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慈谿聖約翰堂

來自 全景視覺網 的圖片

慈谿聖約翰堂是慈谿最早建立的基督教堂,至今已有140餘年的歷史。清咸豐五年 (1855年),英國聖公會派遣女教士馬利到觀海衛租房傳道,基督教始傳入慈谿。1857年由英國差會補貼和信徒贊助,在觀海衛南門購地建造禮拜堂,定名「聖約翰堂」,成為聖公會慈谿山北牧區的駐地,負責管理設在鳴鶴、東埠頭、龍頭場、掌起橋和施公山等地的基督教堂。在聖約翰堂傳道的第一任牧師名沈思德。

基督教傳入初期,多同時附辦附屬小學,聖約翰堂也在禮拜堂西首設立聖約翰堂附設小學。牧區下屬教堂也附設有4所小學,即保羅小學、恩澤小學、彼得小學、雅各小學。它們對慈谿現代教育的興起,發揮過一定的作用。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學者林漢達先生就曾在聖約翰堂附設小學任教。

l950年10月,山北牧區青年信徒代表大會在聖約翰堂召開,發動青年信徒開展「三自」革新運動。同年,王紀良牧師由上海中央神學院畢業,回聖約翰堂擔任傳道工作。王牧師鳴鶴人,曾任聖約翰堂附設小學校長。他愛國愛教,抗戰期間曾熱心支持三五支隊抗日活動,多次幫助部隊領導機關傳遞文件、保管軍需物資、掩護軍屬和地方幹部,他所在的教堂幾乎成了秘密的革命領導機關活動點和聯絡站。新中國成立後,他堅持「自治、自養、自傳」,為慈谿基督教三自愛國運動的開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由於他愛國愛教,又生活艱苦樸素,關心教友疾苦,深受教友們的愛戴。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聖約翰堂被拆毀,鐘樓被拆掉,教會活動被迫停止。王紀良牧師被游斗,教堂被占為觀城四小校舍。1984年,慈谿縣人民政府發文恢復了聖約翰堂,並撥款另建四小校舍,將原校舍歸還教會,並補償教會2萬元,重建了一所面積為383平方米的新教堂,恢復了信徒們正常的宗教信仰活動。

目前觀海衛聖約翰堂已有信徒1300餘人,慕道友700餘人,牧師1人,傳道人1人,長老1人,堂務委員15人。1990年,慈谿市基督教會曾在此開辦第三期義工進修班。

目錄

聖公會

聖公會也稱為安立甘會或英國國家宗教,是基督新教的一個教派--聖公宗。與信義宗[1]、歸正宗同屬基督新教三大主流教派。由英國國王亨利八世創始並作為當時英國的國教,由英國國王擔任教會最高首腦。聖公會與天主教一樣相信使徒遺傳,特別在按立神職人員的續承上。聖公會實行三階級的聖職,主教(會督)Bishop,牧師(會長)Priest和會吏Deacon。

聖公會是和天主教差別最少的一種新教,除了和其它新教教派一樣不崇拜偶像、不陳列耶穌受難像以外,使用的《聖經》(不適用於大中華地區)、教職人員服裝、宗教儀式等都和天主教一樣,聖公會教會並不自認為屬於新教(Protestant),認為自己也是大公教會(即天主教),稱教宗為「羅馬主教」,不過教宗認為只要不承認教宗至高無上地位的西方教派,都屬於新教[2]

參考文獻

  1. 信義宗,新浪博客,2008-04-01
  2. 新教六大派別,個人圖書館,201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