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事的時間管理
目錄
內容簡介
為什麼總是感覺事情做不完,時間不夠用?
為什麼忙活了一天,但是什麼成果都沒有?
為什麼總是出現緊急的事情需要馬上處理?
為什麼列了目標和計劃,也不能按時完成?
隨着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人們的時間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夠用,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時間,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作者從認知和時間兩大維度展開講解,帶領讀者重塑三大時間觀念,掌握時間押注等六大時間管理方法,幫助讀者戰勝拖延等七大頑疾,
學會時間管理,讓你在有限的人生成最大的事。
作者簡介
粥左羅,90後,個人成長專家,新媒體8年實戰專家。2017年開始創業,個人成長類課程與新媒體類課程學員共超過15萬人。著有暢銷書《學會寫作》《學會成長》。
2014年大學畢業後,他選擇留在北京,開始北漂生活。他擺過地攤,做過服務員,堅信起點不決定終點,持續逆襲改變命運,長期致力於研究並時間普通個體如何在這個時代通過持續成長改變命運,並輸出一系列實戰課程。個人公眾號「粥左羅」積累了百萬粉絲,入選2021年度最具收藏價值公眾號總榜前10名。
原文摘錄
我們可能經常會想:「我一定要好好利用周末的時間,學一門課程、看一本書、培養一個愛好……」結果一到周末就躺在床上玩手機、追劇,或者出去逛街,一不小心大半天就過去了,自己也提不起一點兒興致學習。到了晚上我們可能就會想:「反正這大半天都浪費了,也不差這幾個小時。」於是繼續躺在床上玩手機,就這樣,一整天就荒廢了。 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是:重複每天的生活,沒有改變,卻渴望着有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書評
1910年,為了成為征服南極第一人,斯科特帶領30人的團隊踏上征程。由於一些意外,他們未能按計劃設置補給站,但最終到達了南極。在回程時,他們遭遇了極端惡劣的天氣,30名隊員永遠留在了那裡,此時距離補給站僅僅17公里。 表面上來看,他們是敗給了天氣,但把時間軸拉得稍微長一點,就會發現,之前的一段時間天氣都還不錯,至少不是一年中最差的時候。而因為他們推遲了到達的時間,也就把返程留給了最可怕的天氣,把生命留給了最可怕的時間。
從偏遠山村到北京中心,從地攤服務員到學員超15萬的個人成長專家,粥左羅用經歷說話:時間管理就是先把時間留給目標,再把目標填充進時間。顯然,斯科特團隊沒有把到達南極的目標填充進時間。「時間就是生命」誰說是一句口號呢?
粥左羅甚至直接延伸了這句話:時間就是命!要想改命,要想成事,就要學會時間管理。《成事的時間管理》,就是他繼《學會寫作》《學會成長》之後的又一力作。
《成事的時間管理》核心在成事。不教你怎樣在一天內做更多的事,也不教你如何更高效地做事,而是引導我們如何通過時間管理達成目標、把事做成。其中,時間押注,是一個人能否成事的關鍵。
01
把時間管理得很好的人,不一定會時間管理
抬眼望去,你會發現,周圍的很多人都把時間管理得很好。早上起床,然後做事,然後睡覺。他們也吃飯,也鍛煉身體,什麼都很規律。但是同時,你也會發現,他們並沒有因為時間管理而真正做成事。與其說是在管理時間,不如說是被時間管理。
所以,粥左羅提出的時間管理,本質是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出實打實的成績,實現目標。它並不着眼於一天中的這24小時如何管理,而是縱深到人的一生。也就是說人生是一個一個階段,這一階段你要如何通過時間管理做成事,並通過連續成事,最終改變現狀扭轉人生。
也因此,接下來這句話,可能扎到你,也可能扎醒你:不想改變,或者說不想成事的人,不需要時間管理。
02
你不去管理時間,時間也會自動填滿
為什麼想成事,就要做時間管理呢?朱自清在《匆匆》里感嘆: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詩人的表達是婉轉的,但是現實就沒有那麼客氣了。現實是,不管你在做什麼,時間都在流逝,你不去管理它,它自然就會被其他事情填滿,並且是你毫無察覺的時候。
管理學家史蒂夫·科維提出了一種時間管理理論:四象限法則。其中重要且緊急的事是優先級最高的,如果今天有,那麼你的時間會被填滿,如果沒有,時間依然會填滿,你並沒有「浪費」一分一秒,你一直在「做事」,可能是刷了一下朋友圈,也可能是刷了一下短視頻……
不止時間會自動填滿,而且總是先被簡單的,也就是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填充。按照腦科學的解釋,這是由我們大腦的生理結構決定的,是人類的一種本能保護。所謂能坐着絕不站着,能躺着絕不坐着,都是為了節能而生存下去。
簡單的事情先天就有搶占時間的優勢。如果我們不管理時間,它很快就會自動填滿,而且絕不是被你想要的複雜的、長期的事情填充。這就是為什麼粥左羅的時間管理被定義為:成事的時間管理。那麼成事的時間管理具體如何實踐呢?
03
居家治療指南 改變自己,永遠把時間押注在大概率事件上
時間押註:押的是明確的目標
實際上,當時探險的還有另外一支阿蒙森帶領的團隊。他們不宣而戰,爭奪南極第一人。斯科特隊遇到好天氣就多走一點,遇到壞天氣就窩在帳篷里。阿蒙森隊則不同,不管天氣好壞,每天都要前進30公里。阿蒙森隊不僅早一個多月到達,而且躲過了一年中最惡劣的天氣,安全返回。
明確的目標,明確的時間,無疑是他們獲勝和獲生的關鍵。那麼如何把明確的時間押注在明確的目標上?
首先是把時間留給目標,也就是計算需要多少時間。
比如你想跳槽,那就要預估需要多長時間完成。準備簡歷要多長時間,投簡歷要多長時間,面試要多長時間,公司調研要多長時間,每天或每個階段需要花費多少個小時。把這些時間留給目標。
然後是把目標填充進時間,也就是把任務填充進每一天。
先把目標拆分,比如把調研公司拆分為線上、實體、人員三個途徑。再對應階段性目標設計任務,把任務填充進每一天。哪一天要在線上搜集幾個網站,哪一天要做完實體考察,哪一天要完成公司調研。
如此,你每天都清楚,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今天必須做到什麼,明天必須做到什麼。這樣執行下去,達成目標的概率才更大。
那麼,有了明確的目標,到底如何應用時間呢?
時間押註:押的是合適的空間和合適的人
什麼是合適的空間?
白天掃廁所養活自己,深夜畫畫養活靈魂的王柳雲,掃廁所都要在北京掃,為什麼?因為那裡更少誤解,更多賞識,更多機會。當然大城市不代表合適,哀牢山2400畝果園照樣成就橙王褚時健。
時間押注,押的是大概率能讓你成事的空間。不止大空間,還有小空間,你可以選擇:學習是在臥室還是書房?休息時躺平還是爬山?
人的一生是時空的聚合,空間對你的塑造是潛移默化、日復一日、永不停歇的。
什麼是合適的人?
粥左羅說:任何時候都應該選擇大概率上能讓我們變得更好的人。
古來成大事者無一不是與優秀的人同行。《史記》記載:劉邦的口頭禪就是:如之奈何?這可怎麼辦呢?劉邦從來不是靠一己之力,遇事就要問身邊的人,如此才聚攏了漢初三傑,成就霸業。
從小攤販兒子成長起來的投資銀行專家沈文才,當初寧可放棄規模更大、知名度更高的銀行,而選擇規模較小的銀行,就是因為他的上司能為他的職業長期發展提供支持。因此,他的求職建議是:如果你無法進入理想公司,那就找信任你的上司,不要考慮職位和公司規模。
英國心理學碩士菲奧娜·默登,結合鏡像神經元理論,提出了鏡映思維的概念,也告訴我們應該把時間押注在哪裡:主動選擇並接觸那些你想要相處的人,你也能像他們一樣成功。
時間押註:押的是專注的能力
目標、空間和人,都有了,接下來才是核心:專注。在《成事的邏輯》中,粥左羅強調的是專注的長期性。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喜歡換方向。微博興起,發微博;公眾號興起,寫文章;抖音興起,拍視頻。今年搞這個,明年搞那個,結果一事無成。
那麼如何做到長期專注?秘訣是耐心等待長期專注的回報。
很多人都知道有名的心理學試驗「棉花糖效應」,懂得想要的結果越好,需要等待的時間就會越久。但是大多數人都沒有這個耐心,而又想要好的結果。
有一個公眾號作者,寫了4年多,得到了以分角為單位的一點流量費,但是突然有那麼一天,有出版社編輯請她寫書評;又突然有一天,有寫作教練請她做助教;又突然有一天,有公司請她寫音頻稿……實際上,哪有那麼多突然呢,不過是4年300多篇作品的結果。
沒錯,這個作者正在寫這篇文章。為什麼需要耐心等待?因為回報常常在你往後看的時候,沒有「眾里尋他千百度」,哪有「驀然回首」。
也許這只是一個普通人的成長經歷,但成功人士比普通人更認這個理。粥左羅說:把更多的時間押注在核心的事情上,這樣才能在這件事中不斷精進。
自媒體達人秋葉大叔有一個觀點:最難的護城河是時間。其實這不難理解,好比粥左羅做新媒體8年,你想要追上他,你至少要做8年吧。就算你是他一倍的效率,那也要4年吧。更何況,人家不會在原地等你!
做得差一點,沒有關係;做得慢一點,沒有關係;做得懶一點,沒有關係。能不能把時間長期押注在一件事上,才是與成事最強的關係。
最後,反思一下,就算斯科特團隊時間管理做得夠好,就能達成所願嗎?不一定!因為時間一直在變。時間會自動流逝,但改變從不會自然發生。把時間押注在大概率事件上,多一些改變,便多一些成事的機會。
什麼時候,你想改變,你想做點事,有什麼困惑,都可以隨時翻翻粥左羅這本工具書《成事的時間管理》。2022年,時間押注的機會你永遠失去了。所幸,我們還有2023,一年時間足以改變一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