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慧賢皇貴妃(?—1745年),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乾隆帝妃嬪。雍正年間選為四阿哥弘曆使女;雍正十二年三月,雍正帝將高氏從使女中超拔為側福晉;雍正十三年九月,乾隆帝登基後,詔封高氏為貴妃;

慧賢皇貴妃
出生    不詳
逝世 1745年
國籍 中國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封貴妃高氏為皇貴妃[1]

正月二十五日皇貴妃高氏薨,諡曰慧賢皇貴妃;

乾隆十七年入葬裕陵[2]

乾隆朝首位貴妃,首位皇貴妃。

目錄

家族成員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剛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為貴妃,同時下令將高氏母家從包衣佐領下撥歸滿洲鑲黃旗。但直到嘉慶二十三年正月,嘉慶皇帝才命將玉牒內慧賢皇貴妃母家之姓改為高佳氏[3]

父親高斌

高斌(?~1755),字右文,高佳氏,滿洲鑲黃旗人,乾隆皇帝慧賢皇貴妃之父。雍正六年(1728年)授廣東省布政使,九年遷副河南山東河道總督。自雍正十三年(1735年)至乾隆十八年(1753年),曾三任江南河道總督,授大學士。治河期間,繼承靳輔的治河方策,進一步完善"分黃助清"的防洪措施,對黃河南岸碭山毛城鋪、蕭縣王家山及睢寧峰山等處各減水閘下的引河,因年久淤淺,均進行疏浚;遇黃河異漲,規定徐州水志至七尺時,方准開放減水閘,將分出之水,分由引河經徐州、蕭縣、宿遷、靈璧諸州縣及楊疃等五湖之停蓄澄清後,暢入洪澤湖,藉以蓄清刷黃。同時對清口至瓜洲三百餘里的運河,實行分泄措施。並規定山盱、尾閭天然南北二壩非到洪澤湖水異常不可輕開,使高、寶諸湖所受之水,循軌入口,不至泛濫下河,從而使高郵、寶應、興化、鹽城諸縣民田,連年豐收。

鑑於黃河自宿遷以下至清河,河流湍急,與堤外中運河唇齒相依,他提出加培中運河南堤,作為黃河遙堤,進一步鞏固北岸堤防,以保運河安全。

乾隆十八年九月,秋汛已過,黃河在徐州張家路決口,當時新任江南河道總督策楞奏稱:淮徐道義官管河同知李焞和武官守備張賓,因共同侵吞工帑,以致誤工決口。皇帝震怒,立令把李焞、張賓二人斬首示眾,將高斌及江蘇巡撫協辦河務張師載,以瀆職徇縱罪,綁赴刑場陪斬後,解縛釋放,以儆效尤。這是清廷對河工失職官員一次最嚴厲的懲處,在工文武官員,無不凜然。

二十年三月,高斌卒於工地。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南巡時指出:"原任大學士、內大臣高斌,任河道總督時頗著勞績......功在民生,自不可沒......治河雖不如靳輔,較齊蘇勒、稽曾筠則有過之無不及。可與靳輔等同入祀賢良祠。"賜諡文定。(引文見《清史稿》)

兄弟高恆

貴妃之兄弟高恆,字立齋。乾隆初以蔭生授戶部主事,二十二年授兩淮鹽政,鹽政與河督、織造、稅務等職務,其職務在清代皆最為肥差。乾隆三十三年(1768)高恆因"鹽引案"貪贓論斬。高恆長子高朴,其仕途雖似未因其父被誅而受太大影響,在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但卻與其父有同樣下場[4]。高朴於乾隆四十一年(1776)被派往葉爾羌辦事,僅僅兩年之後,便有阿奇木伯克投訴他,烏什辦事大臣永貴又揭發他在葉爾羌存銀一萬六千餘兩,金五百餘,結果又是籍其家,坐誅。

侄兒高杞

然高家竟然並未因此而一蹶不振。乾隆五十二年(1787),皇帝又復起用高斌另一孫、高恆之第四子高杞:"原任大學士高斌宣力年久,伊之子孫皆經獲罪,現在並無服官者。著將伊孫候補通判高杞調取來京,以內務府郎中補用,以示朕眷注舊臣之意"。高杞參與過平定川湖陝白蓮教之役,後曾內授內務府大臣,外署陝甘總督。為宦30多年,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官做得起起落落,為人則"聲名平常",雖未如祖輩遭滅頂之災,也算不上得意。道光二年(1822)以年老休致,道光六年(1826)卒。能得善終,亦屬不易。

族兄高晉

貴妃之族兄高晉,該家族第二位重要人物,其為高斌之侄,自幼即奉雍正帝之命,隨胞叔高斌在任所學習,後以知縣用,選山東泗水縣,乾隆初曾署兩淮鹽政、兼管江寧織造。乾隆二十六年(1761)遷江南河道總督。73歲時卒於河南黃河工次。

一個家族僅在乾隆一朝即出兩名河督,且高晉的聲名並不亞於其叔。高宗懷舊詩中一首詠高斌,還有一首詠高晉:"從來擢督撫,德才量並重。以此下僚中,百不一二中。自知縣起者,臻斯必超眾。晉也實其人,故悉下情洞。更兼習河務,要任久倚重。乃以治河決,來豫屢稽功……"評價不在高斌之下。

高晉有子十二人,其中三人早亡,餘下6人中即有3人在清史有傳。其一是長子高書麟。乾隆三十八年(1773)被任命為領隊大臣征金川,功最,圖形紫光閣。乾隆四十九年出任安徽巡撫。其時黃、運兩河漫溢,高宗因兩江總督李世傑不諳河工,而命書麟輔佐,事後擢兩江總督。史稱書麟"素行清謹,出巡屬邑,輕騎減從,民不擾累。和珅當道,又能獨善其身。其弟廣興"以首發和珅奸擢官,既得官,多所彈擊,書麟不善所為,嘗於帝前言之",廣興獲罪,書麟又請嚴治,如此小心翼翼唯恐牽連及己,不知與高家兩人被誅的經歷是否有些關係。

其二是七子高廣厚,進士出身,官至安湖南巡撫,事跡平平。

其三是幼子高廣興,即不為高書麟所喜者,則張揚得多,"廣興伉爽無城府,疾惡嚴,喜詆人陰私。既得志,驕奢日甚,縱情聲色,不能約束奴僕,終及於禍"。廣興因得罪太監,為人所饞,又贓私有實據,被嘉慶帝置於法,籍其家,子蘊秀也被謫戍吉林,下場倒與其從堂叔高恆和從堂兄高朴相類。

清人謂高家為"叔侄父子大學士:滿洲高佳氏高斌(文淵閣大學士)、從子高晉(文華殿大學士)、高晉子書麟(協辦大學士)";或稱"高文定斌、高文端晉、書文勤麟……皆補滿相"。內務府諸多家族中,有如此大的起伏而仍能綿延不斷並堪稱世家者,以高佳世家為最突出。從中一則可知清代官場之嚴酷,一則可見作為清朝的統治基礎,皇室每對世家大族有意扶持,使之在升降起落中能夠歷久不衰的特點。

大事年表

年號紀年 公元紀年 事件
雍正時期 1723-1733年前 選入皇四子弘曆府,初為使女(格格)
雍正十一年 1733 皇四子弘曆被封為和碩寶親王
雍正十二年三月初一 1734 欽奉雍正帝諭旨,於使女中超拔為寶親王側福晉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 1735 弘曆繼皇帝位,年號乾隆
雍正十三年九月 1735 乾隆帝將高氏母家由內務府包衣抬旗,入鑲黃旗
雍正十三年九月二十四 1735 乾隆帝詔封高氏為貴妃
乾隆二年十二月初四 1736 行貴妃冊封禮
乾隆十年元旦 1745 貴妃舊疾復發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 1745 晉封皇貴妃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五 1745 皇貴妃薨
乾隆十年正月二十六 1745 親定諡號"慧賢"
乾隆十年--乾隆十七年 1745-1752 皇貴妃金棺暫安於靜安莊殯宮
乾隆十七年十月十七 1752 與孝賢皇后、哲憫皇貴妃同日葬入清東陵之裕陵
嘉慶二十三年正月 1817 嘉慶帝詔命,將玉牒內慧賢皇貴妃之姓"高氏"改為"高佳氏"

潛邸生涯

慧賢皇貴妃(?-1745年2月25日),高氏,正一品大學士高斌之女[5]。生年不詳,世居遼陽地,出身內務府包衣世家,依照慣例,內務府三旗女子均需參選秀女,入宮當差,作"承值侍應之人",即使女。雍正十三年前,高家尚為內務府包衣,其家女子自然不應例外,高斌之女應是通過包衣選秀入選,並被指派給皇四子弘曆為使女。高氏入侍的詳細時間不明,其後也未生育子女。

雍正十二年三月,因為雍正帝的一紙諭令,高氏由使女上升為寶親王弘曆的側福晉,諭曰:"寶親王使女、高斌之女著封為王側福金"(福金即福晉)。後高斌謝恩摺奏曰:"伏念奴才女兒至微至賤,蒙皇上天恩,令侍候寶親王,今乃於使女之中超拔為側福晉"。

貴妃生涯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駕崩;九月初三,寶親王弘曆繼皇帝位,年號乾隆;九月二十四日,乾隆皇帝詔封高氏為貴妃[6]

 

雍正駕崩後,高斌奏請入京覲見,十月八日,乾隆帝批示:"兩淮鹽政職任最為緊要,不必來京。若明年冬初無事可奏請來京。汝女已封貴妃並令汝出旗,但此系私恩不可恃也。若能勉勵,公忠為國,朕自然嘉獎。若稍有不逮,始終不能如一,則其當罰,又豈可與常人一例乎"。此時,高氏已被封為貴妃,但因為正值孝期,所以冊封后妃之禮直到乾隆二年才正式舉行。《清實錄》所載:"乾隆二年。丁巳。冊立嫡妃富察氏為皇后·······冊封庶妃高氏為貴妃。"[7]

冊封貴妃時,高氏享有了公主王福晉和三品以上命婦到她的寢宮向她跪拜叩頭朝賀的禮儀,而冊封嫻貴妃,純貴妃,嘉貴妃這些由妃嬪逐步晉升上來的貴妃時。乾隆以"初封即系貴妃,與由妃嬪晉封貴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貴,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晉大臣命婦的叩頭。由妃嬪逐級晉升貴妃的則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貴妃的典禮"為由取消了貴妃的所享公主福晉命婦齊集叩頭的大典。

事見鄂爾泰、張廷玉《國朝宮史》所記載:

乾隆十四年四月初六日,上諭:禮部所進冊封皇貴妃攝六宮事及晉封貴妃儀注內稱,公主、王妃、命婦俱詣皇貴妃、貴妃宮行禮等語。從前皇考時冊封敦肅皇貴妃為貴妃,公主、王妃、命婦等俱曾行禮。乾隆二年冊封慧賢皇貴妃為貴妃,亦照例行禮。至乾隆十年今皇貴妃及純貴妃晉封貴妃時,則未經行禮。朕意初封即系貴妃者,公主、王妃、命婦自應加敬行禮。若由妃晉封者,儀節較當略減,此一定之差等。且今皇貴妃及嘉貴妃同日受封,而公主、王妃、命婦行禮略無分別,於禮制亦未允協。嘉貴妃前著照純貴妃之例,不必行禮。將此載入會典。

根據乾隆帝御製詩《填倉日》中的自注:"圓明園內韶景軒,慧賢皇貴妃所居住也,妃於丙寅年填倉日仙逝,繞逾三年,而孝賢皇后天游又將浹歲遇節於不能已也。"可知高氏在圓明園的住所是韶景軒,又根據《節次照常膳底檔》中的記載:"乾隆元年二月十五日,禁止屠宰,"皇太后,承乾宮、鍾粹宮貴妃等位,俱各止葷添素·······"可知高氏的寢宮可能為鍾粹宮。

乾隆十年高氏病重,乾隆十年正月二十三日晉封皇貴妃,正月二十五日病逝,正月二十六日病逝消息傳出同時加乾隆加封她為慧賢皇貴妃。後乾隆帝為高氏寫下輓詩《慧賢皇貴妃輓詩疊舊作春懷詩韻》紀念她,她病逝後的超度道場除了將照皇貴妃例誦經五次外,還額外增加了雍和宮和栢齡寺的超度道場。其中,在雍和宮的道場更是派五百喇嘛(當時的雍和宮喇嘛滿編為500人)念過祝辭後於大殿誦經九日。乾隆帝還曾在清東陵所在地遵化為高氏的父親賜予了近鄰山陵的墳地,使得長眠地下的慧賢皇貴妃能在父母過世後與其長久相望。

高斌的子孫高恆因"兩淮鹽引案"、高朴因"私鬻玉石案"被乾隆帝處死,在處死高恆之前,大學士傅恆曾奏請皇帝看在已經去世的慧賢皇貴妃的面上,貸其一死。乾隆對此頗不快,不肯赦免,至殺高朴,皇帝再諭:"高朴貪婪無忌,罔顧法紀,較其父高恆尤甚,不能念為慧賢皇貴妃侄而稍矜宥也。"。

史籍記載

《清史稿》

《列傳一·后妃》記載

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大學士高斌女。事高宗潛邸,為側室福晉。乾隆初,為貴妃,晉皇貴妃。薨,諡曰慧賢皇貴妃。葬勝水峪。

《孝賢皇后列傳》中記載:初,皇貴妃高佳氏薨,上諡以慧賢,後在側,曰:"吾他日期以'孝賢',可乎?"至是,上遂用為諡。

冊文內容

一、貴妃冊文曰:

命保和殿大學士張廷玉為正使。內閣學士索柱為副使。

朕惟政先內治。贊雅化於坤元。秩晉崇班。沛渥恩於巽命。彝章式考。典禮攸加。爾庶妃高氏、篤生名族。克備令儀。持敬慎以褆躬。秉柔嘉而成性。椒掖之芳聲早著。度協珩璜。璇闈之淑德丕昭。榮膺綸綍。茲仰承皇太后慈諭。以冊寶封爾為貴妃。爾其祗勤日懋。迓景福以凝祥。恭順彌彰。荷洪庥而衍慶。欽哉。

二、晉皇貴妃時上諭:

諭、朕奉皇太后懿旨。貴妃誕生望族。佐治後宮。孝敬性成。溫恭素著。著晉封皇貴妃。以彰淑德。嫻妃、純妃、愉嬪、魏貴人。奉侍宮闈。慎勤婉順。嫻妃、純妃、俱著晉封貴妃。愉嬪、著晉封為妃。魏貴人、著晉封為嬪。以昭恩眷。欽此。特行傳諭。該部將應行典禮。察例具奏。

三、皇貴妃高氏薨,加封慧賢皇貴妃[8]

冊文曰:贊雅化於璇宮,久資淑德,緬遺芳於桂殿,申錫鴻稱。既備禮以飾終,彌懷賢而致悼。爾皇貴妃高氏,世閥鍾祥,坤閨翊政,服習允諧於圖史,徽柔早着於宮廷。職佐盤匜,誠孝之思倍摯,榮分翬翟,肅雝之教尤彰。已晉崇階,方頒瑞物。芝檢徒增其位號,椒塗遂失其儀型。茲以冊寶,諡曰慧賢皇貴妃。於戲!象設空懸,彤管之清芬可挹,龍文疊沛,紫庭之矩矱長存。式是嘉聲,服茲庥命。

慧賢皇貴妃去世後的異議

慧賢皇貴妃,是一手琵琶彈得深得聖心,才被乾隆帝十分偏愛,成為了乾隆帝即位後冊封的第一位皇貴妃。慧賢皇貴妃雖說盛寵不衰,身體卻一直不見好,可憐紅顏薄命,三十歲左右就去世了。她去世後,母家卻因為工程受貪一事獲罪,全家被抄。

慧賢皇貴妃是漢族人,母家本來姓高,後來因為自己的緣故被抬為了滿洲鑲黃旗,聖上御賜了滿族姓氏高佳氏,也算是體體面面的八旗家世。早在乾隆還是寶親王的時候,慧賢皇貴妃是由雍正親自選定的格格,後來沒過兩年又被升為了側福晉。乾隆弘曆在雍正元年就已經被秘密立為儲君,然而雍正卻特意給弘曆選了高家這門親,背後的由來可深着呢。

但不管怎樣,慧賢皇貴妃始終是陪着乾隆從藩邸一路走到紫禁城,同時也成了乾隆年間第一位貴妃。當初寶親王府的後院一共有三位理事的,寶親王福晉富察氏端莊賢淑,最識大體,母家是清王朝的肱骨大臣。側福晉烏拉那拉氏花容月貌,一顰一笑盡動人心,何況頭上還頂着烏拉那拉這個強盛的家世。相比之下,高佳氏就顯得遜色了許多,家世並不顯赫,唯一有點名頭的就只有父親高斌現任水利工程的一職了。


都說前朝後宮本為一體,前朝母家得力,後宮妃子受寵,反之亦然。慧賢皇貴妃就是再典型不過的一個例子,因為高斌在前朝一度是皇帝的左右手,這才讓慧賢皇貴妃在後宮之中恃寵而驕,而乾隆也從來沒有責罵過她,寵愛的背後一定有一些不可言說的隱情。可惜的是,慧賢皇貴妃先天身體就不太好,是打娘胎出來的弱症,以至於寵冠後宮十餘載,卻始終沒能有個一子半女。這不僅是慧賢皇貴妃的遺憾,乾隆帝更是屢屢感懷。

乾隆即位以後,後宮中不乏貴妃的冊封,但慧賢皇貴妃的地位卻始終沒能有人超越。她是新帝即位後冊封的第一位貴妃,在同位份的人里,慧賢皇貴妃必然是主位,可以享受命婦的跪拜禮。正因為她的特殊性,所以在富察皇后去世後,慧賢皇貴妃一度成為了六宮的掌權人,後來,乾隆帝感念她對宮裡做出的貢獻,於是打算擢升她為皇貴妃,以示嘉獎。

然而這樁美事卻在兩天後成了喪事,慧賢皇貴妃被冊封為皇貴妃後兩天,她就因身體不堪重負悄然逝世,舉國哀痛。慧賢皇貴妃逝世後不久,高佳氏一族就因受貪工程款被盡數聖裁,絲毫沒有顧及到那是慧賢皇貴妃的母家而有所仁慈,可見乾隆帝雄姿英發,決斷乾脆,實為帝王之才。

視頻

《延禧攻略》皇上夜宿延禧宮
慧賢皇貴妃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