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麻木
手足麻木 |
英文名稱;numbness of hands and feet 常見病因;感受風寒濕邪、感受風熱濕邪、 勞逸不當、虛損、飲食起居不良等 常見症狀;肌肉疼痛,麻木不仁,曲伸不利,疼痛遊走不適 關節劇痛,腫大,變形,強硬,僵直不得屈伸等 就診科室;中醫科 |
手足麻木是人體在主動或被動下麻木,有時靜止時稍重,或在活動加劇,嚴重時活動受限,生活不能自理,多與肝,腎,心,脾有密切關係,以及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閉阻經絡,影響氣血運行,導致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等發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關節屈伸不利、僵硬、腫大、變形等症狀的一種慢性疾病。輕者病在四肢關節肌肉,重者涉及臟腑,尤其是心臟。
中醫文獻中有關痹症的論述相當多。《內經》不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對其病因病機、證候分類以及轉歸、預後等均有較詳細的論述。如《素問.痹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其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着痹也。」《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云:「厥陰有餘病陰痹,不足病熱痹」。因感邪季節、患病部位及臨床症狀的不同,《內經》又有五痹之分。《素問.痹論》曰:「以冬遇此者為骨痹,以春遇此者為筋痹,以夏遇此者為脈痹,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以秋遇此者為皮痹。」《素問.痹論》還以整體觀闡述與五臟的關係:「五臟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內含於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含於腎。筋痹不已,復感於邪,內含於脾。皮痹不已,復感於邪,內含於肺。」並在預後方面指出:「其入髒者死,共留連筋骨者痛久,其留連皮膚者易已。」[1]
目錄
病因
1.外因
(1)感受風寒濕邪久居潮濕之地,嚴寒凍傷、貪涼露宿、睡臥當風、遭暴雨淋、水中作業或汗出突猛入水等,外邪侵入肌腠經絡,滯留於關節筋骨,導致氣血痹阻而發為風寒濕痹,麻木由於感受風寒濕邪各有所偏盛,而有行痹,痛痹,着痹之別。若素體陽氣偏盛,內有蘊熱,復感風寒濕邪,可從陽化熱病情更勝之,或風寒濕痹經久不愈,亦可蘊而化熱,化毒,熱毒互結,使病重病情更為複雜。
(2)感受風熱濕邪久居潮濕,炎熱之地,外感風濕熱之邪,襲於肌腠,壅於經絡,痹阻氣血經脈,留滯於關節筋骨,發為風濕熱痹,痹則不通而麻木。
2.內因
(1)勞逸不當勞欲過度,就息失宜,精氣虧損,衛外不固,或激烈活動後體力下降,防禦機能失調,汗出肌疏,外邪乘虛而襲。
(2)虛損久病體弱,老年體虛,肝腎不足,肢體筋脈、百格失養,或病後,產後氣血不足,腠理空疏,賊邪乘虛而入。多病皆因體虛,自身失調,腠理空疏,受寒濕等氣而成痹,閉而不通。
(3)飲食起居不良多恣膏粱厚味、生猛海鮮、寒涼高熱、貪圖安爽、房事無度無節且進食冰凍之物,導致機體失常,脾失健運。寒、熱、凍、膏、厚失節,濕、寒、凍、痰,濁內生。或跌打外傷,損及肢體經脈痹阻,亦是痹症發生的基礎。
臨床表現
1.臨床症狀表現即為診斷基礎,如肢體關節,肌肉疼痛,麻木不仁,曲伸不利,疼痛遊走不適。甚或關節劇痛,腫大,變形,強硬,僵直不得屈伸。
2.病情輕重常與勞累、季節、氣候、寒冷、潮濕、天氣的變化有關,亦有些痹症不同,麻木和體位也有很大關聯,其中也包括就餐飲食在內。
3.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不同年齡的發病與地區亦有密切關聯。
辨證施治
風寒型風寒痹症:
證候:肌肉時有如針刺點狀痛,多處關節變形,膚色不變,形體正,有時下肢麻木,步履不穩,手腳涼,遇風寒陰冷時疼痛加劇、納呆,大便稀,2次/日,兩脈沉緊。治則:其治應以祛風,溫經散寒通絡為基本原則,根據風、寒孰輕孰重,分別授以治療之藥。方藥:川羌、防風、淫羊藿、萆薢、三七參、雞血藤、藏景天、威靈仙、細辛、當歸、炒杜仲、炙黃芪、制附子、炙甘草、水煎服,1日1劑,早晚分服。
參考來源
參考資料
- ↑ 手足麻木吃什麼藥最好?,39健康網 , 2018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