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坪鎮
紅坪鎮隸屬於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地處神農架林區西南部,東與松柏鎮相連,南與木魚鎮接壤,西與房縣九道鄉毗鄰,北與房縣上龕鄉為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林區人民政府駐地39千米。區域總面積74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紅坪鎮轄區戶籍人口5542人。 1970年,劃歸神農架林區。2001年,將板倉、紅舉、田家山、官封四鄉合併為紅坪鎮。截至2021年10月,紅坪鎮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畫廊路5號。 截至2019年末,紅坪鎮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12個。[1]
目錄
歷史沿革
原屬房縣。 1970年,劃歸神農架林區。 2001年,將板倉、紅舉、田家山、官封四鄉合併為紅坪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紅坪鎮轄紅坪1個居民委員會,官封高坪、塔坪、紅舉、紅河、紅花、溫水、板倉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2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1年10月,紅坪鎮轄1個社區、8個行政村:紅坪社區、紅河村、溫水村、官封村、塔坪村、高坪村、紅舉村、紅花村、板倉村。鎮人民政府駐畫廊路5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紅坪鎮地處神農架林區西南部,東與松柏鎮相連,南與木魚鎮接壤,西與房縣九道鄉毗鄰,北與房縣上龕鄉為鄰。鎮人民政府駐地距林區人民政府駐地39千米。 區域總面積7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紅坪鎮地處大巴山東延余脈,地勢呈西高東低,地形以高山為主,境內群山重疊,最高峰神農項,海拔3105.4米,素有「華中屋脊」之稱;最低點范家埡,海拔420米。
自然資源
2011年末,紅坪鎮有農業耕地面積1.4萬畝,人均2.2畝;林地面積24.5萬畝,人均38.1畝。
人口
2011年末,紅坪鎮轄區總人口6423人,全部為漢族,其中城鎮常住人口918人,城鎮化率14.3%。另有流動人口358人。總人口中,男性4020人,占62.5%;女性2403人,占37.5%;14歲以下347人,占5.5%;15~64歲4980人,占705%;65歲以上1096人,占17%。2011年,紅坪鎮人口出生率10.1‰,人口死亡率2.5‰,人口自然增長率7.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9人。 截至2017年末,紅坪鎮轄區常住人口4759人。 截至2019年末,紅坪鎮轄區戶籍人口5542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紅坪鎮財政總收入502萬元,比上年增長104.9%。其中,國稅收入192萬元,地稅收入31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795元。 截至2019年末,紅坪鎮有工業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以上的商店或超市12個。
農業
2011年,紅坪鎮農業總產值4700萬元,比上年增長13.6%。糧食產量3071噸,人均478千克。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藥材、煙葉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山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為6000頭,年末存欄4500頭;山羊飼養量為1000隻,年末存欄4000隻;牛飼養量500頭,年末存欄3000頭;家禽飼養量36000羽,上市家禽9000羽,年末存欄27000羽。2011年,生產肉類403.8噸,禽蛋類19.7噸。畜牧業總產值1000萬元,占農業生產總值的42%。截至2011年末,累計造林17000畝,其中防護林5000畝,經濟林1000畝,竹林2000畝,林木覆蓋率94.6%,活立木蓄積量75萬立方米。2011年,紅坪鎮擁有小型農業機械5000台。
金融業
2011年末,紅坪鎮各類存款餘額4243萬元,比上年增長8%。貸款餘額1335萬元。比上年增長6.1%。
郵政業
2011年,紅坪鎮郵政業務收入3萬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紅坪鎮有小學4所,在校生153人,專任教師3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22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222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22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222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6%、17%、17%、17%。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附加費)占財政總支出的9.8%,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1年末,紅坪鎮有公共圖書室10個,建築面積120平方米,藏書10000餘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人。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紅坪猜想》《硭筒》《山旮旯里的古怪多》《驅邪舞》《花巴掌》《鹽道古歌》等。
醫療衛生
2011年末,紅坪鎮有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8所;病床20張。專業衛生人員22人,其中執業醫師7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3人。2011年,紅坪鎮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1/10萬,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5251人,參合率95.4%。
社會保障
2011年,紅坪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戶,人數132人,支出20.5萬元,比上年增長0.9%,月人均130元,比上年增長10%;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0人次,共支出1.5萬元,城鎮生活無着落人員救助250人次,支出18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64戶,人數623人,支出47.4萬元,比上年增長5%,月人均190元;社區服務站1個;農村福利院1所;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0人,支出7.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42人,支出18.6萬元。農作物受災面積800畝,倒塌房屋15間,直接經濟損失500萬元,救災支出20萬元,比上年增長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7.5萬元。201年末,紅坪鎮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836人,其中參保職工46人,參保退休人員34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65人。
郵政電信
2011年末,紅坪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3600千米,投遞點9個,鄉村通郵率8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5160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500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200件,征訂報紙160份,期刊60冊。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紅坪鎮城區有幹線水管10千米,年生活用水800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8%,年人均生活用水1.2噸;排水管道5千米。
供電
2011年末,紅坪鎮擁有35千伏變站1座,主變壓器5台,總容量259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4條,總長度134.1千米,用電負荷3800千瓦。
交通運輸
紅坪鎮境內有209國道入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紅坪鎮原名烏龜石,1966年10月,貫通神農架腹地的陽興公路建成通車,時值金秋時節,滿山紅遍、層林盡染,因此更名為紅坪。
民俗
紅坪鎮民間藝術有花鼓、薅草鑼鼓、地花鼓、戲鑼鼓,婚俗「哭十姊妹」「陪十兄弟」,五句子《採茶》,巫教文化《驅邪舞》。
風景名勝
天門埡
燕天景區的天門埡,距紅坪鎮12千米,海拔2328米。209國道從埡口穿越南北,它是湖北省境內國道公路的最高點。埡口寬100米,兩側奇峰林立,危崖峭壁,時常雲遮霧繞,登臨此埡如上雲天,故得名為「天門埡」。每當雨後初晴,山麓紫竹河谷地,雲生霧起,形成波瀾壯闊的雲海,更有佛光奪雲而出。 神農架的雲海是有名的。每當午後晴明,雨雪初歇,陽光朗照,千縷銀絲似絹帶飄逸,忽而如飛流直下的銀色瀑布,頃刻間雲濤洶湧,成為浩瀚的海洋,山峰在海浪中時隱時現,有時雲海中便出現佛光。出現佛光的地方,以天門埡、燕子埡最為著名。遊人可以看見自己的身影被五彩光環籠罩,舉手投足,影隨身動,若隱若現,然而,即使是兩人並肩而立,各人也只能看到自己的身影,絕無雙影,這便是「佛光」。
燕子埡
燕子埡是個人造的壑口,當年是為209國道貫通而開通的。燕子埡海拔2200米,下臨紫竹河谷,西南與天門埡對峙相望。遠看埡口旁兩翼山嶺,似飛燕展翅,又因鄰近有著名的燕子洞,得名「燕子埡」。 燕子埡口壑口上空有全鋼結構的觀景橋,美稱飛雲渡。登上觀景橋,群山吐翠,古木飄香,雲霧浮動,金燕飛舞。西側危崖石壁之上有會仙台,綠樹濃雲,古柏迎風,蒼松古藤如虬似龍,相傳炎帝神農和太上老君曾在此相會觀賞風景,下棋,聊天。 燕子埡還有一條步游棧道通向燕子洞。燕子洞洞深景幽,是燕子埡標誌性的景觀,位於峽谷山壁間。洞口呈拱形,高14米,寬16米。洞內頗為寬大,前為大廳,高20餘米,廣容千人,後為里洞,深不可測。洞身時寬時窄,最寬達4米,最窄僅能容身,洞頂時高時低,最高達20米,最低不足0.5米。主洞兩側有多處支洞,有一天洞,斜上穿壁,陽光可照進洞內。洞內鍾乳下垂,石筍峭立,涓涓細流,這裡不論春夏秋冬,常年棲息着數不清的短嘴金絲燕,洞頂與崖壁密布燕巢,經常有萬燕齊飛的壯觀場面,因以名為「燕子洞」,又稱為「金燕戲舞」。
舊石器遺址
1995年在紅坪附近一個山洞發現的被稱為「華中屋脊神農架遠古人類舊石器遺址」,在這個海拔高度2102米的山洞中,文物考古工作者發掘出犀牛、大熊貓、野牛、水鹿、斑鹿、劍齒象、獾、虎、豹、狼、麂、獐、豪豬、竹鼠、羊、熊等等動物化石,還發現了舊石器實物20餘件。石器中有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砸擊石錘和錘擊石錘,以及石葉、石片等,這些石器多以黑色火遂石為原料,也有少量以石英砂岩為原料的。
這個山洞有5個高3~5米的洞口,而且洞口都向陽敞開,日照充足,山洞前地勢開闊,有一個相對平緩的小坪,我們的祖先充分利用了這裡獨特的地理氣候條件。考古發掘說明,遠古時期的神農架不僅有人類活動,而且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文化。
鸞英寨
在天燕景區官封鄉寨子河東岸的山岩上,有鸞英寨,是神農架保存完整的寨堡。相傳薛剛反唐時,為逃避官府的追剿,穿臨潼,過房州,直奔大九湖。當行至這官封口,卻被山大王紀蘭英捉住。紀蘭英見薛剛英俊瀟灑,武藝不凡,便求薛剛留居山寨,二人結為夫妻,高舉義旗,共創大業。後來,人們把薛剛、紀蘭英扼險據守的石寨叫做「蘭英寨」。 從塔坪村的紫竹河順流而下,入銅陵河、進寨子河,過神寶寨,前行2個多小時才能抵達蘭英寨。寨子河在密林峽谷中穿行,兩岸山岩壁立,仰望天空,狹窄一線。在寨子河尾,鸞英寨左右建寨,兩座寨堡於東西兩岸相峙,緊緊夾着進出寨子河的河口,險要異常。東岸岩壁半腰,凹進去一塊似洞非洞的巨大岩地,四周綠樹環合,不走到近處,根本就發現不了她的蹤影,這便是保存完好的東寨。頭道寨門建於距河谷約100米處,寨牆高4.5米,長約80米,厚2.5米,全部用青石壘砌,寨門居中,用條石架成,高3.5米,寬2米。寨門之後為約100平方米的坪地,設第二道寨門,那便是帥帳的所在地。帥帳左右,在山腰岩壁間朝南朝北鑿出兩條岩道,沿河向南延伸,長約千米,寬3米許,是跑馬道,中有一根天然石柱稱為系馬樁,上面的繩印韁痕依稀可辨;與跑馬道背向沿河朝北延伸,長在1500米以上,可容千人棲身,是為一串營房。營房岩道外緣有石牆,岩道內側岩壁上有一長串方眼,每眼長寬深都在20厘米左右。木杆的一端插在方眼內,另一端則搭在石牆上,既能苫蓋,又便排水。蘭英寨海拔898米,地勢險要,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春雷魚涌洞
從鸞英寨往西北大約行2千米,有奇妙的「春雷魚涌」奇觀。魚涌洞位於官封鄉寨子河東岸,洞道很窄,高0.4米,寬1.5米,人莫能入。每至農曆穀雨前後,春雷蟄動,暴雨過後,洞中便泉水奔涌,當水色由清變濁時,無數筷子般長短、無鱗無甲、潔白如銀的魚兒,便搖頭擺尾地隨泉水從洞中湧出,有時可捕魚千餘公斤。民間傳說,洞內的魚是神農老祖當年將一條孽龍的骨肉化成的,平時養於洞內,聞春雷響過便游出洞外幫助百姓度荒。官封魚洞出魚的場面很是熱鬧,第一聲春雷響後,一旦發現水變渾濁了,人群便會擁向洞口和岸邊,若是夜晚,一定是火把高舉,有似萬家燈火。人們發現,魚涌洞為暗河的一個出口,該暗河屬岸邊型暗河,曾出露於覃家廟組海拔810米的白雲岩中。但這條暗河水從何來,流程多長,至今都是未解之謎。民間傳說這條地下河源出峨嵋山,流經千萬里呢。
榮譽稱號
2017年11月,紅坪鎮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2020年6月,紅坪鎮被評為湖北旅遊名鎮。 2020年7月,紅坪鎮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紅坪鎮為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