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
感觉(英语:Feeling)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应。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一定感觉器官,如光线引起视觉,声波引起听觉;刺激在感官内引起的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于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产生感觉。
感觉是感官、脑的相应部位和介于其间的神经三部分所联成的分析器统一活动的结果;无机界没有感觉,只有跟感觉类似的特性,即单纯的物理或化学反映;随着生命出现,产生了生物反映模式,即刺激感应性;刺激感应性已包括感觉的萌芽;正是在刺激感应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感觉;动物感觉能力在进化中随分析器的专门化发展;人类的感觉在复杂的生活条件下和变革现实活动中得到高度发展;人与动物的感觉不同,动物的感觉只是自然发展的结果,人的感觉则包括社会发展的产物。
感觉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它同知觉紧密结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感觉因分析器的不同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机体觉、平衡觉等[1]。人类可以用感觉去感受时间改变,感觉与时间应该是相对的,过分使用逻辑思考,因为自己一些时侯难以理解表面上不合逻辑的事情,容易被人误导逻辑,但事实上那些事情是符合逻辑的事情,所以不能过分使用逻辑思考,要以逻辑加以感觉去思考。
目录
感觉适应
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这里可以分为视觉的适应,嗅觉的适应,皮肤绝的适应等。
1.视觉的适应: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暗适应:从亮的环境到暗的环境,感受性提高。例如,我们从商场进入已经开始播放影片的电影放映厅内。这个过程刚开始商场的视觉条件好,不需要很强的能力就能看清楚外界的环境,但是进入到电影院内后,非常的黑暗,视觉条件变差,这时候要看清电影院内的环境需要视觉能力增强,所以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明适应:从暗的环境到亮的环境,感受性降低。例如,我们从正在播放电影的放映厅出来,到了明亮的商场中。
2.嗅觉的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兰花的房间待久了就闻不到兰花的香味了。
3.皮肤绝的适应:游泳的时候,刚刚跳入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泡脚时,刚碰到水会觉得很烫,放进去后过一会就会觉得水温越来越舒服。
4.痛觉适应:所有感觉中最难适应的一种,因为痛觉是人体的物理防御机制。
感觉对比
感觉对比: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2]。
1.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例如:在结婚的时候找的伴娘一定要比新娘难看一点,这个时候同时出现在婚礼舞台上,会让在场的朋友都觉得新娘更好看。
2.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性的变化。例如:先吃一块糖,再去吃柠檬,你会觉得柠檬比平时吃的酸很多。
感觉后效
感觉后效:指刺激作用结束后仍觉得刺激存在的感觉现象。例如,电影是一帧一帧静止的画面组成的,在看电影时,上一帧画面结束后,由于感觉后效的存在,使得这一帧画面暂时保留,而紧接着下一帧画面又出现在了我们视野中,这个时候就使我们感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