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耶利內克的劇本,從文體上很難下定義,作家在文體之間遊刃,許多劇本完全可以作為散文來讀,人物極少,大段的對白,每個人物似乎都在「自說自話」,有的全劇就是一個人的獨白。如果說一部分劇本,如《克拉拉·S》(ClaraS.,1982),《城堡戲劇》(B urgtheater,1985),《疾病,又名現代婦女》(K rankheit oder Moderne Frauen,1987),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戲劇,有場景,場次,人物,對白,等等,那麼,其他一些劇本則完全可以被視為「為舞台寫的散文」。《雲團·家鄉》(W olken.Heim,1988),是將赫爾德林、克萊斯特、費希特、黑格爾、海德格爾等人的語錄和恐怖組織紅色旅囚犯的書信糅為一體。《托特瑙山》(T otenauberg,1991)中的主人公——老年男人和中年女人,無疑就是海德格爾和漢娜。阿倫特,他們之間的對話正是作家本人對奧地利乃至歐洲的政治現實給予的回答。《死亡與少女》(D er Tod und dasM?dchenI-V)是作家在不同時期寫的五個單獨的作品,分別以幾個女性形象為主人公(白雪公主、睡美人、羅莎蒙德、傑基。肯尼迪,美國女詩人普拉斯和德國女詩人巴赫曼),展示了這些由男性的視角創造出來的悲劇女性及其她們不可能由「王子」解救的命運。

劇中人物很少,幾乎全是大段的獨白或對白,似乎更適合閱讀而不是上演。作家本人對自己的劇本也曾經說過:「台詞是為劇場考慮的,但並不是為了一場舞台演出。人物們其實自己已經在充分表現。」她還說,「我並不追求有缺陷和弱點的被弄掉了稜角的人物,我追求的是論戰和強烈的反差,這是一種木刻技術。我用斧子劈進去,為的是讓那些我的人物進去的地方不再長出草來。」

作者簡介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奧地利女作家,是中歐公認的最重要文學家之一,曾獲得不來梅文學獎(1996)、柏林戲劇獎(2002)和萊辛批評家獎(2004)等諸多獎項。 是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1946年生於奧地利施蒂利亞州的米爾茨楚施拉格。她的父親具有捷克與猶太血統,是位化學家,母親出身於維也納名門望族。自幼學習音樂,早年攻讀音樂、戲劇和藝術史,六十年代中期以詩歌寫作走上文壇後,着力從事戲劇和小說創作,經常因為作品中強烈的女權主義色彩和社會批評意識引發廣泛爭議。 耶利內克用德語、英語和法語創作了多部作品,體裁多樣,從散文、詩歌、小說、劇作到影視腳本等,不拘一格。她的作品在歐洲頗具影響,小說《樂趣》和《遺孤》在德國一度成為暢銷書。由於不少作品涉及女性話題,女性讀者對她的著作情有獨鍾。她被認為是那個年代奧地利文學創作的領路人,並因在德文創作方面的貢獻而獲得了海涅希博爾獎。 2004年耶利內克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她由此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奧地利人。 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宣布諾貝爾文學獎頒獎的布告中說,授予耶利內克諾貝爾文學獎的理由是她用超凡的語言以及在小說中表現出

內容預覽

編輯推薦耶利內克代表着某種血淋淋的真實,而沒有任何文學虛構能夠比真實更能觸及人的靈魂,雖然沒有觸及可能極為令人不快。閱讀耶利內克,意味着超乎一般的勇氣。——同濟大學德語系胡春春副教授耶利內克的作品所批評的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無論在西方國愛還是在東方國家都存在着。比如說社會的不公平,男女的不平等,男人對女人的暴力,等等……作為社會的一面鏡子,她讓我們更直接地看到了社會中所存在的問題和缺點。——奧地利駐華使館文化處主任菲嘉貝女士她的小說和戲劇中各種聲部及反聲部在作品中流淌着、互動着,並以獨特的語言激情揭露了社會陳腐的思想語言的荒誕和脅迫之力。——瑞典文學院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