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日记的情缘(杨会银)
作品欣赏
我与日记的情缘
记得开始写日记是在小学三年级。那时,到了三年级,老师就让学生学作文。面对新课题,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写。老师就说:“作文和写日记一样,知道日记吗?就是把一天的事记下来。做了啥,学会了啥,遇到了什么事,有什么想法、打算,有条理地写下来,别东一耙子,西一扫帚,这就是日记。作文和写日记大同小异,按照作文题,添加内容,突出一个中心思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就是命题作文。写日记可帮助我们学会作文。”
几十年过去了,我对日记情有独钟,爱不释手。一天下来,都要写写,习惯成自然。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日记日记,一天一记,一天不记,便会忘记。人生漫长,其间会发生很多事情;时间久了,就会慢慢忘记,再想也没头绪。如果有日记,闲下来看看,就会想起,挺有意思的。这也许是自恋,或说是自我欣赏。从日记中,我看到了自己从青少年到中年的成长历程,见证了自己的心情故事,也悟出了许多人生道理。翻着、看着,往事像放电影,历历在目。日记里,有青涩、幼稚、异想天开,有成长、成熟、成功,豪情壮志,自立自强,有得失、进取和反省自己;有空白、茫然,甚至苍白……正如一位友人在信中所言:苍白的日子谁都有过,只是别苍白下去就好。
写日记不单用手和眼,还需要大脑运转、统领全篇,遣词造句,力求词语通顺,段落衔接,把自己的一天写准确,说明白。写成了,自己朗读一遍,读出不顺的语句要修改,把握不准的字要查字典,一篇日记要经过四道工序:写、读、改、定。可见,写日记也是个脑力活儿。通过语言的学习和使用,锻炼了大脑的认知功能,延缓了脑细胞衰老。人们常说,勤动脑,防衰老,还能预防老年痴呆症。
用进废退学说适用于语言能力。人的记忆力、反应能力和执行力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不可逆的下降,但语言能力并不是和身体一同衰老的,而是越用越发达,大器晚成就是最好的例子,山东作家姜淑梅六十岁开始识字,七十四岁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写字能激活大脑的运动区域、视觉区域、认知区域,写是对记忆的强化,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大脑和身体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读,增强脑力,阅读时大脑要协调视觉技能、语言感知,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读写就像在按摩大脑,保护认知功能,提高生命质量。
离开学校至今,因为日记,我不但在校学的字没忘,还学到了在校不知道的字。因为写字,没了独处时的寂寞孤独,驱走了闲暇时的无聊,也占用了饮酒、吸烟、打麻将、玩游戏的时间,清心寡欲,风清气正;还喜欢上了散文,读的多了,也就有了作文的冲动,我手写我心。散文就是写自己,更多的是写给自己看,就像日记,自产自销。有时心血来潮,看到公开发行的报刊话题,偶有共鸣,发表个豆腐块文章。因为自知,所以谈不上惊喜;只希望别误导读者,不给人家添麻烦就好。
日记,记录了一个人的成长,也助力了一个人的成长;是日记,也是一个人的自我传记。日记反应了一天的大事小情,有想法,也有思考;有借鉴,也有启迪,与时俱进。一天下来,梳理总结一下当天的过往,计划一下明天的事,还有未来的规划,落笔纸上,便可安然入眠。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计划,做事才有条不紊,不至于手忙脚乱,也不会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虽然,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可有计划总比没有好。这就是我的心得,也是我的生活笔记,或说是我的生命旅程。
写日记也是写作的一种形式,写作是人类共同守护的集体记忆,也是对历史记忆的接续,写作会让人充满热情,又时常清醒。我觉得:写日记会让生活更有趣![1]
作者简介
杨会银,健康管理师,现从事康复理疗工作;河北省散文学会会员,石家庄诗词协会会员,喜欢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