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打盹
圖片來自中国日报中文网

打盹,拼音是dǎ dǔn,汉语词汇,解释是盹,困倦情况下短暂的休息。打瞌睡,也用来比喻对事情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未顾及。可以构成的组合词有:打个盹、打一盹、打一会儿盹等,意为稍微睡一会儿。

目录

解释

小睡,多指坐着或靠着断续地入睡。[1]

出处

朱凯黄鹤楼》第一折:“止有赵云和某,镇守着赤壁连城,正在灶窝里打盹。”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于是大家蹑手蹑脚潜踪进镜壁去一看,只见袭人和一个人对歪在地炕上,那一头有两个老嬷嬷打盹。

花月痕》第二回:“﹝荷生﹞遂一人踱进门来,静悄悄的,有那车夫在石板上打盹,转弯到了东廊。”

冰心 《南归》:“我困倦已极,侧卧在父亲床上打盹,被母亲呻吟声惊醒。”。[2]

例句

例句:

1)别人都急出眼珠子了,你还在那儿打盹呢。

2)书僮正在那儿打盹。

3)我赶紧打个盹,时间到了叫我。

4)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人呢?

生理现象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其实这是人体随季节气候变化自然的一种反应。有关专家指出,“打盹”不是睡眠缺乏,而是人体生理机能随着自然气候变化而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季节变化的结果 。

防治方式

成因

“夏打盹”在医学上也称之为“夏季倦怠症”,是由于夏季气温升高后,人们的皮肤血管和毛孔扩张,血管口径随之变大,皮肤的血流量大大增加,供应大脑的血量就会相对减少,大脑就会自动进行保护性调整,减低兴奋性,人们就可因脑组织的自我抑制而产生困感睡意。另一方面,夏天人体的新陈代谢加快,耗氧量加大,大脑一时无法调节对氧的依赖性,结果是人体机能暂时不能适应环境而感到困乏疲倦。还有一个原因,由于夏季炎热,温度过高,使人体大量排汗,而随汗液可排出大量的钾元素,又因钾元素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导致人们夏季倦怠疲乏、精神不振。

中医认为,夏季容易打瞌睡跟气候特点有关。中医学认为梅雨时期属长夏,是一个“湿气”当冷的时节,而“湿邪”为患,令人脾虚湿阻,头昏乏力,胃口不好,容易疲劳发困。

老人白天打盹晚上不睡的诱因

老人的总睡眠少一天睡不了几个钟头的,而且晚上经常会有失眠的现象的出现。说到这么一种现象时你家中的老人有这样的现象吗?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种现象吗?老人经常都是白天昏昏欲睡,而晚上睡不着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说到,老人白天打盹,晚上不睡,主要是因为他们自身分泌褪黑激素减少的缘故。

伊莎贝尔说,褪黑激素有帮助我们区别白天和黑夜的功能。而人老后,褪黑激素分泌减少,身体和大脑也就逐渐模糊了白天和黑夜的区别,令睡眠变得不规律。他们不止看电视看报纸时能睡着,就算在跟别人聊天的间隙也能睡过去,再加上午睡时间的延长,于是导致了夜晚失眠。从这个意义上说,你一旦发现自己开始白天不停打盹,晚上又睡不好,就可能意味着开始老了。

伊莎贝尔认为,补充褪黑激素会对改善老人的睡眠问题有所帮助。我们也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帮助睡眠,比如每天进行几个小时的户外活动;白天喝上一小杯咖啡。此外,增加日照时间;把屋子弄得亮一点,都能避免白天打盹,进而对晚上的睡眠起到有益的影响。

防治

夏天频繁打瞌睡势必给工作和学习造成困扰,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专家建议不妨从清补着手。专家建议,解决夏季容易打瞌睡的问题,从“清补”着手,具体做法:

1、调补胃口:在长夏或夏季时常打瞌睡是因脾虚湿阻引起的,所以饮食方面,食用米仁绿豆汤、山药米仁粥等,起到健脾化湿开胃的作用;中成药方面有藿香正气胶囊、纯阳正气丸、玉枢丹等;中草药如藿香、佩兰、菖蒲、砂仁、蔻仁、扁豆、荷叶、菊花、决明子、莲子等,可清热化湿。胃口有了,饮食摄入增加,精神倍增,就不容易打瞌睡了。

2、补充营养: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加之因胃口不佳而摄入减少,营养就相对不足,所以补充足够的营养物质,使人体兴奋性增加,能够提升精神面貌,对夏季打瞌睡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是体乏的主要人群,容易疲劳,补充营养更是必须。但是夏季的“补”,应以清补为宜,饮食清淡,少油腻,多吃瓜果蔬菜,比如冬瓜、西瓜、番茄等。

3、适当补睡:夏天日长夜短,睡眠规律通常都是晚睡早起,睡眠时间相对减少,中午睡个午觉是适当的补充,我们的体会是“午睡一刻钟,夜补一小时”。但是,午睡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半小时为宜。因为白天睡得时间过长的话,晚上就会睡不着,造成不良循环,影响健康。有些人即使午睡了较长时间,午后仍频频打瞌睡,就要细查原因了,可能是夜间缺乏睡眠或睡眠状况不佳引起的,应先从根本原因着手,解决夜间睡眠的问题后,白天的瞌睡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老年人及少数中青年晚上睡眠正常,白天还是不停打瞌睡的话,应该到医院仔细检查,是否由器质性疾病引起,以免延误治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