多,其供奉道教系统的神仙,举行道教仪式,其从事的主要活动有通过扶乩领受神仙教导编写善书、开方施药,举行神诞、法会,为死者提供超度仪式,保管及供奉祖宗牌位和骨灰盒,经营以慈善为目的学校、养老院、医院,开展募捐救济难民等慈善活动,其蕴含的社会意义不容忽视。正如志贺市子所说:“在清代以后,乩示带有劝善惩恶、因果报应等通俗道德说教的善书形式,广泛传播于不同地区和阶层之间,为确立大众宗教伦理观念发挥了巨大作用”、“清末扶乩的盛行成为近代以降生发宗教潮流的原动力之一。[2]

应用

扶乩术曾用于官场上的明争暗斗

《明史·蓝道行传》记载:蓝道行以扶乩术得幸,他为了搞垮政敌严嵩,“乩仙言嵩奸罪”,世宗于是遣放了严嵩。严嵩就与道士田玉勾结,田玉擅长扶乩术,诬蓝道行,蓝道行下狱死。另一个大臣徐阶极力反对扶乩术,他对世宗说:“扶乩之术,惟中外交通,间有验者,否则茫然不知。今宫孽已失,仅非道行所致。且用此辈。孽未心消。小人无赖,宜治以法。”

后来,世宗杀了田玉等人。明俞如楫的《礼部志稿》载有马文升《复奏四事疏》:“宜令各该巡城监察御史及五城兵马司并锦衣卫巡捕官逐一搜访,但有扶乩祷圣驱雷唤雨捉鬼耳报,一切邪术人等及无名之人,俱限一月内尽逐出京。”可见,扶战术已经对社会发生很大危害,不然,马文升怎么会如此郑重地上疏。[3]

方法

扶乩要准备带有细沙的木盘,没有细沙,可用灰土代替。乩笔插在一个筲箕上,有的地区是用一个竹圈或铁圈,圈上固定一支乩笔。扶乩时乩人拿着乩笔不停地在沙盘上写字,口中念某某神灵附降在身 。所写文字,由旁边的人记录下来,据说这就是神灵的指示,整理成文字后,就成了有灵验的经文了。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